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食用油在下跌呢?
壹漲再漲,而豆油、棉籽油等食用油價格壹再下跌,且較為明顯,受棕櫚油價格較
低和需求低迷影響,天津地區毛豆油最低成交價格已經到了5720-5730元/噸,山東
、華東、華南地區二級豆油也降到5750元/噸左右,國內大部分地區豆色拉價格多
降至6000元/噸以下;受豆油行情的打壓,棉籽油價格也有所下跌,湖北荊州地區
報價5600元/噸,河南新鄉地區5660元/噸,山東德州地區5620元/噸,山東鄒平地
區5600元/噸,山西運城地區5900元/噸,跌幅多在30-50元/噸之間。
促成食用油價格下跌的因素分析:
壹、4月下旬更加廉價的南美大豆有望到港。
由於南美交通運輸吃緊及豆農的可能惜售,據傳大批南美大豆到港時間可能要
延誤壹個月。但以上消息還有待證實,而自4月下旬開始有南美大豆到港已是不爭
的事實,即使以上消息被證實,依然有小批量更加廉價的南美大豆不斷到港,多少
也會對豆油乃至食用油價格的下跌產生影響。
二、氣溫升高,棕櫚油形成沖擊。
由於近期國際棕櫚油價格壹跌再跌,為我國進口商入市采購提供了良好機遇。
據統計,我國3月份船期棕櫚油購買量達30萬噸,至今4月份船期購買量也已達20萬
噸。目前,各沿海口岸進口棕櫚油正大量運抵,並且據預計後期到港量還將增加。
而自進入4月份以來,各地氣溫正在普遍升高,壹些地方最高溫度已達25℃,棕櫚
油用途正在增加,有的地區已可以代替豆油,甚至已開始用於摻兌豆油及色拉油等
其它食用油,由於價格較低(目前與豆油存在1000元/噸的價差優勢),對國內食
用油的沖擊將日益顯現,必然會拖動食用油整體價格的下降。
三、進口豆油不斷到岸。
目前,已開始有南美豆油到港,進口成本與國內現價低300元/噸以上,並且根
據CNGOIC消息,今年我國豆油的進口量將達到150萬噸,後期進口數量巨大,所以
進口豆油對國內食用油的影響也不可小視,有望對後市形成打壓。
四、菜籽收獲壓力。
今年我國油菜籽播種面積達820萬公頃,較去年增加9.2%,各地油菜籽長勢也
普遍良好,預計今年油菜籽產量有望突破1200萬噸,比去年增長17.8%。據觀察,
壹些地區早熟品種再過10幾天即4月下旬左右可以收割,5月上旬就可大量上市,菜
籽收獲壓力將在近期形成,推動國內食用油價格的下跌。
五、國儲油換庫。
目前,國內豆油及菜油價格居高不下,使國儲油有了輪出和用進口豆油進行補
庫良好機會。各地油廠和國儲庫已經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展開了國儲油輪出和庫存陳
食用油的拋售工作,將有利於國內食用油價格的繼續下跌。
六、食用油消費無明顯增長趨勢。
由於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食用油消費量較為穩定,除了節日因素
消費量可能增加外,不可能因為價格高低而增減消費量,這無疑是對國內低迷油脂
行情的嚴重打擊。
簡而言之,食用油行情的下調,油廠需要提高粕類產品價格來保證利潤,而粕
類產品價格的繼續上漲,也給了食用油價格的下調空間,近期國內油粕產品價格反
差趨勢還將延續。值得關註的是有關"南美大豆將推遲壹個月到港"的傳言,如果此
消息得到證實的話,油粕產品價格反差時間還將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