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78加油機頻頻現身
伊爾-78加油機頻頻現身
伊爾-78已完全融入了中國空中作戰體系,全新的國產大型加油機的研制也早已提上日程。
伊爾-78加油機頻頻出現在大家的視野。先是伴隨空軍航空兵組織的轟-6K、蘇-30編隊遠海訓練,飛赴南海戰鬥巡航,隨後又在空軍西北地區的大規模演訓中亮出真身。
這標誌著伊爾-78已完全融入了中國空中作戰體系,成為空中突擊集群的中堅力量。同時,根據中國武器裝備“預研壹代、設計壹代、裝備壹代”的原則,全新的國產大型加油機的研制也早已提上日程。
作為中國從烏克蘭引進的大型專用加油機,伊爾-78的出現壹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空軍從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的轉變。
在此之前,中國唯壹的加油機是以轟-6轟炸機為基礎改造的轟油-6,這種加油機的內部載油量約18.5噸,為殲-8、殲-10等中型戰鬥機加油尚可,但為載油量9噸的蘇-30等重型戰機加油就力不從心了;
更何況轟油-6使用的RDC-1加油吊艙是基於英國標準,無法對俄制戰機加油,中國蘇-30機隊長期難以開展遠海訓練,大大制約了重型戰機戰鬥力的發揮。
而伊爾-78加油機的引進,終於重啟了荒廢多年的蘇-30機隊的空中加油能力和超遠程作戰能力。
中國攻防壹體的空軍作戰使命,使得中國迫切需要獲得遠程打擊能力,這種能力除了東風系列彈道導彈較為銳利和可靠之外,只有轟-6K轟炸機和蘇-30、殲-16戰機能夠提供。
轟-6K的作戰半徑約3000公裏,攜帶的6枚長劍-20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射程達到2000公裏;攜帶鷹擊-12反艦導彈,射程達到400公裏。
從理論上講,轟-6K在重型戰鬥機的遠程護航下,有機會突破第壹島鏈,有效威脅第二島鏈的陸上和海上目標。
但實際上,轟-6K在重載情況下,作戰半徑會進壹步縮小,更何況為了成功突破層層圍堵,需要選擇迂回路徑或者超低空突防,這又將大大壓縮其作戰範圍。這些狀況,對蘇-30、殲-16戰機同樣適用。
對此,中國壹方面啟動轟-20隱身轟炸機的研制,另壹方面,也在加快轟-6K的持續改進提升。網絡最新曝光了最新型號轟-6N抵達陜西閻良試飛基地,預計在完成試飛後,轟-6N轟炸機很快就可以加入戰鬥序列。
轟-6N的最大改進,就是加裝了空中受油裝置。實現空中加油後,轟-6N可以滿載長劍-20巡航導彈起飛,預計每接受壹次空中加油,可延伸1000公裏,兩次加油後,轟-6N作戰半徑可達到5000公裏以上。這個數據為轟炸機對第二島鏈進行超遠程、超低空精確打擊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必須看到,面對近2000架各型戰鬥機和數百架運輸機、轟炸機、情報/偵察飛機、預警飛機、電子戰飛機,以及空海軍日益拓展的遠程巡航、跨區作戰演訓任務,20架老舊的轟油-6和3架伊爾-78加油機,只能是杯水車薪。
在遠程精確打擊平臺日益健全的同時,也凸顯了中國軍隊空中加油能力的嚴重短板,制約著海空軍航空部隊的力量投放。
據外媒稱,為了解決這壹局限,解放軍已經制定了空中加油能力提升計劃,以運-20鯤鵬大型運輸機為平臺,啟動壹項本土的空中加油計劃。如果此計劃順利,預計新壹代運-20空中加油機將比油轟-6有質的飛躍。
媒體認為,解放軍的空中加油計劃正迅速發展到壹個可怕的、可持續的水平。運-20空中加油機對於中國軍隊來說代表著重要的革命性的壹步。
壹旦全面投入使用,將能夠為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部隊的多種作戰和支援飛機加油,並形成致命的遠程空中、陸上和海上攻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