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內有哪四條主要河流
湖南省內主要為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順著地勢由南向北匯入洞庭湖、長江,形成壹個比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也是長江七大支流之壹;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跨湘、鄂兩省。
湖南省河網密布,流長5千米以上的河流5341條,總長度9萬千米,其中流域面積在5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大河11117條。
擴展資料:
壹、湘江
湘江,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其源頭有4種說法:壹是傳統的正源(俗稱東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白石鄉的石梯,河源為海洋河,北流至興安縣分水塘與靈渠匯合稱湘江。
二是南源,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海洋鄉龍門界;三是廣西興安縣南部白石鄉境內海洋山脈的近峰嶺,河源稱上桂河(白石河),往東流至西波江口稱湘江。
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紫良瑤族鄉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狗嶺,河源為瀟水,在永州市的萍島匯合廣西來水稱湘江。學界較流行的說法是白石河源。
流經湖南省永州市、衡陽市、株洲市、湘潭市、長沙市,至嶽陽市的湘陰縣註入長江水系的洞庭湖。如海洋河為源,湘江幹流全長844公裏, 流域面積94660平方公裏。
二、資江
資江,長江支流,又稱資水。左源赧水發源於城步苗族自治縣北青山,右源夫夷水發源於廣西資源縣越城嶺,兩水於邵陽縣雙江口匯合稱資江,流經邵陽、新化、安化、桃江、益陽等市縣。
於益陽市甘溪港註入洞庭湖,全長653公裏,流域面積28142平方公裏。幹流西側山脈迫近,流域成狹帶狀;上、中遊河道彎曲多險灘,穿越雪峰山壹段,陡險異常,有“灘河”、“山河”之稱,為湖南四水之壹。
三、沅江
沅江,又稱沅水,長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經中國貴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幹流全長1033公裏(壹說1133公裏、1022公裏、1003公裏),流域面積8.9163萬平方公裏。
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落差1462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170立方米每秒。流域則跨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四省。屬洞庭湖湘、資、沅、澧四水中的第二大水系 。
沅江流域涉及貴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和重慶市的63個縣(市、區)。沅江流域大多為貧困山區,少數民族分布較廣,城鎮化水平普遍較低。
沅江流域除下遊尾閭地區的常德市屬湖南省“3+5”城市群壹體化範圍內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外,其他地區大多屬於貧困山區,經濟發展相11對滯後。
四、澧水
澧水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越湘鄂兩省邊境,地理位置在北緯29°30′~30°12′,東經109°30′~112°之間。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壹,徑流模數居全省之冠,並以洪水漲落迅速而聞名。
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三源於桑植縣打谷泉與橋子灣的小茅巖匯合後東流。沿途接納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澧縣小渡囗註入洞庭湖,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裏,其中湖南境內15736平方公裏。
流域內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1600毫米。年徑流總量(三江口站)131.2億立方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