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小知識
壹、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二、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地震的時候,關火的機會有三次
第1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的小的晃動之時:在感知小的晃動的瞬間,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關火!”,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
第2次機會 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在發生大的晃動時去關火,放在煤氣爐、取暖爐上面的水壺等滑落下來,那是很危險的。大的晃動停息後去關火。
第3次機會 在著火之後:即便發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三、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四、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裏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五、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註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築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六、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
七、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域禁止行駛
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註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八、務必註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九、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十、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地震到來時在各種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1、震前應做好哪些應急準備工作?
經常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區,特別是政府正式發布了地震預報的地區,每個家庭都要認真做好應付地震的準備工作。
1、家庭成員平時要熟悉地震知識,掌握基本的地震方法,震前震後都不要聽信和傳播謠言。2、發布臨震預報後,庭應準備好食物、水、手電筒、毛巾、簡便衣物、塑料布和簡易帳篷、收音機、呼叫機等,對煤氣、電閘等做好關閉的應急準備。3、易燃易爆、劇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內,要妥善安置。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4、房屋正門、樓道、走廊內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5、發布臨震預報後,家庭成員都要聽從當地政府的指揮,按指定路線和地點疏散。
2、地震時,人員疏散應避開哪些地方?
高大建築物、窄小胡同、高壓線、變壓器、陡山坡、河岸邊。
3、地震發生時,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a. 如果妳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如寫字臺、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註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b. 如果妳在教室裏,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壹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c. 如果妳在影劇院、體育場或飯店,要迅速抱頭臥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臺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觀眾可迅速跑出門外或體育場場內。d. 如果妳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築、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建築、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院所。地震停下後,為防止余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築物內。e. 如果妳在百貨商場,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盡量避開玻璃櫃。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f. 如果妳在工廠的車間裏,應就近蹲在大型機床和設備旁邊,但要註意離開電源、氣源、火源等危險地點。g. 如果妳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註意行李掉下來傷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住後腦,並擡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後,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h. 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應迅速把明火滅掉。
4、如何正確應付地震時的特殊危險?
當遇到燃氣泄漏時,可用濕毛巾或濕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開關電器,註意防止金屬物體之間的撞擊。當遇到火災時,要趴在地下,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轉移到安全地帶。當遇到有毒氣體泄漏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風方向跑到上風地帶。
5、地震發生後應當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築物壓埋的人,只要神誌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a. 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築物進壹步倒塌造成的傷害。b. 盡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c.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壹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d.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采取脫險行動。e.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f. 壹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g. 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墻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的有人時,再呼救。
6、地震發生後應當遵循哪些互救原則?
互救是指已經脫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a. 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後少"。b. 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也就是"先近後遠"。c. 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也就是"先易後難"。
d. 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也就是"先輕後重"。e. 如果有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
7、地震發生後如何尋找尋被壓埋的人?
利用救助犬和測定微量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對遇險者定位。但為了搶救時間,也可以用簡易的方法找尋被壓埋的生存者。壹是問,向了解情況的生存者詢問,了解什麽人住在哪些建築內,震時是否外出,有什麽生活習慣等,從中尋找可靠的線索。二是看,觀察廢墟疊壓的情況,特別是住有人的部位是否有生存空間;也要觀察廢墟中有沒有人爬動的痕跡或血跡。三是聽,傾聽存活人員的動靜。聽的方法是:要臥地貼耳細聽;利用夜間安靜時聽;壹邊敲打(或吹哨)壹邊聽。有時妳敲他也敲,內外就聯系上了。四是分析,分析倒塌建築原來的結構、用處、材料、層次、倒塌狀況,判斷被壓埋人員的生存情況。
8、在救援過程中如何科學挖掘被埋壓人員?
挖掘時要註意保護好支撐物,清除壓埋阻擋物,保證壓埋者生存空間。在使用挖掘機械時要十分謹慎,越是接近壓埋者,越應多采用手工操作。a. 沒有起吊工具無法救出時,可以送流汁食物維持生命,並做好記號,等待援助,切不可蠻幹。b. 救人時,應先確定壓埋者頭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頭部充分暴露,並清除口、鼻腔內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然後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c. 要妥善加強壓埋者上方的支撐,防止營救過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d. 壓埋者不能自行出來時,要仔細詢問和觀察,確定傷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損傷。e. 對於脊椎損傷者,挖掘時要避免加重損傷。在轉送搬運時,不能扶著走,不能用軟擔架,更不能用壹人抱胸、壹人擡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個人扶托傷員的頭、背、臀、腿、,平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用布帶固定後搬運。f. 遇到四肢骨折、關節損傷的壓埋者,應就地取材,用木棍、樹枝、硬紙板等實施夾板固定。固定時應顯露傷肢末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情況。g. 搬運呼吸困難的傷員時,應采用俯臥位,並將頭部轉向壹側,以免引起窒息。
9、地震發生後如何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1)搞好衛生防疫的重要性。在地震發生後,由於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汙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屍體腐爛變臭,極易引發壹些傳染病並迅速蔓延。歷史上就有"大災後必有大疫"的說法。因此,在震後救災工作中,認真搞好衛生防疫非常重要。(2)把好"病從口入"關。夏秋季節,痢疾、腸炎、肝炎、傷寒等傳染病很容易發生和流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衛生、食品衛生,管理好垃圾、糞便。 a. 飲用水源要設專人保護,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飲水時,最好先進行凈化、消毒;要創造條件喝開水。b. 搞好食品衛生很重要。要派專人對救災食品的儲存、運輸和分發進行監督;救災食品、挖掘出的食品應檢驗合格後再食用。對機關食堂、營業性飲食店要加強檢查和監督,督促做好防蠅、餐具消毒等工作。c. 管好廁所和垃圾。震後因廁所倒塌,人們大小便無固定地點;垃圾與廢墟分不清,蚊蠅孳生嚴重。所以震後應有計劃地修建簡易防蠅廁所,固定地點堆放垃圾,並組織清潔隊按時清掏,運到指定地點統壹處理。(3)消滅蚊蠅。蚊蠅是乙型腦炎、痢疾等傳染病的傳播者。消滅蚊蠅,不僅要大範圍噴灑藥物,還要利用汽車在街道噴藥,用噴霧器在室內噴藥,不給蚊蠅留下孳生的場所。在有瘧疾發生的地區,要特別註意防蚊。晚上睡覺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發現病人突然發高熱、頭痛、嘔吐、脖子發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腦炎,趕快找醫生診治。(4)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地震災區的每壹位公民,在抗震救災期間,都應力求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註意身體健康,加強身體鍛煉。應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註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氣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老人和兒童要特別註意防止肺炎。冬季應註意頭部和手、腳的保暖,防止凍瘡;夏季要準備些涼開水,吃壹些鹹菜,補充體內因大量出汗而損失鹽分和水分,預防中暑。
180回答者: lzh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