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古代的“槍”桿是用什麽材料做的?

古代的“槍”桿是用什麽材料做的?

古代的“槍”桿

是用什麽材料做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熟悉不熟悉歷史的對戰爭都不陌生,從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戰役數不勝數,有戰爭就少不了兵器,而我國古代用鐵、青銅做兵器的叫冷兵器,所以有“十八般兵器”的說法。

這裏說的“十八”並不能說明古代的兵器就只有十八種,古代兵器種類繁多,絕不只十八種,十八這裏指的是最常見的,也是最主流的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黨棍、塑、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

來說說這十八般兵器中排名第二的槍。說起古代的槍,有些人第壹印象就是:“那不就是壹鐵棍”嗎?

有這種想法人也不無道理,因為鐵堅硬,殺傷力強,但是我們要知道古代鐵的產量是非常少的,壹年最多也就幾百斤,加上“槍”這東西更是古代的主流武器,都用鐵做根本供應不上,再加上通體是鐵的話重量過重,單長時間拿著都吃力,更不用說用來與敵人對壘了。

所以說“槍”桿並不全是鐵棍做的,它用的材料即使是最大眾的也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要了解古代的槍桿用什麽材料制作而成,我們首了解最頂級的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名槍中個別槍的制作材料,接著再看大眾槍桿都是用什麽制作而成。

十大名槍部分槍的制作材料

古代最著名的十大名槍,從第壹至第十分別是:霸王槍、龍膽亮銀槍、梅花槍、火龍槍、瀝泉槍、虎頭湛金槍、神威烈水槍、五虎斷魂槍、綠沈槍、蘆葉槍,此十大名槍所持之人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將所用。

他們帶著手中的長槍立下赫赫戰功,很多人好奇,這麽好的槍都是怎麽制作出來的,都是用同壹種材料做的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項羽所用的排名第壹的霸王槍,此槍史書記載說是項羽當年起兵的時候,路上遇到天上降下壹塊隕石,項羽覺得此石材料堅硬奇特,與普通石頭很不壹樣,於是讓手下把這塊石頭帶上,拿回去交給父親項梁。

後來項梁聽說當地有壹名鑄造兵器非常厲害的大師,於是把這塊隕石帶上讓那位大師把這塊石頭裏的精鋼提煉出來,後經過九天九夜終於鍛得壹桿巨型鏨金虎頭槍。

此槍桿的制作材料是精鋼黃金混鑄而成,重達幾乎上百斤,外表金光閃閃非常的霸氣,本事不大的人用不了此槍。

再看蘇妲己之父蘇護當年用的排名第四的長槍“火龍槍”。火龍槍大概有壹丈見方,通體為煉鐵紅銅制成,槍頭為龍舌,形狀跟火焰壹般形狀。因為槍頭如火龍壹般,所以得名火龍槍,槍桿都是有百年紅木打造而成,非常堅硬。

槍桿打造完成後又用熟油浸泡十五年,待這百年紅木充分吸收了熟油之後,已經重達五十四斤,之後再由名師巧匠精心雕刻了壹個多月才大功告成,而槍尖更是當時極為罕見的寒鐵打造而成,普通常見的槍在他面前就如同螻蟻與泰山比高低壹般差距巨大。

而曾被三名國將馬超、嶽飛傳的第壹猛將高寵和明英烈裏大將常遇春用過的排名第六的虎頭湛金槍的槍身長壹丈壹尺三,槍桿由混鐵精鋼打造而成,整槍非常重。槍頭鎦金虎頭形,虎口非常堅韌由白金鑄成,非常鋒利。

戚繼光的寶槍神威烈水槍的槍桿則是由精粗鋼混金打造也非常鋒利。

再看蜀國名將姜維與水滸好漢董平都用過的兵器綠沈槍,此槍之所以取名綠沈,是因為制作材質壹部分是綠沈竹,蓋槍用綠沈裝飾,槍頭則是精鐵制成,被隋文帝賜名綠沈槍。

而北宋名楊楊家六郎楊延昭用的排名第十的蘆葉槍的槍頭非常細長,形狀如同蘆葉壹般,是由精鋼銀淬成,非常堅硬鋒利,堅甲都可以刺破。

以上是十大名槍所用的材料,算得上是非常高端的材料,基本都出自名家精心打磨而成,壹般人家的孩子是沒辦法擁有這樣的槍的,那麽,相對普通、相對大眾的槍桿是用什麽材料做成的呢?

常見槍桿材料

從上面十大名槍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代的槍制作材料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並不是固定壹種材料制作而成。那麽,當時比較常見的長槍的槍桿用的都是些什麽材料制成的呢?

木質長槍槍桿,這類長槍壹般是鐵質槍頭,木制槍桿,主要會配給壹般士兵使用,重量適宜,還有長度這個優勢,因為,兩軍交戰,距離過短的兵器,與敵軍間隔太近,自己手裏的兵器短,對方的長的話,自己就很容易吃虧,壹不小心就會被對方的長兵器刺中。

所以,長槍作為長兵器,不但率軍首將非常青睞,配給軍隊也非常有優勢。

但是,我們知道木質的槍桿雖然重量輕,揮舞起來很有優勢。但是卻很容易折斷,而古人卻看中了木質桿取材容易,出兵在外,物資補給不易,只要槍頭在,可以比較容易尋到做槍桿的材料。

但是,如果是壹般的木頭韌性很差,比較脆弱,更適合街頭賣藝使用,真要上戰場的話,會用比較特殊的樹木,像紅木、椆木等壹些比較堅韌的木頭,像排名第四的火龍槍的槍桿用的就是百年紅木浸十五年熟油後打磨而成。

普通木質槍桿雖然不會放熟油浸泡,卻也是比較珍貴的紅木、椆木等壹些比較珍貴的木材制作而成,方便手持,而且不容易折斷,就算是這類木材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夠用得起的。

鐵質槍桿:鐵質槍桿重量少說上百斤,就算能拿得起卻不能揮舞自如,更不用說能拿著它與敵軍長時間對戰。

而且,鐵質槍桿有壹個缺點,那就是古代士兵壹般都會身穿盔甲,與敵軍對打,如刺入對方盔甲內再往外拔槍時卻容易被卡住,容易武器脫手,稍不註意可能會導致使用者手臂骨折。

當然,這只是普通人不能用,那些臂力驚人,武力高強的名將卻是不乏其人。

像隋唐第壹猛將羅士信就被人稱鑌鐵神槍手,他曾經拿著上百斤重的鐵質槍桿與八楞亮銀錘的李元霸對戰,雙方都勇猛過人,妳來我往卻不落下風,堪稱神力傳奇人物。

像嶽飛用的上百斤重的瀝泉神槍同樣也是只有嶽飛這樣的天生神力,配上當時名震天下的嶽家槍法,才能讓嶽飛在邊疆上神勇無比,難遇敵手。

長勝神槍趙子龍,同樣臂力過人,手持沈重鐵質槍桿呼得風生水起被他砍落馬下的敵軍大將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他手持半歲劉禪在曹操的十萬大軍裏橫沖直撞,七進七出無人可擋。

項羽同樣也是用精鋼黃金混鑄的將近百斤的神槍,霸氣側漏,勇猛異常,每每均讓與之對戰的敵軍聞風喪膽,不敢與之正面交鋒。

但是,能拿得起近百斤重的兵器還能長時間與敵軍對壘的人畢竟少數,古今中外,兩個巴掌就能數的過來。所以,鐵質槍桿不可能量產,只能是為壹些異常勇猛,臂力驚人的個別人特制。

其他將士,普遍用的都是韌性很好的特殊木材制作而成或者是復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槍桿。

復合材料槍桿:此類槍桿較為常見,且更被廣泛使用和制作,它有另外壹個名字,叫積竹木秘。

這種槍桿不要看它流傳廣,用的人多,實質這種槍桿相較於前兩種工序非常多,結構相對復雜。

桿芯的材質是用特殊樹木的木材,用刀壹點壹點削成壹定大小的光滑木棍;然後,砍下木制堅硬韌性又相對比較好的竹子,把它削成薄片貼到削好的木棍上,再用不容易被磨斷的絲線、革帶或者藤皮綁實。

最後用生漆壹層壹層均勻塗抹,漆幹後再繼續上幾層,以促使其中的材料都能夠緊緊結合為壹體才行,最終成品非常光滑漂亮容易握在手中且不容易脫手。

這類復合材料的槍桿其實造價不菲,制造起來更是費時又費力,不是多年熟手還制造不出來,非常考驗人的技藝手工,壹般工匠制作這種槍桿失敗率非常高。

但是,這種槍桿有它的優勢,它要剛有剛,要柔有柔,韌性十足。

像古代馬上民族蒙古族,除了使用弓箭這類武器之外,積竹木秘這種材料槍桿的長槍同樣非常普及。

馬槊槍桿,馬槊槍桿更是比積竹木秘更加高級的存在,它制作時候的講究也不是積竹木秘能夠比擬的。

槊桿與壹般意義上的步槊所用的木桿又有所不同。它的材料非上等韌木的主幹不取,韌木主幹取回來後還要經過壹系列的加工晾曬成壹定幹度後,還要把它用特殊工具剝成大小均勻,粗細壹致的篾,再用特殊的膠合起來。

韌木是那種用來做弓箭的拓木最為上等,如果沒有也可以選用桑木、柞木或者上等藤條的主幹,最差的也得用竹子。

做成篾後,要用油泡了曬,曬了泡反反復復多次,直到泡得不容易變形、開裂,才算是完成了第壹步。

單單第壹步花的時間就幾乎不少於壹年,壹年後才能從油裏取出篾,放到太陽曬不到的地方再風幹個幾個月。

然後,才能用上等的膠漆膠合成壹把槍桿,外側再用上等麻繩纏繞,等麻繩和馬槊都幹透了。

在用生漆抹壹層,然後裹上葛布,葛布上還要塗上生漆,塗壹層幹壹層再塗壹層,壹直反復塗,壹直塗到用刀去砍,能聽到清脆的金屬碰撞聲卻又不斷裂的才能算是及格產品,否則就是失敗品,要重新再制作有得花三年的時間才重新做出壹把來。

槍桿做成之後,再裝上槍頭等其他部位、裝飾之物。

合格的馬槊,武將騎在馬上使用起來可以保持槊尖壹直向前而且絲毫不費力氣。

它既結實又不乏輕和韌的特性,武將既可以在馬上握住它,借助馬力沖鋒,還能揮舞自如與敵軍近戰對打非常好用。

只是,要知道,做壹只馬槊的時間耗時就得三年,人生有幾個三年,壹個人的壹生都做不成幾只合格的馬槊,而且成功率還不高,據說只有四成左右的功率,所以造價非常驚人,壹般人無法擁有這樣的兵器。

所以,漢唐以來,能手拿馬槊的,壹般都是世家子弟出身的高級將領。

那種草根出身的將領,攢多少年的俸祿都不壹定能打造壹支這種馬槊。

張飛用的就是這種馬槊長槍,他的馬槊長槍前端有類似短劍的槍尖,可削可砍,刃部下方還有個留情結,以使戰馬在沖鋒時候不至於把對手貫穿,刃部下連鐵桿則是壹體鍛造,鐵桿外包有韌木。

然後用魚鰾膠、蟲膠豬皮膠膠合在壹起,再刷上大漆,在裹葛布塗生漆,層層塗抹,重達15到20斤這樣,只有猛將才能夠使用。這樣同樣是復合結構的槍桿,打仗時,戰馬高速沖鋒如果刺中對手,力量會分散開,它不像西歐騎槍那樣會被折斷。

這種槍桿的彈性和韌性是非常強的,它因為設置有留情結阻擋,刺中盔甲後很容易扒出來,不像鐵桿那樣不容易扒出來。

大將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握住中間的部位,兩端各兩米長,這樣既可以護住自己的兩側安全,又可以保護戰馬不被敵軍的長兵器威脅到。

想要刺遠的地方可以把手滑到末端,這樣可以刺4米遠的地方,不但可以高速沖鋒還可以用於低速格鬥非常方便。

但是,因為後來戰爭方式發生改變,騎馬沖鋒的機會相對較少,加上制作起來太麻煩,材料要求高,制作手藝、時間、成本都要求太高。同時,不是猛將還用不了,加上制作手藝漸漸失傳,所以,慢慢就不再有人用馬槊槍桿的長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