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為什麽青奧會開幕式上用法語、英語、中文的順序播報國名

為什麽青奧會開幕式上用法語、英語、中文的順序播報國名

08年的北京奧運會、今年的南京青奧會,從開幕式到比賽場館,全世界的觀眾都聽到廣播中傳來的最先是法語,其次是英語,然後才是東道主的漢語。

為什麽是這個順序呢?

原因有三:

1. 紀念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他是法國人;

2. 法語、英語是國際奧委會官方語言;

3. 中法關系比中英、中美關系更親近壹些(北京奧運會時任奧委會主席雅克伯格即為“法語人口”;法國在新中國建國初期至今對華技術出口相較英美等國相對寬松;英國殖民過中國香港;美國壹直視中國為潛在敵人,且與小日本勾勾搭搭)

資料

據統計,世界上有2億人說法語,這個絕對數比起英語、漢語來說不算高。但是,看壹個語言是否國際化,不僅要看有多少人口說這個語言,而且要看有多少國家和地區說這個語言。

在世界上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有70多個國家,以英語為主要外語的也可以數出100個國家。法語***同體(Francophonie)有60多個成員和觀察員,其總人口超過8億,其中有兩億人說法語。換句話說,學會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學中文只能在大中國區域通行或者與走出國門的中國人打交道。

在2億法語人口中,只有6000萬是法國人,其他則分布在五大洲。世界上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法律上或者事實上的官方語言。全球學習法語的人數在2002年高達9070萬人,與1994年相比增加了1540萬人。由於說法語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非洲、美洲的發展中國家,而這些國家人口增長迅速,所以說法語的人口還會持續增加。

與漢語人口對比壹下,全球說中文(含普通話和各大方言)的人口高達14億,但是99%集中在中國領土上(含臺灣、香港、澳門),除此之外只有新加坡通行中文。

在海外學習中文的人數根據最樂觀的估計也只有4000萬人左右,其中絕大部分又是中國移民的後代。除了有中國血統的移民以外,世界上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主要來自韓國和日本兩個在歷史上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歐、美和非洲學漢語的人數還是鳳毛麟角,遠遠低於學習法語的人數。

以法國為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法國中學中學中文的學生只有2500人,現在超過20000,漢語已成為第5大外語,超過了阿拉伯語。但是,法國興起的“中文熱”也是相對的,其迅猛增長是相對於非常低的起點而言。

目前中文不僅無法挑戰英文的壟斷地位,就是與歐洲國家語言也不能相提並論。比如學德語中學生有80萬,比學中文的學生多40倍。

所以,在奧運會上說法語很有必要,不僅在比賽場館內方便了說法語的運動員、教練員和記者,而且通過實況轉播在世界上也有數量龐大的知音。從法律的角度上說,《奧林匹克憲章》第24條規定:國際奧委會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英語,如果出現歧義,以法語為準。因此,國際奧委會長期以來壹直致力於保護和發展法語。在法國人顧拜旦倡導下建立的國際奧委會,成立初始所使用的語言就是法語。現任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Jacques Rogge)是比利時人,也屬於“法語人口”。

在奧運會開幕式後的第二天,法語國際秘書長、塞內加爾前總統迪烏夫在北京組織了“法語大家庭盛會”,加蓬、布隆迪、馬達加斯加總統蒞臨,奧委會主席羅格和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也參加了。在這次活動上,羅格欣慰地表示,“自己特別註意到壹天前的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首先播報的是法語,其次是英語和中文。雖然中國不是壹個法語國家,但8日晚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上都給予了法語突出的地位。”

自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後,法語在奧運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為了維護法語的地位,2007年法語國際組織奧運推廣監督人、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與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簽訂了《推廣奧運會法語使用協議》,以落實《奧林匹克憲章》第24條的規定。在參加了奧運開幕式後,拉法蘭也感到很欣慰,表示“北京實現了對法語的承諾”——中國為舉辦奧運向世界做了許多承諾,使用法語也是其中不大不小的壹項。

最後要補充的壹點是,中國這次能夠實現百年夢想在北京主辦全世界的體育盛會,與法語也有壹點關系。

1929年12月29日壹個小男孩出生於江蘇無錫市,1938年隨全家搬到上海法租界,在中法學校就讀,掌握了嫻熟的法語,成為解放後新中國不可多得的法語人才。

1956年9月,中國***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毛主席特地同他身邊這位年輕的法語翻譯親切交談。毛主席說:“小同誌,妳叫什麽名字?”翻譯回答:“報告主席,我叫何振梁。”毛主席又問他名字怎麽寫,何振梁回答說:“振作精神的振,棟梁的梁。”毛主席高興地說:“呵,振作精神,很好!”

就是這位何振梁先生在中國恢復國際奧委會席位後,成為代表中國的執委會委員,後任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以嫻熟的法語在奧委會中贏得了不少朋友,為中國爭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立下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