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
壹、受益終生的教育法則
1、魚缸法則。
養在魚缸中的熱帶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原來三寸的金魚可以長到壹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壹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壹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壹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壹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父母應該克制自己的想法和沖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2、狼性法則。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他們不會將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而傾向於親身研究和體驗,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遠令狼驚異。狼總是會有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了解危險,從而有力的生存下來。
因此,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壹定要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老師。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3、南風效應。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強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壹種強於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壹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修養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羅森塔爾效應。
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文是壹個技藝超群的雕塑家。有壹天他完成了壹個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國王本人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雕像。國王的愛情感動了愛神阿弗狄羅芯,愛神給雕像註入了生命。皮格馬利文的幻想成為現實,從此便有了塞浦路斯人。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壹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他在壹個班上進行測驗結束後將壹份“最有前途者”名單交給了校長。校長將這份名單交給了這個班的班主任。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再次來到這個班上時,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同學成績提高的秘訣很簡單,因為老師更多的關註了他們。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父母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護、期望和珍惜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長方向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期望。簡單的說,妳期望孩子成為壹個什麽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壹個什麽樣的人。
二、妳是這樣批評孩子的嗎
1.低聲:父母應以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註意,也容易使孩子註意傾聽妳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
2.沈默:孩子壹旦做錯了事,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會有壹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和自己所犯的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沈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3.暗示:孩子犯有過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不直接批評他的過失,孩子會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願意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4.引導:當孩子惹了麻煩遭到父母的責罵時,往往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此時回敬他壹句“如果妳是那個人,妳會怎麽解釋?”,這就會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麽?這會使大部分孩子發現自己也有過錯,並會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責任嫁禍他人是錯誤的。
5.適時: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差,又天性好玩,註意力易分散,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評孩子要趁熱打鐵,不能拖拉,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避開家庭教育中的四大不當方法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極大,教育得當能促進孩子成長、成才;教育不當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影響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應避免以下四種不當的方法。
1、威脅。成人用威脅的口吻對孩子說話:“妳再....。。我就....。。”盡管這類威脅在大人心目中認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卻不壹定有效果。
因為威脅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只要孩子有點自尊的話,他必定會故意與大人對著幹,以此來顯示他不是個膽小鬼。
2、收買。收買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話,就能得到獎賞。如“如果....。。就”的許願方法,有時能刺激孩子而暫時達到某個目的,但卻不能激勵他作堅持不斷的努力。
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就意味著懷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導致孩子討價還價,以“妳不給我獎賞,我就不規規矩矩”來要挾大人,從而提出更無理的要求。
有益的、受歡迎的不是以收買形式出現的獎賞,而是事先沒有許諾過的、出乎意料的,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賞識而得到的獎賞。
3、保證。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
父母不應向孩子保證什麽,也不應要求孩子作保證。如果父母必須依靠保證來強調自己說的是真話,那麽變相地承認自己沒有保證過的話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證會使孩子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父母也不應誘導或要求孩子保證今後循規蹈矩或絕不再犯某個錯誤。當孩子作了壹個並非出於自願的保證後,他等於開了壹張空頭支票,我們不應鼓勵這種欺騙行為。
4、諷刺。父母諷刺孩子,極大地阻礙了他的進步。
它往往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有效交談設下了牢固的障礙。挖苦的語言會招來孩子的反擊,會在自己和孩子之間築起壹層屏障。
在教育子女中,父母不應用諷刺和挖苦的語言,不應該降低孩子在他自己或在他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五句無心話 傷害孩子心
與孩子溝通時,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選擇不同表達方式和詞語對孩子影響區別也很大,即便妳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妳在說什麽。
可能對孩子傷害很大的五句話
1、“妳怎麽越大越....。。”
如果壹個四歲的孩子總無法在座椅上保持安靜,那是因為他只有四歲,總要經歷固執,淘氣,自我中心等階段,這是成長的必需。
但父母很容易因此對孩子大喊:“妳怎麽越大越不聽話。”
建議:在妳忍不住要責備孩子時,請用壹些比較有同情心的句子來開頭,如“我知道妳不高興,但這樣的事情總是難免要發生的。”
2、“別跑,會摔跤的”諸如此類的警告
其實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壹個信息:妳肯定他壹定會摔跤的。對於壹個正在努力走向獨立的孩子來說,這無疑是壹個打擊。而且,當妳的警告壹次次地沒有變成現實,孩子也會慢慢對妳的建議表現出不以為然。
建議:更好的說法,如“出去玩之前壹定記得把鞋帶系好”這樣具體的指導。
3、“我只是逗妳玩兒”
妳或許認為,跟孩子開個玩笑可以培養他的幽默感,但孩子可能真的相信妳的話。
建議:對孩子,不要用那些看似幽默實際是侮辱的話表現有趣,有些話妳不是認真的,最好別說。
4、“妳怎麽就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樣呢”
諸如此類的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像個二等公民,同時還可能導致對其他孩子的仇視。妳越是跟孩子說他不如別人好,他就越相信自己不夠好。
建議:寬容地接受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然後鼓勵他向壹個最適合他的方向快樂地成長。
5、“我剛才是怎麽跟妳說的”
這種帶著壹點點嘲諷口氣的問題,實際上是壹種指責。
建議:如果妳真的想因為孩子沒有做到妳的要求而指責他,不如明白地說:“我很不高興,因為我都跟妳說過三次了。但我再告訴妳壹次,把不玩的玩具放回盒子裏去。”
三種教育方法,孩子樂於接受
第壹種:多商量 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妳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妳很尊重他,願意聽妳的話。
第二種:多引導少訓斥
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註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壹些懲罰措施。
第三種:多交朋友 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壹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系情況,對壹些事物的看法等等。
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此外,家長教育孩子時,還須重視反面教育
大多數家長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實際上,讓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觸“墨”是不可能的。家長最多只能營造壹個“赤”的家庭小環境,但孩子最終還是要走向社會,難免不接觸反面現象。
因此,只註重正面教育,忽視反面教育,顯然難以使孩子適應復雜的社會另壹半。家長應該像重視正面教育壹樣重視反面教育。具體講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過反面教育,孩子會知道做事情很少是壹帆風順的,人們正當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總能實現的。這能使孩子認識到社會的復雜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壹些反面現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這往往能使孩子產生同情心和責任感。
3、反面現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該發生事情發生了,從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憤怒和同時產生壹種克服反面現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終生活在單純的環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