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演變的還是滅絕了?
尼安德特人是人類進化史上壹個極其重要的階段,他們已經極為接近現代人,廣泛分布在歐亞的大部分地區。然而最終卻未能進化成現代人,而是突然消失,成為人類學的壹個重大謎團。
在離德國詩人海涅家鄉杜塞爾多夫城不遠的地方,有個叫尼安德特的峽谷。1856年8月,采石工人在壹個峽谷的山洞裏發掘了壹副人骨架。1864年,愛爾蘭壹位解剖學家對這些化石研究後認為,化石代表著壹個新的人種,他定名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
尼人是人類歷史上的壹個重要階段。壹二才萬年前,尼人生活在歐洲、亞洲的廣大地區,據說法國的峽谷、羅馬的山 洞、中國的谷地,都留下了尼人的蹤跡。
尼人比直立猿人要進步得多,他們有發達的大腦,腦量達 1300毫升;尼人能制造比較精致的工具,學會了人工取火;尼人還學會了埋葬同伴,他們把死去的同伴與石器壹起小心地安葬這說明尼人開始思考人死後往何處去的問題。
但是,大約在7萬年前,尼人從世界舞臺上突然消失了新興的智人走上了人類歷史舞臺,尼人失蹤構成了人類學上的壹個大謎
尼人是怎麽消失的呢?美國布朗大學的語言學家菲利普 ·利伯曼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解剖學家埃德蒙·克裏林認為,尼人低級的語言能力是滅絕的原因。他們根據尼人建立了聲道模型然後用計算機測定其發音能力。研究結果表明,尼人聲道像猩猩和嬰兒壹樣,是單道***鳴系統,只能通過改變C7腔的形狀來改變聲音,發音能力十分有限。語言的落後影響了思想的交流和社會的發展,因而漸趨滅絕。
尼安德特人真的滅絕了嗎?現在的壹些偏遠山區,可不可能還有他們的後裔孤絕地散居?這種可能性與荒誕的喜馬拉雅山雪人和北美洲巨足人傳說,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因為尼安德特人仍有孑遺分子的看法,大都以前蘇聯及蒙古學者的研究為根據。20世紀70年代前蘇聯教授波裏斯,樸契涅夫發表了壹些探討這個問題的論文,重新引起了人們對亞洲地區存在野人的連篇累贖報導,爭論不休。
前蘇聯科學院曾在20世紀50年代報導在西伯利亞東部 寒冷偏僻的地區,發現壹群稱為“丘丘拉”(被遺棄者或流浪者)的野人。據說這些人說話音域非常狹窄。這可能是遺傳突變的結果,也可能是顯示他們乃尼安德特人後裔的跡象。
然而大多發現野人的地點是在高加索山脈到戈壁沙摸的中亞地帶。從15世紀起當地的部落民族和探險家,就不斷有發現這些神秘的難以親近的生物的報導。20世紀初,壹名在俄國革命卻間駐防帕米爾山脈的紅軍軍官據實宜稱他的士兵追到壹個這樣的生物並將之射殺。他在描述那個生物時,往往使用這些相同的字句“前額傾斜眉毛非常粗濃壹鼻子極為扁平·壹下領闊大凸出中等高度。”這些特征與我們知道的尼安德特人極為吻合。因此,那些士兵很可能是殺死了壹個世界上最後遺留下來的尼安德特人。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直立猿人可能出現在大約 150萬年以前,智人大約在50萬年前由直立猿人演變而成大多數人類學家都把尼安德特人列為智人的壹個亞種,並稱之為“尼安德特智人”,約10至3萬年前,他們就有群體存在。 1856年在德國萊茵省杜賽道夫市郊尼安德特山谷考古地發現的那個顱骨的壹部分和其他骨骼。接著在歐洲、北美和中東等地,也相繼發掘出了許多尼安德特人的骸骨。
根據出土的顱骨來看,尼安德特人看起來有些像猿,但腦容量跟現代人不相上下甚至有的還要大些。他們的體型和身高與現代的愛斯基摩人差不多,長得粗壯結實。尼安德特人有的住在洞穴,有的紮營而居,大多居住在靠近動物遷徙的 路線附近,以保證充足的肉食供應。此外他們還捕鳥、捕魚。他們已懂得如何取火、制作獸衣,而且他們已有了審美觀。他們知道照顧病人和弱者,知道埋葬死人。因此,他們可能有某種形式的宗教信仰。
據2000年8月《海外文摘》提供的資料顯示,由法國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壹個研究小組研究後發現,在10萬年前的西歐地區生活著尼安德特人(又譯稱尼安德克)。這個小組對法國東南部羅納河畔挖掘到的遠古人類遺骨化石化驗分析後,作出了這壹結論。按照所挖掘出的化石來看,尼安德特人矮小粗壯、眉骨高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