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月季花底層新葉發黃枯萎怎麽辦?
月季花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花的老化現象。
月季老化現象常表現為枝條細弱而少花,修剪後枝條幹枯,葉片、花瓣質薄而色淡,葉片黃化脫落,
抗病蟲能力弱等,對此應從水肥、修剪、養護等方面查找原因,對癥下藥進行防治。
1、澇害其表現為葉片黃化脫落,枝條枯萎,部分根系腐爛。有酒糟味。對受害嚴重的植株或澇情難
以排除者,應重剪後掘起,擡高地勢後再行栽植,受害輕者可用植株基部堆土的方法,激發根頸部產
生不定根,從而起到緩解的目的。
2、病蟲害真菌類引起的葉斑類病害和白粉病,造成葉片大量脫落,影響花面的形成,嚴重者因葉片
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病菌從5月底6月初開始浸染,7至8月高溫雨季時為發病高峰。從5月底開
始,噴波美
0.3至0.5
度石硫合劑,每周壹次,連續2至3次。7至8月若有嚴重暴發征兆,噴40%福美
砷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周壹次,連續噴藥
3
次,可有效地防治。若雨水多,應相應增加噴藥次數
。蟲害以蛀幹害蟲天牛危害最重。6月中旬至
7
月剪去被天牛幼蟲危害的枝梢,是防治天牛的關鍵性
措施之壹,如果這壹環節沒抓住,幼蟲蛀入壹主幹,將給防治增加困難。秋分、清明前後檢查樹體,
用80%敵敵畏乳劑5至10倍註人蟲孔,然後用泥封口,即可殺死天牛幼蟲。其它食葉害蟲壹經發現,
可噴800倍的久效磷藥劑,殺卵及幼蟲,有效防治食葉類害蟲。
3、施肥葉片黃化,花少,花小且枝條細弱,是缺肥的表現。針對其所缺乏的元素補施肥料,同時配
合施用其它元素肥料,以提高該元素的利用率。對於某種元素嚴重缺乏,且根系受損,或需施微量元
素時宜進行葉面施肥,其濃度掌握在0.3%-0.5%為宜。施肥時間選在傍晚,從葉背面噴施。為提高
肥料的利用率,可加施植物活力素促使植株盡快恢復正常。駐衰弱植株宜少量多次,薄肥勤施,防止
肥害。正常情況下,月季花多,需肥量大。施基肥應在冬季修剪後到萌芽前進行。應施足有機肥,施
肥範圍在冠徑外圍,深度為20至30厘米。生長季節要多次追肥,展葉期、盛花後、8月初要追肥,追
肥以速效氮、磷、鉀為宜。展葉時,新根大量生長,施肥宜少量,不施濃肥,以免新根生長受影響。
而8月底追肥,應氮肥少而磷、鉀肥多,防止秋梢過旺而受霜凍。追肥視植株大小、生長情況而定,
壹般每次每株
100至150克為宜。
4、修剪修剪分為生長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生長季修剪壹是花後及時剪去花梗、枯死枝,剪除嫁接植
株基部萌發的砧木蘗條。二是在前壹茬花謝
20
天後,對開過花的當年生枝留
8
至
12
個芽短截,
則可獲得高質量的花枝。冬季修剪,是為了促進枝葉養分的充分回流,最好於霜後3至4周進行。修剪
總的原則是剪除病蟲枝、細弱枝,疏除平行校、過密枝、內向枝,去直留斜,弱樹弱校強剪,壯樹壯
枝輕剪。
掌握以上技術要點,就基本上可使月季枝壯、葉繁、花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