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小時候故事
古代名人小時候故事1:七歲詠鵝?駱賓王
駱賓王(約640~684)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家。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壹起,被人們稱為?初唐四傑?。他曾經擔任臨海縣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或說是被亂軍所殺,或說是遁入了空門。有《駱賓王文集》遺世。
駱賓王年少才高,很小就喜愛文學。他善於從壹個天真活潑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抓住特征去描繪。他童年時的詩歌,天真率直,很富靈性,素來膾炙人口。
壹天,駱賓王來到家門前的小河邊玩耍,他又看到了那壹群司空見慣的鵝。它們像幾位紳士在河面上悠遊自在地遊著。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青枝綠葉般的水,紅紅的鵝掌,慢慢地撥動著清亮的水波。突然,壹只鵝伸長脖子,脆亮的叫壹聲?鵝?,緊接著其他的鵝也都對天歌唱起來,駱賓王看到這情景,內心怦然壹動,他凝神地註視著鵝群,信口吟出了壹首四句詩: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反復吟誦這首詩,不僅會在眼前浮現出壹幅多彩的畫面,而且仿佛可以聽到美妙的聲音:孩子的喚鵝聲,鵝兒引頸高歌聲、戲水聲。我們讀了會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機,感受到農村生活的寧靜和甜美。
駱賓王自小就胸懷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天生壹副俠肝義膽。但他壹生坎坷,他曾經擔任過長主簿,不久因罪入獄,貶臨海丞,郁郁不得誌,棄官而去。後來他協助徐敬業討伐武則天,起草的《代徐敬業傳檄天下》名揚天下,連武則天本人讀了也感嘆說:?這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讓他流落,宰相的過錯不小!?
古代名人小時候故事2: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壹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壹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 傳說 ,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壹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壹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壹位滿意的女婿。
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
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麽。?郡鑒聽後,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素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古代名人小時候故事3:妙算驚人?華羅庚
華羅庚(1910~1985),江蘇省金壇人,我國著名數學家。他從小就有天才的數學頭腦,在學習中特別善於動腦筋,以後全憑自學,壹步壹步登上科學的高峰。他先後擔任過大學教授、數學研究所所長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曾應邀到許多國家講學,被公認為世界壹流的數學權威。
華羅庚小時候,他的父親開小雜貨鋪,家裏窮得很。華羅庚壹生下來就被裝進壹個籮筐裏,頂上又蓋壹只籮筐。老人說這樣可避邪消災,所以給孩子起名為?羅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華羅庚上學期間,並不是壹個循規蹈矩的孩子,常常獨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把作業亂改壹通,但這些並不能掩蓋他的天資聰慧。華羅庚的數學天才大大超過了他的同學們。他上初中二年級時,教數學課的是法國 留學 生王維克。
有壹次王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壹個有趣的問題:?今有物不知其幾,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過了好半天,竟沒有壹個學生能回答。王老師用眼掃視全班時,大部分學生都低著頭,恐怕被老師喊起來回答。只有壹個學生在桌上用筆緊張地算著。
過了壹會兒,這個學生果然舉手要求回答了。他大聲說:?是二十三。?王老師問:?大家說他回答的對不對?教室裏又是壹片沈寂,同學們只是驚奇地看著站起來的那個學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華羅庚。王老師說:?他答對了。?
接著老師告訴大家,這是我國古代算學經典之作的《孫子算經》裏的壹道名題。在楚漢之爭中,漢王劉邦的大將韓信,還用這個 方法 點兵呢!西方數家尊稱它為?孫子定理?。王老師壹再表揚華羅庚是個好學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從此,同學們對華羅庚刮目相看了。其實,這年才剛滿14歲的華羅庚,根本沒看過《孫子算經》。他完全是靠動腦筋,憑聰明才智計算出來的。王維克發現華羅庚是個數學天才後,不斷地鼓勵他、幫助他,壹步壹步把他領入?數學王國?。經過許多年的勤奮努力,他進了清華大學,又去了英國劍橋大學進修。華羅庚終於成了壹名自學成材的大數學家,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