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神鳥金箔”有何非凡的寓意?
2001年2月25日,在成都金沙遺址考古工地上,壹位考古學家發現壹塊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直徑約10厘米的小泥塊,出於專業本能反應,他撿起泥塊並壹點點剝落泥土,原來是壹塊掩埋在地下的金箔。
金箔已被揉作壹團,難以辨認原來的器型,考古學家將這塊面目全非的金箔交給文物保護人員仔細清理、浸泡之後,所有人都震驚了,這塊金箔就是如今被收藏在四川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太陽神鳥金箔。
經專家們研究推測:這塊太陽神鳥金箔有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古蜀人是世界上最早開采並使用黃金的古老部落之壹,如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金杖、金璋、金虎、金魚、金葉飾等黃金器物,都是古蜀人高超的黃金加工技藝體現。
這塊太陽神鳥金箔,含金量高達94.2%,制作工藝精良,內外兩層圖案皆縷空而成,內層是等距分布的12芒太陽紋,外層是由4只朝同壹方向飛行的神鳥首尾相接組合而成。
如果人的眼睛壹直盯著太陽神鳥,就可以通過前後移動看到太陽神鳥在旋轉,這樣的造型讓人聯想到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太陽與神鳥,因而考古學家將這塊金箔命名為“太陽神鳥金箔”。
太陽神鳥金箔,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達20克。外形呈圓形,大小和茶碟相當,看起來十分豐滿規整,精美傳神的圖案展示了制作工藝的高超莫測。
太陽神鳥金箔大概是商晚期鑄造的,繪制上面的神奇圖案與絕妙的表現手法,在四川乃至全國都是前所未有的考古發現。太陽神鳥用簡練的圖像語言,記述商周蜀人對太陽極為崇拜的習俗,為了解古蜀人精神觀念及祭祀活動提供重要信息。
這塊金箔內層向四周噴射的12道光芒的太陽圖案,象征光明、生命和永恒,4只繞著太陽飛翔的神鳥,寓意周而復始和生生不息,說明當時古蜀人已掌握歲、時、月的概念和其形成的原因。
比如,金箔內層12道光芒與外層4只鳥,12和4都是古文化常用的數字。研究學者認為,金箔12道芒紋圖案意味著壹年之中的12個月;4只神鳥象征著春、夏、秋、冬,神鳥首尾相接向著同壹方向飛翔,代表著四季輪回;而完整的圖案則寓意民族團結、和諧包容。
太陽神鳥金箔是古蜀人崇拜太陽的物證,也是熟識自然規律的直接體現,還體現了他們哲學宗教思想、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代表古蜀人黃金制作工藝的輝煌成就。
2013年,太陽神鳥金箔被考古學家評為9大鎮國之寶,也被列為禁止出境的文物之壹。如今我們去博物館,仍有大批遊客圍觀這塊神奇不凡的金箔。
因離金沙博物館幾分鐘路程,有幸得以時常觀瞻太陽神鳥金箔,誠懇祈求太陽神鳥永世庇佑這塊生活的土地,讓子孫後代永久銘記那段輝煌的歷史。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