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水與城市
鄭連第
(水利部辦公廳)
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註》是壹部舉世公認的地理經典,全書內容以水為綱,記述了歷史上人類活動的軌跡,盡可能地保留了相應的文化遺存,歷代讀者驚嘆其觀察的精深和筆墨的神采。可惜原文沒有地圖與之映襯,難以壹目了然地了解其筆下的宏觀含義。清末民初學者楊守敬繪有《水經註圖》壹套,使用了他創制的朱墨套印繪制歷史地圖的辦法,將書中內容(用黑筆)壹壹落在當時剛剛出現的實測地圖(用紅筆)上,給人們深入閱讀《水經註》開啟了方便之門。
《水經註圖》上,表示《水經註》內容的黑字疏密不同地落在大小不同的河邊、水邊,離河與水越遠,黑字越稀,直至大片的空白,歷史上人類活動與水的關系壹覽無遺;居民點、城市是人類活動最集中的地方,在《水經註圖》上,留下了大量的珍貴信息。“以水證地”的表述方法是對人水關系的最直觀的科學描述,談城市與水的關系應從這裏開始。
壹、城、建城理論和模式
(壹)市井的啟示
遠古,隨著生產的發展,有了剩余產品,隨之就有了私有財產及其交換,這種交換的場所就是市,市的擴展就出現了初期的城市。市出現在什麽地方,也非偶然。市人口密集,生產、生活和商品交換都離不開水,可以說作為水源的河、湖、泉、井都是市的選擇對象。相傳“伯益作井”,伯益是跟隨禹治水的人,我國用井的歷史悠久。在早期文獻中,經常出現“市井”的字樣。《史記正義》說,“古者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將貨物於井邊貨賣,故言市井。”這就是“因井為市”、“處商必就市井的道理”。原本的人與人口聚落與水的關系在這裏闡述得再清楚不過了。
(二)來自長期實踐的建城理論
由人群聚落發展為城市,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這壹過程中,人在與水的相處中,摸索出建設家園和城市的多方面的經驗,逐漸形成規律性的東西,以致理論。春秋戰國時已比較成熟,有代表性的表述是《管子》壹書,其中涉及主要內容主要有: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管子·乘馬》)意思是,選擇都城(或城市)的位置,不要很高,也不要很低。因為高了取水困難,適當低些才能取到足夠的城市用水;很低了靠水太近,防洪任務太重,適當高些才能節省防洪排水工程。隨有利的地形條件和水利條件而建,不必拘泥於壹定的建築模式。
“故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肥饒者,鄉山左右,經水若澤。內為落渠之寫,因大川而註焉。”(《管子·度地》)意思是,建設城市不僅要在肥沃穩定的土地上,而且還應當便於布置水利工程。所建城市應當水脈周通,便於取水,更應排水通暢,直註江河。既註意供水,又註意排汙,有利於改善環境,改善排洪條件。
“歸地之利,內為之城,城外為之郭,郭外為之土閬。地高則溝之,下則堤之,命之曰金城。”(《管子·度地》)意思是,在選擇好的城址上,要建城墻,墻外再建郭,郭外還有土坎。地高則挖溝引水和排水,地低就要做堤防擋水。
洪、引水、排水,“若夫城郭之厚薄,溝壑之淺深,門閭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幾之。”(《管子·問》)意思是,城市的建築物的尺寸高低,該建與否,都是十分重大的事情,君王領導者都應當過問。
下面的3幅圖分別是明清北京城、天津城和宋代開封城的簡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時代盡管相去甚遠,上述理論和後代實踐的關系卻是如此的緊密(圖1、圖2、圖3)。
圖1 明清北京城圖
(三)基於理論錘煉成的城市模式
上述理論,經過長期實踐,形成了完整的城池建設模式,其骨架可以用圖4表示。當然,因地形或其他特定約束,可以有所變通,但基本要素都要具備。村鎮、沿河碼頭、商埠所形成的聚落不在其列。
圖2 明清天津城圖
(四)良性人水關系要求完善的城市功能
城市是人口聚集發展而來,與水的關系更為密切,我國歷史上對此作了全面系統地處理,使城市的功能得到滿足,對其內容可以歸納為:
(1)供水和排水。城市壹定要建在便於取水的地方,最理想的地方當然是河湖之濱,地下水豐富,方便打井和建造工程引水,“以水證地”就是以此為據。由於壹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軍事需要,沒有這樣的條件,只能長距離引水,工程量大,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圖3 宋代開封城圖
供水主要解決了飲水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農圃和林木灌溉。還應提出的是防火,古代以木結構房屋占主導,此項尤為重要。上述情況,在古代文獻中,有大量記載。
城市重視供水的同時,必須重視排水,因為這是保持城市良好的人居環境絕不可缺少的。
圖4 古代城市建設模式圖
(2)防洪和防衛。古代征戰攻守,城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為鞏固城防,大多數城市都築有堅固的城墻,同時深挖環城的護城河,也叫池或濠,因此古代通稱城為城池。護城河的水要以城外的河湖為源,有引水渠、排水渠和壹系列的水工建築物作為正常運行的保障,是壹個完整的水利工程體系。城池體系的防衛功能只是在特殊時期的需要,而其在通常時期的作用卻是防洪。由於供水的要求,城市必須建在河川或其他水脈經通的地方。壹旦洪水來臨,淹沒田野,湧向城市,就可以事先緊閉城門,用土密塞,把洪水擋在城外。城外人口也可在洪水到來之前入城躲避。洪水圍城期間,護城河自然就成為導水、排水的通道(圖5)。
圖5 清代北京城周邊河流泛流路線圖
(3)航運。城市離不開交通。古代陸運,道路標準低,車輛笨重而牽引動力有限,耗費大而運量小。水上運輸則有運量大、運價低的優點,許多朝代都把修築溝通各自然水系的運河作為國家的交通幹道。外有運河、內有運渠是當時城市的最優的交通方式選擇。古代重要城市多有運河的遺存或遺跡。
(4)改善城巾環境。從廣義上講,上述供水、防洪和水上運輸,都屬城市環境;而這裏講的環境指的是人居環境。城市,人口密集,人類活動多,影響所及,植被減少,空氣幹燥,氣溫增高,水質和空氣汙染,自然環境惡化。我們祖先在長期實踐中認識到,用水利工程把水引入城市,或借助自然水域加以改造,作為建城的環境,這些城區或郊區的水體都成為改善乃至美化人居環境的條件。人們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例如,唐代長安城,規模很大,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眾多,繁榮喧鬧。南北有11條、東西有14條大街,各街的兩側都有水溝,構成縱橫交錯、遍布全城的水網,溝邊遍植高大的楊樹。流水清澈,綠樹成行。全城園林、宮苑,大大小小的池沼星羅棋布。如此優雅的環境是由足夠的水源和供水設施提供保證的(圖6)。
圖6 唐代長安城
二、從古城遺留看古代的水與城市
(壹)2000多年不變的城市構架
在保存至今的宋代文物中,《平江圖碑》是最引人註目的壹件。蘇州是宋平江府城,圖碑所刻就是當時詳細的城圖。是研究我國城市發展史、城市水利史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蘇州城始建於周敬王六年(前514年),是春秋時吳國建都的地方,當時城有8座城門,也有8座水門,建城以始就是水陸並重的水網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蘇州城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全國重要經濟中心之壹。隋代,曾經遷城址於西南方的橫山下,但新址的自然和經濟條件都遠不如舊址,顯然這是就引水、排水和交通等方面的水環境所做的比較,於是只好又遷移回來。宋代,國家的經濟中心已轉移到江南,蘇州的地位更為重要,城市繁榮,通過江南運河水路交通可達全國。圖碑清楚地反映出當時的城市水網狀況及其與護城河、運河的緊密聯系。其8座城門與水門也與春秋時相對應。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在蘇州進行了大量的考古工作,發現瓦礫層有6~7層之多,有歷代遺物。我們對照《平江圖碑》和1949年前後的蘇州城圖,或上溯到春秋時吳城的記載,會發現不但城門的位置未變,就連古建築玄妙觀、雙塔等位置也完全壹樣。這種“千古不變”的城市沿革的根本原因,就是作為城市骨架的水網所起的作用。蘇州的城市水網布置充分利用了水源、地形、與周圍的聯系等條件,使其達到了難以改易的程度。至此,我們不能不為我們祖先的高度智慧和創造能力而折服(圖7、圖8)。
圖7 平江圖
圖8 蘇州城圖
(二)古城模式的展示板
鄴城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始建於春秋時,為戰國時魏國重鎮。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引漳水灌溉鄴鎮壹帶農田,這裏成為魏國強盛起來的基礎。三國時,曹操在這裏作天井堰,在漳水上做12個滾水壩,形成12個引水梯級。每座壩上開壹條灌溉引水渠,總稱漳水十二渠,給鄴城帶來農業的繁榮和興旺。左思在《魏都賦》中描寫道:“磴流十二,同源異口,畜為屯雲,泄為行雨。水澍(滋潤)粳稌(稻),陸蒔(種植)稷黍。黝黝桑柘,油油麻纻。均田畫疇,蕃廬錯列。姜芋充茂,桃李蔭翳。”這就是當時鄴城所處的環境。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打袁尚所占鄴城,曾引漳水灌城,由於城墻的阻擋,水未進城。後來,曹操以鄴城為根據地,大力經營該城,把漳水引入城內並貫穿全城再排出城外。清澈的水流過街穿巷,高橋飛架,綠樹成蔭,水聲淙淙,車馬喧喧,汲引兩便,飲濯兼利。《魏都賦》對此也有十分形象的描述。
鄴城的南面,有壹條洹河(今安陽河),人工開了壹條支河叫洹水支津。這條河又分為兩支,南支通曹操所開運河白溝;北支通鄴城東城墻外的護城河轉西通漳河。這兩條分支都能行船,鄴城的對外交通就很方便了。曹操還在鄴城之西開了壹座玄武池,與上述運道相接,使壹座停船碼頭,作為吞吐港站。後來以池為中心修起了壹座大型園林叫玄武苑,苑中林木幽深,花草競艷,水波靜雅,樓宇光鮮。水木交映的苑囿和縱橫交錯的河渠,構成了古鄴城的城市特色,而其靈魂就是水(圖9)。
圖9 鄴城水系圖
(三)西湖何其多
我國西湖很多,除聞名遐邇的杭州西湖之外,水量豐富的南方西湖數不勝數,就是水量不甚豐富的北方的壹些城市也有西湖。例如,福建福州、廣東惠州、安徽潁州(今阜陽)、河南許昌都有西湖;就連壹些縣城,例如,福建仙遊、四川富順等都有西湖;北京的甕山泊(今頤和園)也曾稱西湖景。它們***同的特點是都在城市的西面。我國多數的地方地形都是西高東低,水域位於城市之上,水就可以自流入城,它們多數都有供水的功能,解決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又可以灌溉田園草木,甚至農田,享用菜蔬,改善環境。我們考察有西湖的城鎮,此種情況大致不差(圖10、圖11)。
圖10 廣東惠州城及西湖示意圖
談到西湖,我們不能不聯想到兩位名人:白居易和蘇東坡。
《新唐書白居易傳》載:“為杭州刺史,始築堤捍錢塘湖,鐘泄其水,溉田千頃;復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在他離任時,留下壹首著名的《別州民》詩:“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甘棠無壹樹,那得淚潸然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唯留壹湖水,與汝救荒年。”表現了為政者的胸懷和追求,水的重要地位。
蘇東坡曾出任杭州知州對西湖進行了全面治理,使其效益由單項發展為綜合利用,成為杭州城存在和發展的命脈,為南宋在杭州建都打下了基礎。它在惠州和潁州為官,同樣修築了西湖,為地方發展作出了為世代懷念的業績。蘇東坡和3個西湖的故事,在我國城市與水的記憶中留下千古的佳話。
圖11 浙江建德相城鎮水利示意圖
白居易和蘇東坡,不僅是傑出的文學家,而且是政績顯著的官員,也是有成就的水利工程專家。
(四)幾座相同模樣的古城
在我國的城市平面圖上,起碼有3座中等城市特點突出,且模樣極其相似,它們是山東聊城、河南淮陽和河北永年,都是方整的古城外面環繞著壹圈湖水,形成“湖中城”的獨特景觀。原因何在?這裏孕育著有趣的城市與水的故事。
我國北方壹些城市,除築有城墻和護城河之外,在城外相當遠的地方又築壹周防洪堤,實際也是壹道土城,堤外同樣有溝渠環繞,在洪水來臨時與城池有同樣的功能。這樣,城市就有了兩道防洪線,既增大了安全保證率,又擴大了防洪面積,前述3城即屬此類。北方壹些河流多泥沙,甚者如黃河、海河,遇洪水泛濫,挾帶大量泥沙,至平原流速減緩,泥沙落淤,遇城市尤甚。聊城等遇此就會有大量泥沙淤積於護城堤外,久而久之,堤外泥沙淤積漸厚,堤內城外窪地漸深,積水成湖,我們可以稱之為城湖。據測量,現在,淮陽城西關外,湖底比堤外平地要低5米!環城湖現稱陳州湖;同樣,聊城的環城湖叫做東昌湖;永年的環城湖稱為永年窪(圖12~圖14)。我們再看山東曹縣的情況,它的護城堤堤內水已幹涸,城內卻有大量的積水,這與護城堤破壞、挾沙洪水到護城堤內落淤而城墻完好尚起防洪作用有關,這種洪淤造成城墻外地面高於城內(圖15)。這種例證很多,有的廢棄城池基址甚至成了壹個大湖。明代治河官員劉天和曾描述說:“濱河郡邑護城堤外之地漸淤高平,自堤下視城中如井然。”在多沙河流泛溢地區多見此種景觀。
圖12 河南淮陽城圖
圖13 山東聊城圖
圖14 河北永年圖
圖15 山東曹縣圖
(五)壹抹不該忘記的城市記憶
江西宜春城,北臨袁江,故名袁州。由於地勢由南向北傾斜,袁江水位低於城街,給居民用水帶來不便,城多火災,歷史上多有損失,唐代壹次重大火災之後,重建袁州城。809年,為解決防火問題,州官李將順組織民眾開渠引水,以改善用水條件。水源選在袁江南岸支流清瀝江的上遊作堰鑿渠,“溉田二萬,又決而入城,繚繞閭巷,其深闊使可通舟。”這條渠道綜合地解決了城市用水各方的需求。為紀念創始人李將順,命名為李渠。有人寫詩贊頌道;“本與居民禦火災,不辭迢遞費迂回,夜澄明月家家到,春泛余光處處來。漱淥寒聲喧巷陌,碎光紅影見樓臺,憑欄如解思經始,知我為亭有旨哉。”近代自來水出現,李渠失去原來的功能,但渠首與渠道仍用於灌溉。城內渠道已改造為城市排水暗道(圖16、圖17)。
圖16 江西宜春城圖(壹)
圖17 江西宜春城圖(二)
(六)從繁華到沈沒的千古絕唱
泗州在地圖上消失已經300多年了,它久久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不外兩個原因:壹是它曾經是全國最主要的水運樞紐之壹;二是它以沈沒在浩瀚的洪澤湖中為其結局,這在沒有劇烈的地質變動的情況下確為少有。
泗州城的位置在今江蘇盱眙縣城的北面,未沈沒之前曾與盱眙城隔淮相望。這裏地勢低窪,據估計,此城的基面大約在海拔8~9米之間,而現在淮河在此處的水位多在12米以上。枯水季節,水位低於11米時,沈沒於水下的城墻及橋等的遺存還可以露出水面。當然,城的沈沒與後來洪澤湖的形成和發展有關,但它的地面標高太低也是基本事實。隋代大運河中最重要的壹段是連接黃河和淮河的通濟渠,唐宋兩代稱汴河,南方各地北上的貨物都經大運河、淮河到此再轉由汴河運至都城長安、洛陽或開封,因淮、汴兩河航行條件較差,船到這裏需要修整或轉運,為船民服務的商業迅速發展,在汴河入淮處形成了壹座繁華的城市。由於淮河常有洪水發生,在低窪地點形成的泗州城防洪任務相當繁重,宋代在汴河東西兩岸各建壹座堅固的城池,並在城外再建壹圈外堤,形成兩道防線。
金代,南北對峙,汴河航運衰落,泗州城地位減弱,加上黃河南徙,奪淮入海,使淮水排泄受阻,逐漸形成洪澤湖。明代後期,洪澤湖水位不斷提高,對泗州城的洪水威脅日益嚴重,城市轉入維持生存階段。明後期實行束水攻沙的治黃方略,修築高家堰,湖水位提高,城根長期在水中浸泡,石墻基址日漸崩壞。城外水位高於城內,街市積水,環境極度惡化。1680年,泗州城終於被滔滔湖水淹沒(圖18)。
圖18 泗州3個時期的水系圖
(七)難忘的城市傳承
今安徽壽縣城,古稱壽陽或壽春,此城通過淮河及其支流肥水、施水和巢湖可通長江;通過淮河及其支流潁水、沙水可入黃河流域,也可沿淮河東下轉泗水、汴水或河水入黃河。在歷史上,曾長期經歷以淮河為界南北分裂,壽陽以其便利的水運樞紐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南北朝時尤甚。城南有春秋時始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芍陂,灌溉著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成為農業上的重要地區,加重了該城軍事上的地位。
壽陽在軍事上也有不利條件,就是地勢低窪。淮河在肥河口以上接納了潁河和淠河兩大支流,極容易發生洪水,肥水也常有漲水的機遇,洪水對城市的威脅十分突出。因此,經長年實際,使壽陽城形成了強大的城池體系。在戰爭中水攻十分頻繁的南北朝時期,這壹體系經受住了多次嚴峻的考驗。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年)都有南北大戰以水淹城的戰例,壽陽城巋然不破。尤其是南朝梁天監十五年(516年)梁武帝為奪取魏軍所占壽陽城,於該年四月,在今五河縣浮山口築成著名的攔淮大壩浮山堰,以壅高淮河水淹壽陽城,趕走魏軍。堰成之後,淮河兩岸數百裏內壹片汪洋。至於城內外水有多深,未見記載。事有巧合,同年九月,淮河特大洪水,浮山堰被漫頂沖毀,下遊遭受巨大災害,但魏軍所占壽陽城仍保留下來。
壽陽城,今稱壽縣縣城,古城池依然保留,城墻依舊完整,其維修、加固,乃至管理由水利局負責,這在今日城市管理中獨樹壹幟(圖19)。
(八)二樓窗口的系船環
談到城市防洪,不能不談到廣西梧州市的不為人註意的壹個細節:在壹些街道樓房的二樓窗口都固定著系船環。知情人說,洪水來臨的時候,水位升高可以淹沒壹樓,主人放棄壹樓,二樓成為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有環的窗子轉為出入之門。在此期間,就可以由二樓經此門上下船,實現與外界的聯系,直到洪水退出。這也是壹種難忘的城市傳承。
圖19 安徽壽縣城圖
現代防洪,非工程措施越來越受到重視,它可以降低設防工程標準,大量節省工程費用,這對洪水暴漲暴落的城市最為適用。說明我國歷史上防洪的非工程措施已得到成功地應用,直到洪水退出。
三、珍視祖先的遺留
中國城市的發展及其建設成就的積累,已經歷了數千年,它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出了無可估量的貢獻。今天,它的實體遺存數量已經不多。我們今天研究它、認識它不是為了“照貓畫虎”,而是對它進行分析和鑒別,找出對今日有益的東西,在現代得到應用和光大。例如,關於防洪的理念和和實踐;關於水的綜合利用方面的經驗;關於利用水優化人居環境的理念和實踐等。事實證明,我們做的許多事後後悔的事情都是繼承和揚棄方面的無知而帶來的。
我們許多地方對祖先的遺留做過認真的繼承和發揚。例如,恢復古都風貌;紹興城市河網的建設;壹些城市河道的治理和綠化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有些做法應當引起深思。例如,壹些城市的護城河該不該廢棄;壹些河網城市為什麽填平了壹些河渠;壹些新的城市或城區為什麽常遭洪水;許多城市水域汙染等,都可以看出我們對祖先遺存的無知和輕率。
中華民族是聰明智慧的民族,不是壹句空話。我覺得,我們對祖先的所知和理解還遠遠不夠。在城市與水的研究方面,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