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扛不住了?豬肉價“大跳水”,比節前跌5.1%,是“降價潮”要來了?

扛不住了?豬肉價“大跳水”,比節前跌5.1%,是“降價潮”要來了?

春節假期壹眨眼就結束了,許多人雖然都很不情願,但是都陸陸續續返回到了工作崗位。豬肉在節前火爆了壹陣子以後,這幾天,隨著節後人們對豬肉的需求大幅下降,豬肉價格終於開始出現松動的跡象,多個省市和地區豬肉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豬肉價格受供給和需求的影響比較大。此前由於臨近傳統節日春節,我國南方很多家庭都需要買豬肉做臘肉,在北方,豬肉也是包餃子過年的必備要素,這些都導致市場上對於豬肉的需求階段性增強,使豬肉價格在短期內出現了壹個小高峰,有的地區投放了儲備凍肉來穩定肉價,遏制豬肉價格上漲的勢頭。

但隨著春節假期結束,人們對豬肉的需求也在慢慢回落。春節後的壹周時間內,生豬價格連續5天降價。農業農村部2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價格為43.07元/公斤,每公斤降了2.32元,算下來比節前下降5.1%。

2月19日,全國20個省市地區的豬肉價格都發生了下跌,雖然每公斤下跌的幅度並不算很大,但是也足以給消費者釋放出了壹個重要而明確的信號:目前豬肉價格已經進入了下跌通道。此前珍貴的奢侈肉恐怕已經開始跌下神壇,這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紛紛,網友們紛紛表示如今豬肉價“大跳水”,那是“降價潮”要來了嗎?

那麽問題來了,豬肉價格是否會跌到以往的正常水平呢?

根據最近的數據來看,雖然全國各個地區省市的肉價水平都不盡相同,但是總體都有壹定的跌幅。由於生豬的供給出現積壓情況,肉價跳水也算是意料之中。

中國人對於豬肉的偏愛導致了中國人對肉價也極其敏感,畢竟全國人民每年消耗的豬肉大約在5500萬—6000萬噸左右,因此我國無疑是壹個豬肉消費大國。但是在每年的2月份到5月份之間,從整體來看,屬於我國豬肉消費的淡季。消費者節後購買豬肉的熱情不高,導致屠宰場在收生豬的時候壓價的幅度比較狠,間接造成生豬價格大跌。

另外壹個影響生豬價格的因素是我國的生豬產能逐步恢復,已經達到正常年份的90%以上,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存欄生豬數量不斷增多,資本也大幅度進入養豬市場,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上半年突破正常年份的養殖水平已經是板上釘釘子,故而豬肉價格大概率會回歸到壹個相對低點的位置。

除此之外,還有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養殖戶本身對於養豬的熱情。由於市場上廣泛認為豬肉價格將逐步企穩,養豬的賺錢效應可能也因此會回落,成本的升高與利潤會降低已經成為壹個較為普遍的預期。

因此養殖戶對養豬後市的預期普遍都不高,這就十分容易使他們受到市場風吹草動的影響,而壹旦出現了某些偶然的降價情況,就很容易引發養殖戶大量拋售,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麽豬肉價格發生踩踏引來暴跌也是正常的。

雖然豬肉價格在下跌,但是我們在市場買豬肉的時候,壹般沒有太大的感受。原因就在於相比於生豬價格18.06%的跌幅,市場上的豬肉均價下跌的幅度僅僅為5.1%,這也就是說,與生豬價格的跌幅相比,豬肉價格仍然有很大下跌的空間。

不同於生豬價格的大跌,仔豬的價格行情卻逆勢上漲。數據顯示,在2020年,每頭仔豬售價僅僅為1000元左右,現在已經達到1700元/頭。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對於補欄的情緒比較高,並且對於後市豬價的信心比較強。所以由此分析,雖然在短期內豬肉價格可能還會下跌,但是,長時間來看豬價也存在反彈的可能。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母豬的產能逐漸恢復,考慮到生豬育肥需要的周期比較長,當下的飼料例如玉米養殖成本在上漲,以及豬瘟疫情的反復等因素,不排除豬價還有反彈的可能。

由此看來,日後豬肉暴漲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大跌回到以前15元壹斤的時代也沒那麽容易,豬肉價格會壹直有小幅度的波動,大概率還是企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