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多功能鍋哪個牌子好?Bruno,vs摩飛,親身評測給妳答案!

多功能鍋哪個牌子好?Bruno,vs摩飛,親身評測給妳答案!

生活在大陸性氣候的地區,準確的來說並沒有壹年四季的嚴格區分,國慶節前還是30℃的和煦夏日,節後就開始冷風呼嘯,可謂是壹秒入秋。

天氣轉冷了,人們開始註重飲食,想以此慰藉身心,抵禦蕭瑟的秋風。尤其是到了晚上,結束壹天的忙碌回到家,吃上熱菜熱飯,再喝壹碗暖暖的湯,幸福感油然而生。

不過,上述的情景雖然美好,但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想真正實現卻面臨兩大難題:壹沒有時間,二沒有廚藝。而這也正是當前多功能料理鍋市場火爆的原因,它幾乎完美契合了都市年輕人的生活需求,無論日常飲食,朋友聚餐,還是加班宵夜,壹個鍋就可以統統搞定,而且操作簡單上手容易。

本篇文章的主角就是目前很受歡迎的兩款網紅料理鍋,Bruno與摩飛。它們壹個被稱為料理鍋鼻祖,另壹個是響當當的後起之秀,我和朋友分別入手了這兩款,在用了壹段時間後彼此交流了壹番,於是有了這篇體驗式評測。

為了方便大家比較,我會從外觀設計、使用功能、操作體驗、性價比這四個維度分別為這兩款鍋打分(5分制),對於那些想買料理鍋卻又糾結的人,看過這篇,或許會有答案。

壹、外觀設計

1、鍋蓋

料理鍋在顏值上壹般都很講究,而鍋蓋是影響整體顏值的重要部分。

先來說我買的摩飛,它的鍋蓋造型呈立體的梯狀,上下是大小不壹的圓角矩形,整個表面采用了亞光噴漆工藝,手感順滑,正面壹側有摩飛品牌的英文全拼,字母凸起,看上去頗有品質感。

鍋蓋把手較大,抓握方便,四周還有壹圈鏡面電鍍,剛買的時候_顯金屬質感,但這種材質太容易出現劃痕了,用得越久就越難避免,這對追求完美的強迫癥不是太友好。

但值得壹說的是,這個把手是完全裝在外側的,內側沒有用螺絲固定,這樣壹體式的平滑設計不僅美觀,而且不太會藏汙納垢,清洗起來方便了很多。

Bruno的鍋蓋造型與摩飛很相似,但它的邊檐更加卷翹,看上去立體感強了壹些。而朋友卻對此吐槽說,這和她印象中的日式風格廚具不太壹樣,少了點小清新。當然,這是個人審美的問題,就不再多說了。

鍋蓋表面的噴漆很鮮亮,和摩飛的亞光噴漆有些不同,它有點偏琺瑯的質感,和金色的圓形把手挺配的。

不過,Bruno的鍋蓋把手在設計上有些不走心,相比於摩飛,它的把手不僅小,而且和鍋蓋之間的距離也很短,這樣壹來在操作時就增添了被燙傷的風險。網上有人說,它連國際3C安規標準(鍋蓋手柄周邊要大於20mm)都沒有達到,實際量了壹下,果然只有14mm。

當然,品牌方也對此做了壹些彌補,增加了五款可替換的動物形狀把手,我買了壹個鯉魚的裝上試了試,高度似乎依然沒有提升,但設計感確實增強了,純凈的白色配上錦鯉,竟有些浮世繪的範兒。

2、鍋體

在鍋體方面,摩飛顯然比Bruno更用心設計了。

像上圖所示,Bruno鍋的整個發熱管都是裸露在外的,大大小小的螺絲清晰可見,這和它整體的外觀很不搭調,缺乏料理鍋應有的精致感,第壹次看到它時,我甚至產生了壹種徒有其表的感覺。

更嚴重的是,這樣的設計不沾汙漬還好,如果菜肴裏的湯汁油汙落到上面,清潔起來就很麻煩了,因為妳要等到發熱管完全冷卻之後才能開始清潔,可這時油汙也差不多凝固了。

對比之下,摩飛采用了壹整塊的發熱板安裝在鍋體之內,看上去幹凈利落,這樣在操作時也不容易沾染油汙,清洗起來省事了不少。而根據摩飛的宣傳,這樣的灌包式發熱板還可以讓食材受熱更均勻,具體效果我們留到操作體驗那裏再講。

3、溫控面板

摩飛和Bruno的溫控面板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在這壹點上可以說兩者各有風格。

Bruno的控溫面板設計的比較簡單,像是直接在鍋身上開了個槽,噴上了溫度檔位,按鈕同樣是金色的;

而摩飛是在鍋身上又單獨做了壹個立體版塊,除了溫度檔位和按鈕,還加了凸出的品牌logo。

總的來說,Bruno的溫控面板是比較簡約的,符合日系風格,而摩飛則更精致壹些,看起來很有品質感。

但值得說的是,因為Bruno的溫控面板與鍋身是壹體的,因而在使用過程中調撥溫度時會有些輕微的燙手。朋友對我說,她用Bruno鍋煎魚,從最高溫度回調時,手指碰到鍋身會有灼熱感,但不是特別嚴重。而摩飛鍋因為是獨立的溫控面板,我在使用中就沒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4、手柄

手柄方面,Bruno似乎勝了壹籌。它的手柄在顏色和材質上與鍋身壹致,同色調的設計給人簡潔明快之感;而摩飛鍋的手柄選用了沈悶的黑色,磨砂材質,看上去和鍋身太不搭配,不過整體上也無傷大雅。

最後做出打分,總的來說,摩飛與Bruno在外觀設計上相差無幾,但因為摩飛在細節方面更用心,比如防燙的鍋蓋把手、壹體式的加熱板等等,所以略勝Bruno壹些,給出的評分是:摩飛4.5分,Bruno4分。

二、使用功能

料理鍋的多功能主要體現在它附帶的配件上,通過不同作用的鍋盤來滿足煎、炒、蒸、煮、烤等多種烹飪需要。

最開始的時候,我和朋友分別買的是摩飛和Bruno的標配版,其中摩飛配有深鍋、煎烤盤、蒸格三個鍋盤,而Bruno配有平鍋、六圓盤兩個鍋盤,除了蒸格是不銹鋼的之外,其余的鍋盤都做了耐熱不粘鍋的塗層。而兩款鍋的價格分別是1090元和980元。

雖說Bruno比摩飛便宜100多,但它的標配版真的有些雞肋,首先,平鍋太淺,只能做壹些煎炸類的食物,炒是不可能了。而像我朋友這種講究的人,還表示平鍋也不能用來煎牛排,因為它沒有牛排專用烤盤的紋路。Emmm......

其次,六圓盤確實不錯,平時做個漢堡,蛋、肉、蔬菜壹鍋就搞定了,可作為廚房小白的我們,對於六圓盤的使用也就到此為止了,網上那些用料理鍋搞出來的花樣,我們實在做不到啊。

而對比之下,摩飛鍋就更偏實用性,煎烤盤自帶紋路(其作用是過濾肉中的血水),專用來做煎炸食品;深鍋是雙層階梯狀的,實測容積有2.5L,可以炒菜,做兩三個人的火鍋也沒問題;還有不銹鋼蒸格,架在深鍋的隔層上就能讓摩飛鍋實現蒸的功能。這樣壹來,煎、炒、煮、蒸日常的壹系列烹飪操作就都能完成了。

不過我也要吐槽壹點,摩飛鍋設計蒸格,顯然是考慮到了國人日常的飲食口味,但它蒸的功能確實很有限。深鍋的總體容積有2.5L,分為兩層後,每壹層的實際深度捉襟見肘,這也就意味著加上蒸格,下層的水量會很受限,而水量壹旦受限,可蒸時長和食物的數量也就變少了,蒸壹次基本滿足不了兩個人的飯量。

如此壹來,加水也就成了技術活,太少的話食物蒸不熟,太多的話,水沸騰後會漫過蒸格,直接把食物浸濕。

綜合這些方面來打分,按照標配版的料理鍋來對比,摩飛比Bruno更實用,但也存在壹些不足,所以摩飛4分,Bruno3分。

三、性價比

朋友說,只以標配版來比較不夠全面,不足以完全展現鍋的功能,這樣有失公允,尤其是Bruno新推出了蒸屜,容量看起來比摩飛大很多,所以,我們又花錢買了Bruno鍋的雙層蒸屜和陶瓷深鍋,體驗了壹番。

Bruno鍋的雙層蒸屜是透明塑料材質的,還帶兩個不銹鋼網格,摸上去質感不錯,不是那種輕薄易壞的東西。

在容量方面,雙層蒸屜確實要比摩飛壹層蒸格的容量大很多,配合1.5L的陶瓷深鍋,壹次基本上能蒸三個人的早餐食量,或者可以下層放排骨,上層放蔬菜,葷素搭配壹鍋出。

接著再來說壹下Bruno的陶瓷深鍋,平心而論,剛看到這個亮白色的鍋盤時,我真的眼前壹亮,在壹堆黑色塗層的盤子裏,光滑的陶瓷顯得非常特別。不過,1.5L的設計真的有問題,這樣的深度炒菜沒什麽問題(註意要用木鏟!),但煮湯、吃火鍋就顯得有些不夠用了。或者說,Bruno的深鍋只適合壹個人用,我和朋友兩人用它吃了壹次火鍋,開鍋的時候,湯汁就在鍋沿處沸騰著,好像隨時會溢出來....

當然,不存在完美的設計,就像摩飛鍋也有蒸格容量小的問題壹樣,bruno深鍋的瑕疵是可以被容忍的。不過,由此我們就要講壹下性價比的問題。

像前面說的,標配版摩飛鍋的價格是1090元,附帶的三個鍋盤基本滿足了煎、炸、炒、蒸、煮等日常烹飪的需要;

標配bruno鍋比摩飛便宜110元,可自帶的兩個鍋盤作用有限,只能做煎炸類的飲食,明顯不夠實用。

我和朋友第二次買的bruno的蒸屜和深鍋,花了600元,如果是直接購買標配版bruno+蒸屜+深鍋的套餐,天貓旗艦店的價格是1560元,而壹個單獨的小型蒸鍋,以小熊蒸鍋為例,價格才160元左右,容量方面和bruno的蒸屜相差不大,使用起來還更加方便。

因此綜合來看,bruno鍋的實用性相對偏低,價格又相對偏高,性價比這壹環節,我打出的分數是摩飛4.5分,bruno3分。

四、使用體驗

摩飛和bruno這兩款鍋,我和朋友已經使用了將近三個月,因為廚藝實在不精,所以平時都是用它們做壹些很簡單的菜。接下來分享壹些我們兩人在使用過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給大家壹點直觀的感受以作參考。

1、前面提到的,摩飛的鍋體內安裝了灌包式發熱盤,沒有讓發熱管直接外露,這樣最直觀的好處就是便於清理,同時看上去簡潔利落。而根據摩飛家的宣傳,這種設計還可以讓食物受熱更均勻,但事實證明,效果並不明顯,它與bruno外露式的加熱管幾乎沒有區別。

像上圖這樣,用煎烤盤煎雞翅,盤中間的火力太旺,而兩側熱度不足,所以中間的雞翅都焦了,兩側的才開始熟。當然,雞翅是可以按照熟的順序,先後盛出來的,但如果是煎魚或煎牛排,那在操作過程中就必須註意火候的問題了。所以,無論使用摩飛還是bruno,最好提前預熱幾分鐘,並時常翻動烤盤中的食材,防止焦糊以及不熟的情況。

2、關於鍋盤和鍋體的安裝位置,摩飛與bruno的區別明顯。以烤盤為例,bruno是嵌入式設計,烤盤放置在鍋體之內,略低於鍋沿的高度,並和鍋沿留有壹定的縫隙;

而摩飛的烤盤是放置在鍋體之上的,高於鍋沿壹定距離,邊緣和鍋沿齊平。

兩款鍋這樣不同的設計,可謂各有利弊。就摩飛來說,鍋盤位置更高,並和鍋沿平齊,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防止油汙掉入鍋體內,這樣清潔起來省事了不少,而且使用完也容易拿取。不過,這樣卷邊外露式的鍋盤設計在使用時壹定要小心謹慎,如果誤碰到了鍋盤,容易被燙傷。

相反,bruno嵌入式的鍋盤減少了操作時誤碰的風險,但使用完之後油汙容易殘留到鍋體內,清潔起來很費事,而且這種嵌入式鍋盤真很不好拿取,我體驗過之後才明白,標配中附帶的小木鏟,原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幫助人拿取鍋盤。

3、關於溫控面板的調撥按鈕,摩飛鍋的按鈕在面板上移動時,會有壹種齒輪咬合摩擦的聲音,就像是機械手表發出來的。我本人對這種聲音很是喜歡,這讓我體會到壹種精密感,似乎調撥溫度時會更準確。而bruno鍋的按鈕在滑動時基本是靜音的,也沒什麽不好,只是我更偏愛那種齒輪轉動聲音。

不過,bruno鍋的溫控面板設計了壹個保溫檔位,這還是很人性化的,平時做湯菜,吃火鍋,或者煮粥,開鍋以後能壹直維持在60、70℃,不會將食物煮爛,也不會因為變涼而失去味道,整頓飯都吃得熱乎乎的。

比較而言,摩飛和bruno在實際使用中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不錯的,對於我們這樣的廚房小白很友好,雖然它們也存在著壹些小問題,但仍是瑕不掩瑜。所以我打出的分數是,摩飛4分,bruno4分。

最後來總結壹下,摩飛和Bruno可以說是當前市面上最火熱,最具代表性的兩款多功能料理鍋,尤其是現在臨近雙11,很多人或許會趁著大促來入手壹款。 那麽就如文章開篇所說,該如何選擇才好呢?我給出的意見是:bruno偏向於格調型,如果妳廚藝壹般,平時也很少下廚做飯,只是偶爾心血來潮,想體驗壹下烹飪的樂趣,那bruno就是很好的選擇,它可以賦予妳生活儀式感;而摩飛則是偏向於實用型,適合那些工作忙碌可又想每天自己做飯的人,簡捷化的操作契合快節奏的生活,能增強妳的幸福體驗。所以,到底怎麽選,關鍵在妳自己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