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芬蘭華裔科學家張霞昌:柔性紙電池技術發明者

芬蘭華裔科學家張霞昌:柔性紙電池技術發明者

這壹發明在此後不久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6年八大最佳創新技術之壹。張霞昌本人也於2007年榮獲“2006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09年秋,他又憑借其“薄型柔性紙電池在中國的應用和市場開發”項目,獲得2009中國科技創業計劃大賽“創業精英獎”。

張霞昌祖籍寧波,出生於上海的壹個普通工人家庭。1980年,他考入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後留校工作。為在事業上獲得更好發展,張霞昌於1989年自費赴芬蘭留學,在赫爾辛基理工大學攻讀化工博士學位,研究生物燃料電池。在此期間,他勤奮攻 讀,立下了“求學期間四不原則”,即“不下館子,不買衣服,不參加無意義聚會,不參與休閑娛樂”。他每天的學習時間通常超過10小時。

獲得博士學位後,張霞昌留校繼續從事生物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究。為推廣生物燃料電池,張霞昌和他的芬蘭同事於2002 年創辦了Enfucell電池公司,並擔任首席技術官。生物燃料電池雖然先進環保,但由於這種電池產生的電壓較低,造價較貴,市場前景並不樂觀。張霞昌和 他的團隊果斷調整方向,開始研發更便宜、更有市場前景的柔性紙電池。

為解決研究經費問題,張霞昌壹邊以學者和首席技術官的身份搞研究,壹邊以芬蘭Enfucell電池公司合夥人的身份 想方設法吸納資金。他就像拓荒牛那樣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腳踏實地,執著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說:“對於我來講,做任何事情都希望有種成就感,只要堅持下去就 會成功。”2005年至2006年,Enfucell電池公司先後從芬蘭政府獲得幾十萬歐元的資助和風險基金,使柔性紙電池的研發工作得以成功。

張霞昌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這種新型紙質電池可作為化妝品、智能卡、音樂賀卡、人體表皮藥物滲透膜、紙上 LED、電子紙、雙穩非易失性顯示器、傳感器和射頻識別標簽等的工作電源。與普通的紐扣電池相比,紙質電池成本極低,材料環保,可作為日用垃圾處理。同 時,紙質電池價格也十分便宜,雖然這種電池的放電時間不夠長,目前還不能用於數碼相機、手電筒或手表中,但它可用於目前應用最廣的“射頻識別” (RFID),俗稱電子標簽。

張霞昌說:“設想壹下,在超市裏,顧客只需將挑選的幾十種不同的袋裝食品和其他物品放在手推車裏推到收款臺旁,每種物品包裝上的電子標簽都會對閱讀器發出信號,顧客付款後即可走人,無需工作人員,且防竊率是百分之百。”

談到從學者到企業家的角色轉換時,張霞昌感慨地說:“這個轉換對我來說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我自己目前還處於學習和 完善的過程中。我們公司的起點比較高,目標是成為國際化的大公司。需要學習的新東西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2006年初,公司開始了從研究開發到商業開 發的轉變。我既要負責研發,又要參與公司管理。由於紙電池是高科技產品,在推廣的時候,我還得提供技術支持。”此外,他還要為公司的資金來源操心,有時真 恨不得能生出三頭六臂。即便如此,張霞昌仍樂在其中,因為他對公司和紙電池的前景充滿信心。

Enfucell電池公司研發的紙質電池目前正處在商業開發階段,也就是產品從研發到推廣應用的過渡階段。張霞昌向 記者介紹:“我們目前要做的主要是兩件事,壹是建立大規模生產,二是柔性紙電池與其他應用型產品的集成”。他說:“目前我們正著手開發和優化生產線,為下 壹步的大規模生產做準備。壹旦市場有需求,我們可以立即投入生產。另外,我們這種產品不會在市場上單獨出現,它必須和其他應用型產品整合在壹起,做成集成 塊,才能推廣到市場。我們已經同壹些應用領域的大公司進行了合作,***同開發產品。但這僅僅是開始,這方面的工作還在繼續。”

為此,Enfucell電池公司已開始在全世界尋找風險投資,這其中也包括中國。張霞昌還計劃把業務重心轉向中國,希望在不遠的未來,人們可以在市場上看到他們研發的產品。

經過近10年的商海磨礪,張霞昌不僅善於搞科研,也精於經商。如今在芬蘭的公司已經能批量生產紙電池,並有壹定的銷售量。但張霞昌還是希望自己的事業能回到中國來。

2009年9月,張霞昌榮獲由中國浙江省寧波市政府與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國家科技風險開發事業中心聯合 舉辦的2009中國科技創業計劃大賽“創業精英獎”。家鄉寧波市政府以百萬元重獎“創業精英”張霞昌,這更堅定了他回中國創業的決心。他表示:“這次來參 加創業大賽是壹次契機。我們肯定會在寧波成立壹個公司來生產銷售紙電池。” (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