鈸和鑔的區別
鈸和鑔在形狀和大小上有區別。
1、鈸
鈸又稱銅鈸,是壹種圓形的打擊樂器,它的直徑壹般為20~60厘米,雖然直徑較大的鈸可以手持演奏,但壹般需要用細繩或者皮革制作的帶子懸掛在演奏者的腰部,用手或者棒子敲擊鈸的邊緣以及中央區域,發出清脆的金屬音色。鈸的運用起源於中國還是土耳其或印度尼西亞,說法不壹,通用鈸分中國式和土耳其式兩種。
2、鑔
鑔是壹種扁平的打擊樂器,形狀通常是近似於圓形或者心形,大小通常在20~50厘米之間,演奏者可以單手或雙手持鑔敲擊或托住並快速摩擦兩個鑔面以產生響聲。因為鑔是無固定音高樂器,所以總的來說小鑔聲音最高其次是中鑔,大鑔的聲音是最低的。
演奏方法
鈸的演奏方法有三種,壹種是槌敲,即用壹個柔軟的小木槌敲擊其中壹片,音的輕重長短由演奏掌握。另壹種是抹擦,即兩片鈸相擦發出聲音。還有壹種是撞擊,即兩鈸用力相擊,發出響亮的聲音,這種方法使用普遍,不僅軍樂隊、銅管樂隊使用,現在壹些腰鼓隊也已使用。
演奏時,持鑔和演奏技巧與鈸相同,發音清脆明亮,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豫劇、京劇、晉劇、藏戲等戲曲、河北吹歌、十番鑼鼓、福州評話、福建南音、潮州鑼鼓等器樂合奏和舞蹈伴奏中,也是重要的節奏樂器。在樂隊中,它多與鑼、铓、鼓相結合,為旋律敲擊板、眼。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鈸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