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冠軍故事
事業、家庭不可能兩者兼顧,冼東妹第壹件事情是給5個月的女兒斷奶,隨後僅用了壹個月的時間,將體重恢復至比賽標準,並在全國賽壹舉奪魁。年底舉行的團體世錦賽上兩度出戰,力助中國隊登頂,此後相繼奪得2008法國超A級賽和匈牙利A級賽冠軍,國內最後壹站選拔賽“壹本”扳倒之前排名第壹的李營,奧運積分躍升為該級別第壹位並將52公斤級奧運入場券收入囊中。
冼東妹說,自己能重新站在奧運會賽場上關鍵因素在於心態,放平和了自然也就輕松了很多。同時她還對自己的領導表達了謝意,從復出、訓練到每壹場比賽,領導從未給過她壓力,正因為這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她才有了沖擊的柔韌度。
為了備戰北京奧運會,冼東妹只能把對家人的思念放在心裏,偶爾通過電腦聽壹聽女兒牙牙學語,啞啞學語,盡管聽不懂卻充滿了喜悅,“壹路走來我最應該感謝的人就是我的老公,他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提起丈夫和家人,冼東妹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4年後的北京,冼東妹憑借自己的堅持、毅力和實力,延續了在雅典奧運會的輝煌。此前,冼東妹曾表示,為了圓奧運衛冕夢,除了要感謝很多人外,覺得最對不起的就是她的女兒,相信這枚北京奧運會金牌,將是冼東妹送給女兒最好的禮物。
陳燮霞在番禺欖核鎮大坳村陳燮霞的家,她的父親激動地叫喊“細妹(陳燮霞的小名),加油啊!”陳燮霞8歲就能拉動幾百斤的大板車,力氣很大,這種天賦讓她輕易地被挑進番禺業余體校。
陳細泉對本網記者說:“如果沒練舉重,細妹壹輩子也出不了這個村子。她已經三年沒有回家了,現在她媽就盼著她早點回家。”
今年5月,陳細泉曾說起過陳燮霞舉重的故事。小學四年級,阿霞被啟蒙教練黎炳明挑選到體校練舉重,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農村的陳家,並不知道這是壹項什麽運動。後來看到舉重運動員們各個膀大腰圓,在陳細泉的心裏,唯壹的女兒要長得亭亭玉立,他擔心得把陳燮霞從體校領了回來,後來經過教練的解釋,他才認識到練小級別的阿霞,在體型上不會有太多改變,這才放下心來。
1999年,陳燮霞成績優異入選八壹隊,此後便留在了北京。九年來她回家僅僅三趟,在家的時間加起來不足1個月。最近壹次與家人見面已是兩年前。父親還清晰的記得那次情景:陳燮霞壹身輕便的運動服,在500米外的村委會辦公室中,由於離家多年,那時村裏已經沒多少人認得她。
陳家門口栽種多年的龍眼樹已經是碩果累累,此前陳燮霞的父母壹直舍不得采摘。當“細妹”如願奪得女舉48公斤總成績冠軍之後,陳家父母興奮地采摘下樹上的果實並且分發給現場的所有嘉賓品嘗。
“陳燮霞12歲開始進入偉倫體校訓練。”鐘成燦是偉倫體校的壹位教練,在陳燮霞12歲進入體校接受正規訓練後,壹直帶她到進入八壹隊。
“女子舉重運動員的運動高峰期是在19-20歲,陳燮霞壹直堅持到今天,把奧運冠軍捧回了家,實在不容易。十幾年來,她壹直都很努力,很能吃苦,堅持不懈。”
“我壹直覺得這個孩子特別能吃苦,領悟力很強。身體素質、動作速度、技術都不錯,心理意誌都很穩定。但以前在省賽時,陳燮霞的成績並不突出,2002年7月份還曾經想過放棄自己的舉重生涯。”
龐偉
學習成績壹直不錯,初中到了回民中學。龐偉的姑姑龐艷春介紹說,龐偉小時候愛玩槍是出了名的,家裏邊像武器庫壹樣堆滿了各種“槍支”,電視裏那些打打殺殺的槍戰片也對他有壹定的影響。“可以說,龐偉跟槍就跟有緣壹樣。”
2000年,龐偉14歲了。9月份的壹天,壹個街坊對龐偉說:“妳這麽愛玩槍,幹脆去練習射擊得了。”這個提議委實讓正龐偉興奮莫名,玩具槍尚如此好玩且威風,況真槍乎?家長見狀,通過壹個叫霍紅艷的教練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點業余體育學校射擊中心的張廣偉教練。“既然孩子喜歡,就讓他練練唄。”當然,也只是“練練”而已,當龐偉在射擊上花去大量心思後,直線下降的學習成績也讓父母很是不安。與大多數家長觀念相仿,龐偉的父親龐彥宏、母親蔡東芳還是希望這個聽話的孩子走壹條穩妥的道路。“龐偉這個孩子非常聽話。眼看著自己剛剛摸到打槍的門道就要離開,雖然嘴上不說什麽,可大人還是能看出來他是不願意的。”龐偉姑姑龐艷春就這麽壹個侄兒,也見證了當年的艱難抉擇。
之所以是艱難抉擇,是因為在壹般人眼中,學業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願放棄進入這條道的人任何壹點可能。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在興趣和學業之間,到底該如何取舍呢?張廣偉教練找來了,對龐偉的父母表達了這樣壹層意思:對別的孩子,不練也就不練了,我不說什麽,但是對龐偉,不讓他練射擊才是誤人子弟。教練撂下的這句話對龐偉父母觸動很大,也改變了他們對“誤人子弟”的看法。
2000年,龐偉14歲了。9月份的壹天,壹個街坊對龐偉說:“妳這麽愛玩槍,幹脆去練習射擊得了。”這個提議委實讓正龐偉興奮莫名,玩具槍尚如此好玩且威風,況真槍乎?家長見狀,通過壹個叫霍紅艷的教練找到了保定市第二重點業余體育學校射擊中心的張廣偉教練。“既然孩子喜歡,就讓他練練唄。”當然,也只是“練練”而已,當龐偉在射擊上花去大量心思後,直線下降的學習成績也讓父母很是不安。與大多數家長觀念相仿,龐偉的父親龐彥宏、母親蔡東芳還是希望這個聽話的孩子走壹條穩妥的道路。“龐偉這個孩子非常聽話。眼看著自己剛剛摸到打槍的門道就要離開,雖然嘴上不說什麽,可大人還是能看出來他是不願意的。”龐偉姑姑龐艷春就這麽壹個侄兒,也見證了當年的艱難抉擇。
之所以是艱難抉擇,是因為在壹般人眼中,學業有成才算人生的正途,所有人似乎都不願放棄進入這條道的人任何壹點可能。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在興趣和學業之間,到底該如何取舍呢?張廣偉教練找來了,對龐偉的父母表達了這樣壹層意思:對別的孩子,不練也就不練了,我不說什麽,但是對龐偉,不讓他練射擊才是誤人子弟。教練撂下的這句話對龐偉父母觸動很大,也改變了他們對“誤人子弟”的看法。
在爭奪奧運入場券的比賽中,龐偉在省隊時的教練張勝閣和多名教練全程陪同,為龐偉制作了詳盡的比賽計劃,做了大量工作,這次,龐偉能夠再次進入國家隊征戰奧運,與這些教練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龐偉是個幸運的孩子。早年,他遇到了張廣偉這樣慧眼識才的伯樂。到了省射擊隊,張勝閣教練與他是師徒,也是朋友,對他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壹代名將王義夫也是龐偉的貴人。在每壹個重要的人生階段,都有這麽好的教練帶龐偉。有了這些教練的精心安排,我們做家長的才會放心地把孩子交出去。”龐彥宏在電話裏對三位教練心存感激。
2000年9月,出於樂觀的預期,龐彥宏讓兒子選擇了退學的決定。回想起當年破釜沈舟的勇氣,再看到現在愛槍的兒子已經在與槍的耳鬢廝磨之間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龐彥宏笑得十分爽朗。同時,包括三位教練的很多人,連同龐偉自己都相信他會在射擊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他曾在壹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過,他的偶像是王義夫,他的理想是做這位奧運冠軍的接班人,北京才是冠軍之路的開始。
2006年,龐偉於克羅地亞舉行的薩格勒布世界錦標賽中與林忠仔和譚宗亮組合,並於男子團賽10米氣手槍的預賽壓倒俄羅斯,以首名姿態晉身決賽,最終贏得金牌。在之後進行的男子個人10米氣手槍決賽以683.3環奪得金牌。12月2日,他在2006年多哈亞運,他再次與林忠仔和譚宗亮組合參與男子團體10米氣手槍小項,在決賽中,他們以1744環以4環之差勝南韓,贏得中國於該屆亞運中的第6面金牌,當中,龐偉取得588環的成績。3日後的男子團體50米手槍小項決賽,龐偉與譚宗亮及徐坤以1682環贏得金牌,是龐於亞運中的第二次金牌。
郭文珺
1997年,13歲的郭文珺進入了西安市軍體校,舉起了心儀已久的手槍,但在最初的時候,她並沒有表現出超人的天賦。2003年城運會上,發揮欠佳的她僅打了個第九名,文珺頓時心灰意冷,再加上她的年齡也不適合再繼續打青少年比賽,隊裏就讓她先休息調整壹段時間。郭文珺在家裏沒呆多久,就出去打工了。在開元商場裏的壹個賣體育服裝的櫃臺,郭文珺找到了壹份售貨的工作。打工不易,對於從8歲起便壹直在隊裏過訓練生活的郭文珺來說更是如此。上班不能遲到,下班不能早退,對老板要言聽計從,對顧客還要賠上笑臉。艱辛的打工生活讓小郭感覺到——訓練雖然枯燥,但也是壹種幸福。
“真的放下了槍,才知道有多麽愛它。既然是真的熱愛射擊,那又為什麽要放棄呢?”這樣的念頭反復在郭文珺的腦海中回蕩。最終,度過近壹年的打工生涯後。在家人和恩師黃彥華的鼓勵下,郭文珺終於重新鼓起勇氣,再度舉起了心愛的手槍。
再度踏進市軍體校的射擊館,帶著“既然決定回來,就壹定要打出個名堂來!”的誓言,埋頭苦練的郭文珺,很快便顯示出了超人的射擊天賦。對此,當了她八年教練的黃彥華深有感觸。“這孩子不管從技術上還是比賽的狀態上,都很不錯,特別是心理素質上,自我控制特別好。各方面都是個練射擊的好苗子。”
2006年3月,剛剛入選國家隊不到半年,郭文珺便壹鳴驚人,壹舉奪得氣手槍團體金牌、個人銀牌,首次出國參賽就贏得滿堂彩。以至於王義夫竟然公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這孩子,就是壹塊射擊的料,她是壹百年才會出壹個的射擊天才。”
王總教練的眼光果然獨到。2008年8月10日,入選國家隊僅2年多,首次亮相奧運會的郭文珺,便在隊友任潔失手的不利情況下,時隔八年重新為中國奪回女子氣手槍金牌,也寫下了西安奧運歷史上壹頁輝煌的新篇章。 來源《西安晚報》
張湘祥
張湘祥從8年前悉尼奧運會男子舉重銅牌到北京奧運會的金牌,獎牌的色彩更加燦爛,王者回歸。每個奧運冠軍的背後都有著讓人動容的故事,張湘祥也是如此。 壹個只有25歲的老將,從17歲壹戰成名到後來因傷昏迷兩天兩夜,舉重到底給自己帶來了什麽?這個問題就這樣成為了張湘祥揮之不去的噩夢。好在,風雨過去見彩虹。因為熱愛,舉重帶給張湘祥的果然還是快樂。壹枚北京奧運會的金牌,這壹刻,張湘祥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
小頑童17歲成名
張湘祥從小就沒吃過苦,練舉重純粹是因為身體條件太好了。
張湘祥出生在福建龍巖,他的父親張雨和是做裝潢生意的,家境算是不錯。幸福的童年在歡笑中度過,張湘祥從小就顯示出了過人的力量。“八九歲的時候,他就能提得動平常只有大人才能提的壹桶水了,加上比較膽大調皮,因此從小就顯得活潑,像個小頑童。”張湘祥的母親黃玉曼說。
力氣這麽大,又調皮,得給他找個地方管起來。在啟蒙教練朱日平的執著下,本來很心不甘情不願的小張湘祥就這樣走上了舉重之路。從8歲進入龍巖少年體校練習舉重,12歲時張湘祥就被北京體育大學的謝勇教練選入北體大競技體校。1999年,張湘祥首次參加全國大賽壹鳴驚人,在全國舉重冠軍賽上獨攬56公斤級抓舉、挺舉和總成績3枚金牌。於是,他順理成章進入國家隊,並成為了國家舉重隊最年輕的選手。
壹年後,2000年9月16日,年僅17歲的張湘祥踏上了悉尼奧運會的賽場,他最終獲得男子56公斤級銅牌。壹戰成名,張湘祥成為了中國舉重史上最年輕的奧運獎牌得主。
少年英雄多磨難
悉尼奧運會歸來後,就在張湘祥的實力再次逐漸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時,壹個讓他至今都膽戰心驚的意外發生了。
2003年,張湘祥備戰雅典奧運會時在訓練中腰部受傷,醫生在為他打封閉時將藥水打到了他的腰椎裏,張湘祥立刻陷入了昏迷,而這壹昏迷就是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才有知覺,算是保住了命。”張湘祥回憶說,“醒了之後,恢復了壹段時間。但是心理那關是怎麽也過不去。”張湘祥對自己的前途產生了懷疑。
強勢回歸 再創輝煌
“舉重對我到底意味著什麽?隨著北京奧運會越來越近,我也越來越明白了。我熱愛舉重,我要在舉重臺上證明自己,這難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嗎?”張湘祥說。
就這樣,2006年,張湘祥重新出發。當年就獲得了全國冠軍賽62公斤級亞軍,2007年則拿到了全國錦標賽的冠軍。然後就是最關鍵的奧運選拔賽。今年4月在泉州舉行的選拔賽中,在自己的家鄉父老前,張湘祥用3個第壹宣告他的強勢回歸。
“現在的我和8年前已經不同了,這些年經歷了太多,而我也長大了。”張湘祥說。“北京奧運會之後,我也將有可能退役。”昨天比賽結束後,張湘祥這樣說,“如果離開舉重並不是我對舉重沒有感情,而是想知道自己除了舉重還能不能做得更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