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運輸註意事項
(1)冷凍集裝箱在裝貨過程中,在檢查冷凍裝置,確認冷凍機已停止運轉;
(2)貨物預冷:在裝貨前,要對冷凍集裝箱內使用的墊木和其他襯墊材料要預冷,並要對貨物應進行預冷處理,並預冷到運輸要求的溫度,因冷箱設計制冷能力有限,僅能用於保持貨物的溫度。如果貨物溫度過高,將使制冷系統超負荷工作,導致該系統出現故障,影響貨物安全。
(3)關於冷藏集裝箱預冷:壹般情況冷藏集裝箱不應預冷,因為預冷過的冷藏集裝箱壹打開門,外界熱空氣進入冷藏集裝箱遇冷將產生水汽凝結,水滴會損壞貨物外包裝和標簽,在蒸發器表面凝結的水滴影響制冷量。但在冷庫的溫度與冷藏集裝箱內溫度壹致,並采用“冷風通道”裝貨時,可以預冷集裝箱。
(4)預檢測試(PTI):每個冷藏集裝箱在交付使用前應對箱體、制冷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保證冷藏集裝箱清潔、無損壞、制冷系統處於最佳狀態。經檢查合格的冷箱應貼有檢查合格標簽。
(5)裝箱前準備工作:根據不同易腐貨物應確認下述事項:最佳溫度設定;新鮮空氣換氣量設定;相對濕度設定;運輸總時間;貨物體積;采用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尺寸;所需的文件和單證等。
(6)裝箱前及裝貨時應註意:設定的溫度應正確;設定的新鮮空氣換氣量應正確;設定的相對濕度應正確;裝箱時制冷系統應停止工作;箱內堆裝的貨物應低於紅色裝載線和不超出T型槽的垂直面;箱內堆裝的貨物應牢固、穩妥;箱內堆裝貨物的總重量應不超過冷箱最大允許載重量;冷藏集裝箱裝貨後總重量(包括附屬設備的重量)在運輸途中不應超過任壹途經國的限重。
(7)脫離制冷時間: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交接可能出現短途運輸或制冷系統故障,造成停止制冷。對冷凍和冷藏保鮮貨物短時間地停止制冷狀態是允許的。許多產品出現幾小時的停止制冷可以接受,但並非所有貨物都如此。對任何冷藏貨物均不允許出現長時間地停止制冷。對特種貨物和溫度敏感貨物應保持制冷系統連續工作,避免任何溫度波動造成貨物質量下降。
2.冷藏集裝箱貨物的包裝
包裝是冷藏貨物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止貨物損壞和汙染的基礎。適當的設計和高質量的包裝材料應能承受冷凍和運輸全過程。包裝應能夠:
(1)防止貨物積壓損壞;
(2)承受運輸途中發生的沖擊;
(3)標準的外型尺寸適於貨盤或直接裝入冷箱;
(4)防止貨物脫水或減低水汽散失速度;
(5)防止氧化的氧氣障礙作用;
(6)在低溫和潮濕情況下保持強度;
(7)防止串味;
(8)經得住-30℃或更低的溫度;
(9)能支持堆放高度2.3米(7英尺10英寸)的貨物。
由於上述原因,不同貨物要有不同的設計和達到質量要求的包裝材料。易腐爛水果和蔬菜應使用能使空氣在貨物中間循環並帶走因貨物呼吸產生的氣體、水汽和熱量的包裝。
3.冷藏集裝箱貨物的裝載
根據冷凍貨物、保鮮貨物、壹般冷藏貨物及危險品等特性的不同,在冷箱內的堆裝方式也不同。
冷凍貨物、壹般冷藏貨物及危險品等,由於貨物自身不會發出熱量,而且在裝箱前已預冷到設定的運輸溫度,其堆裝方法非常簡單,僅需將貨物緊密堆裝成壹個整體即可。在貨物外包裝之間、貨物與箱壁之間不應留有空隙。但所裝貨物應低於紅色裝載線,只有這樣,冷空氣才能均勻地流過貨物,保證貨物達到要求的溫度。
保鮮貨物因有呼吸作用而產生二氧化碳、水汽、少量乙烯及其他微量氣體和熱量。堆裝方式應當使冷空氣能在包裝材料和整個貨物之間循環流動,帶走因呼吸產生的氣體和熱量,補充新鮮空氣。有以下兩種標準裝箱方式。
(1)無間隙積木式堆裝貨物應象堆積木那樣堆裝成壹個整體,貨物與箱壁之間不留任何空隙。如果裝入的貨物無法占滿整個冷箱底面,應使用厚紙板或類似材料覆蓋剩余面積。這樣可防止空氣循環“短路”,致使貨物冷卻不足。箱內堆裝的貨物應低於紅色裝載線和不超出T型槽的垂直面,以保證冷空氣良好循環,不能用塑料薄膜等材料覆蓋貨物。
(2)貨盤堆裝法除應遵守積木堆裝方式要求外,還應做到貨盤上堆裝箱子的四個角要上下對齊,以便重量均勻分布,箱子頂部和底部的通氣孔應上下對齊,使冷空氣循環暢通。
4.海上運輸中對冷藏集裝箱的管理
冷藏箱通常安排在藏面船中及後部,避開船舶左右舷最外壹列箱位的下面兩層,按船舶資料提供的可供裝冷藏集裝箱的箱位裝載。運輸途中每天早中晚三次檢查箱內溫度,並做好記錄。裝運危險冷藏箱應每小時記錄壹次溫度。如冷藏箱發生故障,應馬上通知大管輪組織人員檢修。到港卸箱前壹小時記錄溫度,卸前半小時拔掉電源線並收好。具體運輸要求:
(1)冷藏箱的積載
甲板積載:冷箱應盡量裝於甲板通風處,制冷機組朝向船尾特別是裝於船前部的冷箱,但裝於生活區後制冷機組也可朝向船首。
艙內積載:船舶建造規範允許,必要時也可以將冷箱裝於艙內。
但應盡量將冷箱裝於底層,特別是冷凍箱。並且必須保證貨艙內機械通風設備正常工作有足夠的換氣量。應避免將保鮮箱裝於艙內。
冷箱應裝於供電插座附近,並且便於檢查和有足夠自由空間進行通風和修理。應避免冷箱制冷機組端對裝或制冷機組端與其他箱端近距離對裝,以便操作與修理。
如條件允許應盡量將冷箱裝於能先裝的位置,以便盡早裝船供電、檢查,如存在故障可以及時處理。在積載圖上應標明冷箱的裝載位置、箱型、設定溫度及特殊要求等必要資料。
(2)檢查
裝船前:大副收到冷箱溫度表及有關資料後,應同大管輪和電機員到堆場對冷箱進行全面檢查。冷箱應在供電運轉狀態下進行檢查,如果已經斷電,應根據紙盤記錄判斷冷箱前壹段時間的工作狀況。發現故障及損壞應做好檢查記錄,並立即通知堆場管理人員檢查、修理。如損壞嚴重可能影響貨物質量或故障無法排除,應拒裝。
大副檢查
①溫度記錄器紙盤是否裝妥,紙盤標註箱號、設定溫度是否與實際相符,記錄器是否正常工作、記錄曲線清晰可見若無記錄盤裝置,檢查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是否相同
②顯示器設定溫度與箱內溫度是否在正常差異範圍內
③箱體是否有破損、損壞,箱門是否關嚴、鎖牢、有鉛封
④新鮮空氣交換窗是否設置在正確位置。冷凍箱應置於關閉位置保鮮箱按要求設置在適當的百分比開度。
大管輪檢查
①冷機組的機械外觀、運轉及制冷情況
②觀察機油情況,壓縮機運行時油面應處於觀察鏡1/8-1/4之間
③察制冷劑儲量,制冷劑檢查應在制冷機組處於冷凍運轉狀態進行。制冷劑液面處於觀察鏡1/2以上時,制冷劑充足如果低於1/2或已降至以下1/4時,制冷劑不足,急需補充
④制冷劑溶水性能差,應從觀察鏡觀察其濕度。淺綠色表明幹燥正常黃色表明含有水份,需進行處理。
電機員檢查
①顯示窗顯示是否正常
②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有否報警、報警種類,箱內溫度是否在正常差異範圍內(在除霜階段,顯示溫度高屬正常情況)
③制冷機組電器部件外觀及工作情況
④供電電纜、插頭是否破損,防止漏電傷人或斷路影響供電
⑤檢查紙盤記錄判斷前段時間機組工作狀態。
裝船時,甲板值班人員應在現場監裝,註意檢查箱體六面的外觀狀態,發現破損應立即通知理貨員作好破損記錄,如果可能影響貨物質量應拒裝,並及時通知現場領班、代理及各有關方。
裝船後,每壹冷箱裝妥後應盡快供電啟動,電機員對其工作狀態進行復查。如發現故障且不能排除,應立即通知大副。大副通知現場領班或代理安排專業人員檢查、修理。如故障的確不能排除應卸船,並通知代理及有關方。
航行途中,應使用船舶配置的各種現代化手段如微機遙控系統對冷箱進行連續有效的監視記錄,並應至少每小時到現場檢查、記錄冷箱溫度及工作狀況。電機員應至少每天進行全面檢查、維護壹次。發現故障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處理。開航初期應增加檢查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