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二戰時,希特勒為什麽沒有攻打中國?

二戰時,希特勒為什麽沒有攻打中國?

上世紀20—30年代初,中國與德國曾度過了壹段“蜜月”時期,雙方的軍火交易、經濟貿易不斷擴大,中德官方、民間均有較為頻繁的交往。

1933年,希特勒上臺之後,在國內致力於“鑄造刀劍”準備發動戰爭,其對外政策,旨在“保護鑄造刀劍的工作並尋求戰友”,就是說以外交活動掩飾備戰。為了擴大德國在遠東的勢力與影響,並為其戰備經濟的需要,德國利用了之前與中國建立的良好關系,加強與中國在各方面的合作,同時企圖對中國施加影響,盡量不使它靠攏蘇聯。

當時,中國是壹個資源豐富而實力弱小的大國。希特勒正是看到這壹點,認為中國既有利可圖又容易駕馭,特別是中國當權者對德國屢表親善,在軍事上、工業上於德國有所依賴,所以德國政府把中國當成其遠東棋盤上壹個值得重視也易於調動的棋子。

在遠東,希特勒對日本和中國各有打算:對日政策旨在擺脫德國外交上的孤立,尋求盟友;對華政策則為德國的擴軍備戰謀求實利(這裏主要是指獲得軍備原料)。所以,在遠東沖突中,德國保持中立,有時對中國抱同情態度。在維持同南京政府關系的同時,德國力圖不直接卷入中國內爭的漩渦。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簽訂反***產國際協定後,仍對同中國進行軍事、經濟合作抱有較大興趣,除因為急需中國的戰略原料和農產品外,還由於德國政府壹些人認為《反***產國際協定》表明德國偏向日本,使中國對德國產生了疑慮,為在中日之間保持平衡外交,必須對中國進行“補償”,而且德國始終願意同中國做生意。

希特勒雖然決意結盟日本,但在中日爭端尚未白熱化,還有回旋余地的情況下,也不願放棄德國在華的經濟利益。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從根本上影響了中德關系的發展。但德國基於經濟利益和戰略上的考慮,繼續在中日之間采取中立政策,中德關系暫時得以維持。

德國對七七事變采取中立態度,主要因為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

第壹,德國不贊成中日沖突升級,擔心日本陷入侵華泥潭,減少日本牽制蘇聯的戰略作用。

第二,德日在政治上結盟,德國不會得罪日本,但它不願放棄中國,喪失在華的經濟和軍事利益;也不願因支持日本,過早地同英美國家發生沖實。

第三,德國認為“七七事變”只是地方性事件,7月13日,狄克遜在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中認為日本的策略是“把事件局限在華北”。

既然中日沖突是地方性事件,德國還沒有到在中日之間二者必擇其壹的時候,沒有必要立即同日本綁在同壹輛戰車上。

第四,德日在勢力範圍的劃分上存在著矛盾。希特勒擔心,如果日本獨占中國,將會為日後日本乘德國在歐洲與英法鏖戰之機,奪取這些國家在亞洲的殖民地創造條件。

八壹三事變後,德國認識到中日沖突已不再是“地方性事件”,因而對中國態度又發生了變化。德國政府內分成兩派,壹派以戈林和宣傳部長戈培爾為首,主張拉攏日、意,對抗美、英、法、蘇;另壹派以布隆白、牛賴特和沙赫特為首,認為德國對抗英、美、法、蘇,挑起世界大戰的時機還未成熟,親日、意是危險的,主張在中日戰爭中仍需保持中立。後者暫居優勢,德國因此繼續維持中立原則。

但德國的遠東政策遭到日本的反對。日本對德國在七七事變後仍向中國輸送軍火大為不滿,多次同德國政府交涉,並以退出《反***產國際協定》相要挾。德國也擔心中日戰爭消耗了日本的軍事實力,會削弱對抗蘇聯的力量,如果中國倒向蘇聯,將增加德國稱霸世界的阻力。

更為重要的是,德國擔心中日戰爭升級會破壞德國的世界戰略。日本鯨吞中國,必然觸及英國在華利益,日、英沖突不可避免。而德國同日本在政治上已結盟,日、英沖突必然會導致德、英關系的惡化。這些因素構成了德國調停中日沖突的內在動因。在中日沖突加劇的情況下,德國希望促成中日雙方停戰,以實現它在遠東的戰略意圖。“陶德曼調停”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在調停過程中,德國在中日之間仍堅持傳統的中立政策,向雙方施加壓力,要求停戰談判。同時,德國仍暗地裏同中國做軍火生意,德國軍事顧問也仍在中國抗日前線。這種政策直到1938年初才發生根本變化。

1938年初,希特勒準備立即進攻中歐,吞並奧、捷,提前實施稱霸世界的戰略計劃。希特勒對德國政府進行大改組,改組後的德國政府迅速調整對華政策,2月承認偽滿洲國,3月停止招收中國軍事學員,5月停運軍火,7月召回駐華軍事顧問。中國向德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中德關系急驟惡化。

德國改變對華政策,急欲結成新的德日聯盟以對抗英、法,卻未能如願。日本統治集團在侵華戰略指導思想上存在嚴重分歧,直接進行侵華戰爭的陸軍將領為擺脫日本在國際上的孤立局面,對同德國合作持積極態度;而外務省和海軍將領則擔心同德國結盟,會使日本過早地公開與西方國家為敵。

1938年8月,日本外務省和陸海軍部各自向駐德大使和陸海軍武官下達了不同的指令,致使日方在談判時沒有壹致的方案,日德談判無法順利進行,結盟問題也就擱置起來。

德國在同日本談判受挫的情況下,鑒於侵略奧地利、捷克導致歐洲上空戰雲密布,為應付即將到來的大戰,加緊儲藏戰略原料,又把目光轉向中國。中國經過壹年時間的對日作戰,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彈藥,急待補充,也願意就軍火交易同德國接觸。

1938年10月4日,孔祥熙同德國代表佛德博士、普萊上校在重慶簽訂貨物互換及貸款合同,期限壹年,系“貿易”性質。德國向中國提供1億馬克貸款;中國每月供給德國價值800萬馬克的原料,在德國的中國海軍軍官可以繼續受訓。

但此後,情況急轉直下。在日本的再三要求下,德國從中國召回了軍事顧問團,德國的對華貿易也在日本的催促下迅速中止。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希望日本進攻蘇聯,7月1日宣布承認汪偽政權。2日,中國宣布同德國斷交。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對德宣戰。此時,德國在歐洲戰場已陷入泥潭,更別說調兵進攻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