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庚子賠款指的是什麽條約

庚子賠款指的是什麽條約

《辛醜條約》。

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達到高潮,清朝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紫禁城皇宮。1901年(辛醜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解決1900年動亂最後議定書》,即《辛醜條約》。

這種以掠奪為內容的經濟制裁,留給賠款者的是深重的民族苦痛。其壹,從1895年到1913年的18年裏,中國民族資本開設的廠礦***有549家,其中資本在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者,不過17家而已。但截至庚子賠款最後減免或停付為止,中國歷年所付白銀已達6.5237億余兩,折合銀元近10億。以此量彼,可以見巨量資金流失之下民族經濟生機被壓抑的程度。其二,據當時各國調查,中國全年財政收入為白銀1億兩,而支出則需1.1億兩,這使得中國不得不將外部的壓力轉化為內部的壓力:每年賠款均分攤入省,各省又分攤入州縣,州縣復分攤於各色人等。最後的結果是丁糧加派和舊稅愈重、新稅愈多,中國社會的每壹個人都承受了庚子賠款之苦。由此產生的壹個結果是使得人們更加憎惡外國列強;另壹個結果則是抗捐抗稅的鬥爭成為民變主要內容之壹。在晚清最後十年裏,它們促成社會矛盾的進壹步激化,為後來武昌起義的猛烈壹擊準備了某種現實的條件。這兩種結果,都顯示了經濟之轉化為政治,影響了社會,促成了半殖民制度的確立和半殖民地程度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