橋梁鉆孔灌註樁的施工方法?
根據現場調查,玉帶河有壹定水位,水流較平穩,水位不深。有水樁位擬采用圍堰築島。壹般情況采用土袋圍堰 ,其尺寸應根據施工季節、樁位、河水水位及施工需要確定。樁位無水時,清除現場,將樁基位置整平夯實;場地為陡坡時,用枕木或方木搭設工作平臺,同時有水河道修建臨時便橋,使鉆孔機械能順利進場。
2.泥漿制備
選用粘性土造漿,泥漿的比重、粘度、含砂率、膠體率、失水量、靜切力、酸堿度等指標符合該地層護壁要求,泥漿試驗完成後,填寫泥漿試驗記錄表。
3.埋設護筒
孔口護筒采用鋼板制作,內徑比樁徑大 200~400mm,根據樁位現場情況決定護筒長度,護筒頂端高度,應高出地下水位1.0~2.0m,當護筒處於旱地時,還應高於地面0.3m.護筒底端埋置深度也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護筒采用人工開挖埋設,入土較深時,輔以錘擊、壓重振動、筒內除土等方法沈入。護筒底部與土層相接處用粘土夯實,護筒外面與原土之間也要用粘土填滿、夯實,嚴防地表水順該處滲入。埋設護筒要求準確豎直,護筒頂面中心和護筒底面中心位置與設計偏差應小於 50mm,護筒豎向的傾斜度不得大於1%.
4.鉆機就位
鉆機就位時用方木墊平,將鉆頭中心線對準樁孔中心,誤差控制在20mm以內。
5.鉆孔
采用沖擊鉆機成孔,開鉆時先在孔內灌註泥漿,孔內有水時,可直接投入粘土,用沖擊錐以小沖程反復沖擊造漿。鉆機沖程應根據土層情況分別確定,堅硬基巖采用高沖程(1000mm),卵石夾土層采用中沖程(750mm)。鉆進過程中,始終保持孔內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並低於護筒頂面0.3 m 以防溢出 ,同時要按時掏渣,掏渣後應及時向孔內添加泥漿或補水,以維持水頭高度。 鉆進中用檢孔器檢孔,據此調整鉆機位置,保證成孔質量。
6.第壹次清孔
終孔檢查後,應迅速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沈碴、泥漿相對密度、泥漿中含鉆渣量和孔壁厚度等指標符合規範要求,為灌註砼創造良好的條件。清孔方法采用抽漿清孔法,初步清孔可采用掏渣法。鉆孔至設計高程後,經過孔深、孔徑、鉆孔傾斜度檢查,符合要求後,用離心吸泥泵將孔底泥漿和鉆渣抽出,清孔排渣時註意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坍孔。達到規範要求的清孔標準後,即可停止清孔。
7.吊放鋼筋籠
鋼筋籠的制作應符合規範要求,吊放鋼筋籠采用吊車進行,吊放時註意不能碰撞孔壁,防止坍孔,並防止泥土等雜物帶入孔內。在鋼筋籠外側綁紮砼墊塊或焊接鋼筋耳環,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鋼筋籠綁紮好後整體吊放,吊入後校正軸線位置,並牢固定位,以免在灌註砼時發生浮籠現象。
8.導管安裝
導管用Φ300mm無縫鋼管制作,每節長2.0~5.0m,配1~2節長1.0~1.5m短管,絲扣連接。使用前對導管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保證導管不漏水。導管安裝後,其底部距孔底應有250~400mm的空間。砼澆築支架用型鋼制作,用於支撐懸吊導管,吊掛鋼筋籠,上部放置砼漏鬥。
9.第二次清孔
在第壹次清孔達到要求後,由於安放鋼筋籠及導管,這段時間內,孔底又會產生沈碴,所以鋼筋籠及導管就位後,利用導管進行第二次清孔。清孔的方法是在導管頂部安裝壹個彎頭和皮籠,用泵將泥漿壓入導管內,再從孔底沿著導管置換沈碴。清孔標準是孔深達到設計要求,孔底泥漿密度≤1.15,復測沈碴厚度在300mm以內,清孔完成後,立即澆註水下砼。
10.灌註水下砼
采用砼輸送泵灌註水下砼,由泵送進料鬥,連續灌註,隨灌隨提升導管,同時用壹臺吊車配合鉆架吊放、拆卸導管。開始時,應檢查砼的均勻性和坍落度,符合規範要求後,再開始灌註。
首批砼的灌註數量應滿足導管初次埋入砼深度不小於1.0m,並能填充導管底部的間隙。灌註時采用隔水栓,隔水栓預先用 8號鐵絲懸吊在砼漏鬥下口,當有足夠砼儲存於漏鬥後,剪斷鐵絲,砼即將導管內的水壓走而下沈至孔底。砼灌註要連續進行,隨灌註隨拔管,並盡可能縮短拆除導管的時間。在整個灌註過程中,要經常探測孔內砼面的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導管埋深壹般不小於2.0m或大於6.0m.由專人測量導管埋深並填寫水下砼灌註記錄。
灌註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0.5~1.0m ,多余部分在接樁前鑿除,以保證砼強度。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