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我國空軍強勢雄起

我國空軍強勢雄起

我國空軍強勢雄起

根據《美國海軍協會》網站消息,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伊利·萊特納公開對外界表示,中國空軍在周邊空域的活動頻率日益增加,並且對外國軍機的攔截強度也越來越高。其中最具代表性,就是2022年春季中國空軍殲-16戰鬥機,在南海攔截澳大利亞空軍P-8A巡邏機,並在其前方拋撒電子幹擾彈迫使其返回。無獨有偶,日本***同社也援引多名日本官員的消息稱,美國駐日本軍隊曾出動大批軍機,在東海海域進行了為期約壹周的示威行動,但遭到我國空軍的強硬警告。日媒甚至在報道中表示,當美國軍機試圖進壹步接近東海西側時,遭我方戰鬥機警告稱:“如果挑釁,將遭反擊”。

我國輿論對攔截外國戰機的效果,並不是很滿意。壹方面,有2001年殲-8B攔截美軍E-3P偵察機的慘痛案例在前,成為大眾久久無法忘懷的痛。另壹方面,外國軍機,尤其是美國海空軍偵察機,在我國周圍空域的活動頻率很高,但似乎壹直沒有遭到強硬攔截,頗有壹種肆無忌憚的意味。而事實上,對外國軍機的攔截,壹直是我國海空軍長期堅持的維權行動,不僅次數很多而且基本都成功實現驅離,只不過由於這方面的事務比較敏感,官方宣傳得也很謹慎,因此不太為人所知。當我們翻開過往,將披露出來的有限事件聯系起來,就會發現這壹切其實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國海軍壹架P-3反潛機和壹架P-8巡邏機,抵近我海南島東南方向約220千米處進行偵察,我海軍陸基航空兵壹架殲-11BH戰鬥機迅速前往攔截。

按照事後美國海軍官員的說法,殲-11BH距離美軍P-8只有約20英尺(約15.3米),並且在警告P-8未果後,殲-11BH還以非常經典的桶滾動作,向P-8展示了機腹下掛載的空空導彈。這種冷戰時期蘇聯應對美國軍機的激烈攔截動作,令美國海軍非常驚訝,也成為我國空軍在攔截外國軍機行動中的重要轉折點。

美軍之所以對殲-11BH的攔截動作感到意外,壹方面,是因為不足20米的桶滾攔截確實非常危險,稍有不慎就是機毀人亡。而殲-11BH胸有成竹地攔截,當然是建立在我國海空軍部隊大規模裝備新型戰鬥機,並且飛行員訓練水平和戰術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礎上。另壹方面,在攔截事件前,美軍飛機在我國周圍空域的活動,並沒有遭遇強度太大的阻攔,突如其來的殲-11BH滾筒攔截,令美軍驚詫、驚恐。當然,這也是之前與蘇軍糾纏數十年的美國軍隊,對危險臨近的天然警惕,而最終事實證明,美軍的預感是對的。

2015年4月,我國海軍殲-11BH戰鬥機,又壹次成功驅離美軍P-8巡邏機,並且再壹次以滾筒動作攔截。2017年2月8日,美軍壹架偵察機,迫近我軍正在黃巖島上空執行任務的軍機,我方護航的壹架戰鬥機予以驅離。根據路透社隨後的報道,當時我軍戰鬥機與美方軍機的最近距離僅有305米。2017年5月17日,美國空軍壹架WC-130“不死鳳凰”輻射偵測機在東海上空活動時,被我國空軍2架蘇-30MKK戰鬥機驅離。按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第二天援引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空軍的消息,我軍蘇-30MKK與美軍WC-130的最近距離只有約150英尺(約46米),並且其中壹架蘇-30MKK又壹次在WC-130機前作出了桶滾攔截動作。

2017年7月23日,美國海軍壹架EP-3型偵察機抵達東海,我國空軍2架殲-10戰鬥機前往攔截,最終迫使美軍EP-3作出危險規避動作返回,雙方的最近距離只有約91米。

這是殲-10第壹次被公開的參與攔截外國軍機的行動,表明當時海空軍裝備的主力戰鬥機型號都曾參與攔截,整個行動的規模和深度遠遠超過外界想象。在此之後,海空軍不僅繼續保持高頻次的對外攔截行動,而且在東海上空主動出擊,前往爭議區域巡邏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這也導致日本軍機不堪重壓。2021年3月,日本空中自衛隊發表公告,正式放棄對每壹架外國軍機都起飛攔截的原則。壹般認為,日本空自數量有限的F-15J機隊,在與我國海空軍戰鬥機的對峙中消耗過大,高頻度起降不僅令飛行員難以承受,而且戰機剩余使用壽命也無力支撐。

從時間上說,美軍偵察/巡邏機從2014年開始遭遇中方攔截,並不是壹個巧合。實際上,自2008年開始量產的殲-11B戰鬥機,終於在2012年徹底解決了國產渦扇-10性能不夠成熟的問題,又經過約兩年的磨合後,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已經真正將殲-11B/殲-11BH運用嫻熟,這才有了大展身手、靈活機動采用桶滾動作攔截美軍機的壹個個案例。更重要的是,殲-11B僅僅是國產戰鬥機騰飛的開始,隨著殲-10B、殲-10C、殲-16等更新型戰鬥機的陸續服役,以及規模的迅速增加,海空軍對外國軍機的攔截強度和範圍都快速上升,這些行動也進壹步放大了空中優勢,才有了頻頻近距攔截美軍,並迫使日本自衛隊放棄原有規則的現狀。

在多次攔截行動中出現的桶滾動作,這就涉及到另壹個領域——攔截他國軍機的規則。壹般來說,攔截行動主要分為通信警告、戰機示警、攔截動作展示和警告射擊這4個步驟。首先,攔截方會通過空中預警機、地面雷達、前沿巡邏戰鬥機,發現空中的異常情況,然後會根據獲得的具體飛行數據,判別進入防空識別區的異常來客具體情況。

尤其是我國周邊空域(特別是東海)存在大量民用飛行器,必須在排除正常的民用航空活動後,才能正式進入攔截步驟。換句話說,在發現異常情況並且確認不是已報備的民用飛行器後,先由地面空管在航空公***頻道發出警告,要求對方通報身份和目的。只有對方並未應答,而且型號特征持續異常,才會通報壹線部隊派出戰鬥機抵近觀察。

“抵近觀察”4個字聽起來非常簡單,但實際上由於戰鬥機和來犯飛機都以高速飛行,再加上還需避開在附近空域正常活動的民用飛機,因此,戰鬥機往往要在地面戰術部門精確計算出的接觸點進行攔截。這時,戰鬥機會在已目視確認目標的情況下,通過機載無線電要求對方離開,這就是攔截的第壹個階段——通信警告。當然,如果真的是不懷好意的偵查機,那麽它壹般都不會離開,因此,攔截的第二個階段——戰機示警,才是成功率最高的攔截動作。具體來說,戰鬥機會飛到對方偵察機機頭上方任意壹側(如果是夜間攔截的話,還需要打開示航燈),確保對方看到自己蹤跡,然後知難而退。

在這兩個階段,尤其是第二個階段驅離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畢竟偵查行動壹旦擺在明面上,也就缺乏偵查的意義了,而且偵查機也不具備正面對抗的實力。

不過有的時候,偵察機就是想嘗試進壹步逼近,以測試防禦方的戰鬥力,這時攔截就進入第三階段——攔截動作展示。作為攔截動作展示階段的典型動作,桶滾動作主要是指,戰鬥機從對手前方快速翻滾轉移到中部,不僅可以展示自己掛載的空空導彈等機載武器,而且在上方翻滾能給對方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迫使對方離開。如果偵查機仍然沒有返回的跡象,那麽壹般會升級成擠壓戰術,也就是飛到偵察機上方靠前位置,然後打開降落指示燈並緩緩降低高度。受戰鬥機尾流影響,偵察機壹般只能降低高度以避免碰撞或顛簸,最終不得不撤回。

由於這壹階段的危險性極大,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碰撞事故,因此往往會被惱羞成怒地對手公開,我軍戰機“桶滾動作”也就反復出現在外媒報道中。

不過,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對手偵察機還會繼續堅持,這就只能進入最後壹個階段——警告射擊。具體來說,就是以戰鬥機雷達照射被攔截飛機,後者的電子告警系統也隨即自動開啟報警,在壹片警告聲和警示信號燈閃爍的光芒中,飛行員的心理壓力將達到頂點(因為這意味著隨時會被無法掙紮的擊落)。事實上,早年我國戰鬥機在東海上空攔截日本空自F-15J時,就曾使用過雷達照射的動作,而F-15J也隨即逃逸擺脫照射並釋放電子幹擾彈脫離。

事實上,雷達照射已經是和平階段的最後手段,我國海空軍在多年的攔截行動中,從沒有逾越過這道界限。而上壹次大國間出現更進壹步的接觸——戰鬥機向被攔截飛機前方約幾百米位置開炮,還是在美蘇冷戰最激烈的時期。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所有警告和攔截手段都失效,並且對方仍然繼續入侵領空,才會將其開炮擊落。

幸運的是,這種會將將雙方逼向戰爭邊緣的情況,並沒有在大國之間發生過。在美蘇雙方的攔截與反攔截行動中,最危險也是最知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蘇軍蘇-27戰鬥機於1987年,在巴倫支海使用垂尾將北約P-3B機翼生生切斷,引發全球大嘩。

隨著我國海空軍部隊的裝備和訓練水平提升,早期美軍偵察機經常出沒的區域,實際上已經被我軍控制,美軍試圖繼續堅持,但經過2017年的幾次近距攔截後被驅逐,實際上美軍已默認並選擇後退。在通常情況下,很多接觸采用了並不激烈的攔截模式,美國偵察機越來越多地使用民航呼號做掩護,試圖渾水摸魚或者拖延時間。大批殲-20隱身戰鬥機服役並形成戰鬥力,我國空軍的控制區域也隨之進壹步向外延伸,澳大利亞、日本軍機被攔截,美軍出動大批軍機試圖在東海反撲被成功驅離,已經證明了新壹輪交手的勝利者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