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當年如果不拒絕菜鳥?快遞格局會怎樣?
我還依稀記得前幾年在壹篇某平臺的約稿中說過壹句話,未來的中國物流只會有三家,壹個是中國郵政、壹個是順豐、壹個是阿裏,那時的菜鳥網絡才剛剛成立。後來京東劉強東發表過類似觀點,只不過他加上了自家的京東物流。
事實上現在格局就是我說的這樣,中國郵政依靠著國字號實力依然在某些特殊領域保持堅挺,順豐依靠自己的優質服務依然統治者中國90%以上的高端物流市場,京東物流現在陷入困境就看能不能起死回生。
而四通壹達基本上已經成為了阿裏旗下菜鳥網絡的附庸,四通壹達基本上90%的業務都來自阿裏巴巴平臺,也就是說沒得選擇。在買家、平臺、賣家之間多出來壹個菜鳥網絡得有人養,那菜鳥網絡得吸血才能活著,那就只能是四通壹達的血。
當時菜鳥和順豐的爭端出來之後,雙方各執壹詞,順豐表示菜鳥網絡提出順豐要上傳順豐所有的物流數據到菜鳥平臺,這是順豐不能接受的。
畢竟順豐80%以上的業務都是自營的,只有20%不到的單量來自阿裏電商,很明顯順豐不想成為阿裏的砧上肉任阿裏巴巴宰割。順豐表示只會上傳來自阿裏電商的物流數據,畢竟順豐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自己的自營物流數據。
大家也都知道順豐掌握著90%以上的中國高端物流運輸 ,這壹點是阿裏巴巴所覬覦的,阿裏現在已經基本上完全控制了四通壹達,作為大股東阿裏自然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在順豐手裏搶下肉來,假設中國物流只剩下四通壹達,本質上就是阿裏壹家了,那麽最終想怎麽賺錢就怎麽賺錢。
當然阿裏巴巴也否定了這個說法,不過從各方面的動作來看,我傾向於相信順豐,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順豐能夠壹直以領軍者的形象出現,不至於出現阿裏進行行業壟斷。
順豐厲害的地方在哪裏?
用順豐快遞員的話說,妳看看順豐的底單和其他物流企業的底單,妳就知道順豐到底有多厲害,這壹個個底單背後是順豐長期建立起來的優質客戶關系鏈,也是最堅實的商業基礎。舉個例子買壹臺電腦的底單跟買幾只襪子的底單價值能壹樣嗎?
順豐搭建起來的強大陸空運輸網,順豐車隊是全行業最強,2018年投入了超過10000輛新能源物流車,至此順豐車隊的數量已經來到了超過25000輛。
在航空運輸方面順豐擁有了超過54架航空貨機也是國內最強,全球也是排得上名頭的。順豐總投資不低於610億元在湖北鄂州市建設壹個專業的航空物流機場,建成後將是全球第四個、亞洲第壹個專業的物流機場,將在2021年投入使用,這個地理位置可以說位於我國地理上中心地帶,說是物流版“九省通衢”壹點不為過。
順豐作為中國最頂級的物流企業,未來是可以向美國聯合包裹、聯邦快遞兩大物流巨頭挑戰的,要是真的被阿裏巴巴給控制了,那將是多麽悲哀。順豐敢於向阿裏叫板,壹來是順豐有這個底氣,二來是中國物流絕對不能被阿裏壟斷,否則最終吃虧的還是用戶。現在四通壹達的服務態度太差了,虛假簽收、丟件漏件的事情我自己都遇到了很多次,而且價格也有了上浮,順豐算是中國物流最後的底線了。
依稀記得前幾年在壹篇某平臺的約稿中說過壹句話,未來的中國物流只會有三家,壹個是中國郵政、壹個是順豐、壹個是阿裏,那時的菜鳥網絡才剛剛成立。後來京東劉強東發表過類似觀點,只不過他加上了自家的京東物流。而當年順豐和阿裏還發生過壹件事情,當時菜鳥和順豐的爭端出來之後,雙方各執壹詞,壹開始是阿裏發聲指責順豐突然襲擊,單方面關閉給菜鳥平臺(含淘寶、天貓)的數據接口。而順豐表示菜鳥網絡提出順豐要上傳順豐所有的物流數據到菜鳥平臺,這是順豐不能接受的。
畢竟順豐80%以上的業務都是自營的,只有20%不到的單量來自阿裏電商,很明顯順豐不想成為阿裏的砧上肉任阿裏巴巴宰割。順豐表示只會上傳來自阿裏電商的物流數據,畢竟順豐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自己的自營物流數據。順豐掌握的用戶數據是個實打實的“金礦”。阿裏想要獲取順豐的客戶信息數據,而順豐不願給,這雖然是雙方撕逼的表面理由,但也充分說明了這些數據的重要性。馬雲近年來壹直在說,阿裏巴巴現在和未來,會是壹個“數據公司”,並且反復在各種場合鼓吹未來會是“DT”時代(數據時代)。
尤其是順豐的客戶中,又是以各種相對高端的客戶為主,他們無論是從現實的購買力,還是未來增值的潛力來看,都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客戶”。不僅阿裏想要這些數據,對任何從事數據挖掘的公司來說,這些數據都是實打實的“金礦”。
所以說順豐拒絕阿裏是必然:和通達系相比,順豐的發展要好的多,自主能力也強的多,並不需要靠淘寶系這樣的電商平臺來依附。目前順豐的營收依舊超出通達系很多,中通、圓通、申通這三家,再加上百世的總和也依舊比不上順豐。當然,順豐這2年的利潤的確是下降了,也就是說順豐的成本是高了,但這些成本幾乎都是因為在投資的結果。
如果順豐當年如果不拒絕菜鳥的話,如今的中國物流只會中國郵政、阿裏、陷入困境的京東。有網友說:順豐如順從菜鳥是用戶的悲哀,如果順豐這壹快遞巨頭當年接受的菜鳥的招安,那倒黴的我覺得是我們的用戶,菜鳥的市場份額將會更大,滲透的領域也將更多,逐步有壟斷的嫌疑。任何市場只要有壟斷都不是好事情,不管這個壟斷者是誰,阿裏也好、騰訊也好、百度也好、順豐也好、菜鳥也好等等,最終出來的都是壹個不利於用戶的壞結果。
其實現在的快遞格局有變化嗎?在我看來並無太大變化,依舊是通達系,順豐、京東等這幾家在競爭。此外,順豐為何壹定要服從菜鳥?就因為阿裏自恃有淘寶系電平臺,就可以為所欲為?
1、通達系為何服從菜鳥: 這幾家說白了都是依附於淘寶而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淘寶對他們的打擊將會非常大,目前淘寶系的訂單至少占到了這幾家壹半以上的量。也因為如此,別看通達系每年運輸的票數很高,但單價算下來每票的利潤很對。壹句話,現有通達系賺的每壹分錢就是壓榨自最底層的快遞員。個人開淘寶小店,每天和快遞員接觸,知道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壓力並不好。
這幾家這2年接受阿裏的投資,無非還是在業務上有瓶頸,尤其是在大數據以及技術上無法靠自身努力突破,需要阿裏這樣的互聯網巨無霸支持。這點申通在被阿裏控股之後,其創始人說的很清楚,當然阿裏也需要這些快遞企業來豐富自己的菜鳥物流,從而控制國內大部分的物流市場。
2、順豐拒絕阿裏是必然: 和通達系相比,順豐的發展要好的多,自主能力也強的多,並不需要靠淘寶系這樣的電商平臺來依附。目前順豐的營收依舊超出通達系很多,中通、圓通、申通這三家,再加上百世的總和也依舊比不上順豐。當然,順豐這2年的利潤的確是下降了,也就是說順豐的成本是高了,但這些成本幾乎都是因為在投資的結果。我們還是細細來看看順豐目前的情況。
2019年順豐Q1營收240億,同比增長16.68%,2018年順豐在冷鏈、重貨等領域大肆出手收購和投資,布局整個供應鏈領域,這次也給出了3月份來至供應鏈的營收3.93億元,算是開始在收到回報。而同期中通營收45.74億元、圓通營收64.44億(9億非快遞業務收入)、申通45.07億、百世68.7 億,這四家合起來總計223.95億,依舊和順豐差了10億多。目前來看,順豐經過這2年的布局,後續的發展潛力將會更大,尤其是涉及企業供應鏈這塊。而通達系的業務點依舊還是電商快遞這塊,占據了大部分的快遞業務,所以也就出現了通達系市場占有率高,收發件多,但是營收整體不高的情況。
3、順豐如順從菜鳥是用戶的悲哀: 如果順豐這壹快遞巨頭當年接受的菜鳥的招安,那倒黴的我覺得是我們的用戶,菜鳥的市場份額將會更大,滲透的領域也將更多,逐步有壟斷的嫌疑。任何市場只要有壟斷都不是好事情,不管這個壟斷者是誰,阿裏也好、騰訊也好、百度也好、順豐也好、菜鳥也好等等,最終出來的都是壹個不利於用戶的壞結果。壟斷的惡果的現實案例太多了,我這裏就不壹壹舉例了。
綜合來說,現有快遞格局其實並無大的變化,依舊是通達系(現在也可以說是菜鳥物流)、順豐、京東這三大物流體系,當然也可以將郵政算進來。此外,還有大件運輸的物流企業我這裏沒算進來,如果加上這些其實整個物流行業的企業還是挺多的。
目前的順豐其實在持續的向高端領域進發,包括海外市場,而這塊也是他未來的新增長點,所以順豐依舊還是哪個順豐,仍舊是以中高端為主的物流公司。雖然這2年的多元化是有失敗的,比如電商,但核心業務上的布局人家壹直在進行,在隨市場的變化而動。
順豐現在除了貴就剩下貴了 我從南京發壹臺條碼機到河北 其他快遞 也就壹二十塊錢 也是空運 發順豐居然要68塊錢 3.8kg 我網上查好53元 結果快遞收件的居然說得按體積 結果算出來68塊錢 而且時效也保證不了第二天到 要第三天到 基本和中通 申通差不多時效 但是運費貴幾倍。順豐現在還剩兩點已經越來越不明顯的優勢,壹是時效 二是送貨上門。就目前來看 時效性已經被其他快遞拉的差不多了,妳有飛機人家也有飛機 妳用 汽車 人家也用 汽車 不存在妳的飛機比人家飛的快 妳的車開的比人家快。僅有的差距 就是分撿速度 中轉 加最後派件 。分揀和中轉這都可以從技術層面解決 派件也可以從利潤層面解決。大家不要忘了 順豐可要比其他快遞貴幾倍。舉個例子 江浙滬地區互發壹公斤之內的貨 四通壹達基本在四五塊錢 有的更低 順豐呢 12元 如果四通壹達 出個政策 獎勵加成 妳平時四五元運費 如果想更快 就加獎勵 三四元 這部分錢補貼派件員 那不僅優先派送 更會送到客戶手上 。或者四通壹達 直接聯合組建壹個公司專門針對急需時效性的文件和小包裹,利用整合現有的網絡 價格上直接壓著順豐走就行。其實時效性最關鍵的在派件環節,收件環節都壹樣,順豐包裹也是收回去統壹晚上走件,四通壹達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收件渠道 去收件 然後新的公司最終完成的派件環節。時效性肯定趕得上順豐。目前順豐江浙滬壹個件12元 其他地區更高達23元 是四通壹達運費三倍 如果新的公司能整合四通壹達資源 以接近原先價格兩倍的價格 以菜鳥網絡和淘寶資源做後盾 肯定可以從順豐身上啃下壹塊肉來
通過現象看本質,馬雲算是走了壹步大旗,表面投資順豐,其實基本可以確定整合大數據,獲得壟斷地位,而且可能讓順豐的價格降下來,走出壹種平民路線。對於順豐來說,我們幹的好好的,不會讓妳撈現成的,順豐老板,也是白手起家的,也有這種心理(骨氣)。我們也不要把阿裏巴巴神話,都是為了賺錢(吃瓜群眾)。商場如戰場,莫測變化。經不起磨難的公司,肯定自身出了問題。
王衛人不壞,知道馬老師是個什麽鳥,這就夠了。
拒絕估值2000億的菜鳥,順豐有沒有後悔?順豐註定是在孤獨前行的路上
前段時間看到壹則新聞,菜鳥驛站估值2000億登頂中國快遞之王,菜鳥超越順豐,如此巨大的估值,讓我們對於順豐當年拒絕菜鳥感覺很困惑,如果當年順豐沒有拒絕菜鳥,現在的快遞格局是不是會發生壹些不壹樣的變化?
實際上作為阿裏系的菜鳥,當年之所以和順豐隔離,這裏可能是多種因素的影響。當然順豐的意思,菜鳥提供無關客戶隱私的數據,並且呼籲同仁重視數據, 因此順豐集團在2017年的時候發布的壹條微博——客戶第壹是順豐壹向秉承的理念,在它的回應過程中,非常核心的提到了隱私問題。
當然,我們現在掀開這壹頁,拒絕菜鳥的順豐發展,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好嗎?截止目前為止(2020年5月22),順豐的市值為1959.95億元,接近2000億元。
更為主要的是在2020年3月17日,順豐速運總市值首次超越美國聯邦快遞(FedEx),成為全球最值錢的快遞公司。 雖然菜鳥估值超過2000億元,但是我們也知道,所謂的估值也只是估值。
劉強東說:菜鳥網絡本質上是在幾個快遞公司上搭建數據系統,幾家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被菜鳥物流吸走。
其實,順豐的拒絕,我反而會覺得影響了菜鳥的布局,目前的菜鳥它所接入的端口,主要還是四通壹達,順豐雖然和菜鳥分道揚鑣,但是我們可以確認的是,如果當年順豐壹直接受菜鳥,現在菜鳥的發展可能比2000億元更高。當然現在兩者發展都比較出色,快遞行業可能更需要多種形式的競爭,這樣才有利於我們用戶的需求,如果疏歸同路,反而不利於快遞業的發展。
其實現在的快遞格局有變化嗎?在我看來並無太大變化,依舊是通達系,順豐、京東等這幾家在競爭。此外,順豐為何壹定要服從菜鳥?就因為阿裏自恃有淘寶系電平臺,就可以為所欲為?
1、通達系為何服從菜鳥: 這幾家說白了都是依附於淘寶而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淘寶對他們的打擊將會非常大,目前淘寶系的訂單至少占到了這幾家壹半以上的量。也因為如此,別看通達系每年運輸的票數很高,但單價算下來每票的利潤很對。壹句話,現有通達系賺的每壹分錢就是壓榨自最底層的快遞員。個人開淘寶小店,每天和快遞員接觸,知道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壓力並不好。
這幾家這2年接受阿裏的投資,無非還是在業務上有瓶頸,尤其是在大數據以及技術上無法靠自身努力突破,需要阿裏這樣的互聯網巨無霸支持。這點申通在被阿裏控股之後,其創始人說的很清楚,當然阿裏也需要這些快遞企業來豐富自己的菜鳥物流,從而控制國內大部分的物流市場。
2、順豐拒絕阿裏是必然: 和通達系相比,順豐的發展要好的多,自主能力也強的多,並不需要靠淘寶系這樣的電商平臺來依附。目前順豐的營收依舊超出通達系很多,中通、圓通、申通這三家,再加上百世的總和也依舊比不上順豐。當然,順豐這2年的利潤的確是下降了,也就是說順豐的成本是高了,但這些成本幾乎都是因為在投資的結果。我們還是細細來看看順豐目前的情況。
2019年順豐Q1營收240億,同比增長16.68%,2018年順豐在冷鏈、重貨等領域大肆出手收購和投資,布局整個供應鏈領域,這次也給出了3月份來至供應鏈的營收3.93億元,算是開始在收到回報。而同期中通營收45.74億元、圓通營收64.44億(9億非快遞業務收入)、申通45.07億、百世68.7 億,這四家合起來總計223.95億,依舊和順豐差了10億多。 目前來看,順豐經過這2年的布局,後續的發展潛力將會更大,尤其是涉及企業供應鏈這塊。而通達系的業務點依舊還是電商快遞這塊,占據了大部分的快遞業務,所以也就出現了通達系市場占有率高,收發件多,但是營收整體不高的情況。
3、順豐如順從菜鳥是用戶的悲哀: 如果順豐這壹快遞巨頭當年接受的菜鳥的招安,那倒黴的我覺得是我們的用戶,菜鳥的市場份額將會更大,滲透的領域也將更多,逐步有壟斷的嫌疑。任何市場只要有壟斷都不是好事情,不管這個壟斷者是誰,阿裏也好、騰訊也好、百度也好、順豐也好、菜鳥也好等等,最終出來的都是壹個不利於用戶的壞結果。壟斷的惡果的現實案例太多了,我這裏就不壹壹舉例了。
綜合來說,現有快遞格局其實並無大的變化,依舊是通達系(現在也可以說是菜鳥物流)、順豐、京東這三大物流體系,當然也可以將郵政算進來。此外,還有大件運輸的物流企業我這裏沒算進來,如果加上這些其實整個物流行業的企業還是挺多的。
目前的順豐其實在持續的向高端領域進發,包括海外市場,而這塊也是他未來的新增長點,所以順豐依舊還是哪個順豐,仍舊是以中高端為主的物流公司。雖然這2年的多元化是有失敗的,比如電商,但核心業務上的布局人家壹直在進行,在隨市場的變化而動。
如今的快遞根據是順豐阿裏京東三分天下。如果當初順豐想阿裏妥協,那麽如今的快遞格局或許就是阿裏壹家獨大了。
阿裏現在已經完全控制了四通壹達。而與順豐、京東等的自建物流不同,阿裏系的菜鳥網絡則是專註於物流信息系統的整合和數據、平臺服務。實際上,阿裏本身並不具備物流供應鏈所需的大部分基礎設施,而是專註於用技術將它們連接在壹起。
而順豐掌握著90%以上的中國高端物流,這點自然也是阿裏覬覦的。作為老牌物流巨頭,順豐自身擁有的運輸網絡效率優勢以及長年來積攢的業界口碑,仍然是菜鳥需要翻越的大山。以順豐的實力,是可以跟國外物流大企競爭的。而且這麽多年積累下來的成果,自然是不願意淪為他人控制的。
順豐跟菜鳥當年因為數據問題掐架,從此勢不兩立。但是阿裏掌握了太多的線上資源,現在又開始收割線下,意味著阿裏對快遞行業有著絕對的資源主導能力。結果阿裏開始把資源往四通壹達傾斜,結果就是四通壹達市場份額越來越高,每年穩定盈利,現在阿裏菜鳥網絡帶著四通壹達在中國郵政的支持下開始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
但是順豐與菜鳥翻臉後,資源越來越少,市場份額越來越低,優勢蕩然無存。更重要的是當初叫的很響的豐巢,連續多年巨額虧損,三通壹達紛紛退出豐巢,站隊阿裏,豐巢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如今的快遞根據是順豐阿裏京東三分天下。 但快遞行業“三國鼎立”少了壹角,競爭也就不那麽激烈,大大失色。 可能有人會問,順豐跟阿裏合作後能夠獲取更多的訂單,何樂而不為呢?但誰不想把生意做大呢?菜鳥要求順豐提供非淘系訂單數據回流,而數據安全是順豐的底線。順豐也有自己的生態價值體系。
三大物流企業各有各的定位,況且由於物流行業的體系的龐大和復雜性,三家企業之間必將是壹場持久戰。
1、通達系為何服從菜鳥:這幾家說白了都是依附於淘寶而發展起來的,如果沒有淘寶對他們的打擊將會非常大,目前淘寶系的訂單至少占到了這幾家壹半以上的量。也因為如此,別看通達系每年運輸的票數很高,但單價算下來每票的利潤很對。壹句話,現有通達系賺的每壹分錢就是壓榨自最底層的快遞員。個人開淘寶小店,每天和快遞員接觸,知道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壓力並不好。
2、順豐拒絕阿裏是必然:和通達系相比,順豐的發展要好的多,自主能力也強的多,並不需要靠淘寶系這樣的電商平臺來依附。目前順豐的營收依舊超出通達系很多,中通、圓通、申通這三家,再加上百世的總和也依舊比不上順豐。當然,順豐這2年的利潤的確是下降了,也就是說順豐的成本是高了,但這些成本幾乎都是因為在投資的結果。我們還是細細來看看順豐目前的情況。
3、順豐如順從菜鳥是用戶的悲哀:如果順豐這壹快遞巨頭當年接受的菜鳥的招安,那倒黴的我覺得是我們的用戶,菜鳥的市場份額將會更大,滲透的領域也將更多,逐步有壟斷的嫌疑。任何市場只要有壟斷都不是好事情,不管這個壟斷者是誰,阿裏也好、騰訊也好、百度也好、順豐也好、菜鳥也好等等,最終出來的都是壹個不利於用戶的壞結果。壟斷的惡果的現實案例太多了,我這裏就不壹壹舉例了。
菜鳥只是對快遞的抽血,淘寶是對賣家的抽血,傑克馬,是中國最大的房東,順豐只是不想當個租客而已,我們要看清問題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