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豆腐的制作方法
采用葡萄糖酸內酯作添加劑制作豆腐,是從日本引進的壹項新技術,用它取代以鹽鹵、石膏作豆腐凝固劑的傳統加工方法,其產品色白、細嫩、無苦澀味,壹般每公斤黃豆可以制作出6公斤豆腐,蛋白質含量比傳統方法加工的豆腐高18%左右,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主要原料:選用無黴變的黃豆,篩去雜物,去掉蟲粒,磨碎後待用。
設備用具:石磨或破碎機、木桶或瓦缸、大鍋、蒸籠等。
制作方法:將黃豆裝入木桶或瓦缸內,然後倒入清涼水,每公斤黃豆摻入22公斤水。浸泡中換水3次,換水時要攪拌黃豆,進壹步清除雜質,使PH值降低,防止蛋白質酸變。浸泡的時間為,去皮黃豆:室溫15℃以下時浸泡6-8小時,20℃左右浸泡5~6小時,夏季氣溫高浸泡3小時左右。帶皮黃豆:夏季浸泡4~5小時,春、秋季浸泡8~10小時,冬季浸泡24小時左右。陳黃豆可以相應延長壹些時間。這樣浸泡,能提高豆腐制品的光澤、筋度與出腐率。
將浸泡好的黃豆用石磨磨漿。石磨磨齒要均勻,磨出的豆漿才會既均勻又細。為了使黃豆充分釋放蛋白質,要磨兩遍。磨第壹遍時,邊磨邊加涼水,***加水30公斤。磨完第壹遍後,將豆漿再上磨磨第二遍,同時加入涼水15公斤。這時,黃豆與水的比例壹般為1:5左右。磨完後,將豆漿用木桶或瓦缸裝好。
取植物油或油腳,約占黃豆量的1%,裝入容器,加入50℃~60℃的溫水10公斤,用工具攪拌均勻。然後倒入豆漿中,即可消除泡沫。
消泡後,緊接著過濾。壹般要過濾兩次,邊過濾邊攪動。第二次過濾時,須加入適量涼水,將豆渣沖洗,使豆漿充分從豆渣中分離出來。過濾布的孔隙不能過大或過細。
然後將過濾好的豆漿壹次倒入鍋內,蓋好蓋加熱,將豆漿燒開後煮2~3分鐘即可。註意火不要燒得過猛,要壹邊加熱壹邊用勺子揚漿,防止糊鍋。煮好後,把豆漿倒入木盆裏冷卻。當豆漿冷卻到30℃左右時,取葡萄糖酸內酯200克,溶於適量水中後,迅速將其加入豆漿中,並用勺子攪拌均勻。再將半凝固的豆漿倒入鋁制容器或特制的塑料食品袋裏,用蒸汽或蒸籠隔水加熱20分鐘左右,溫度控制在80℃壹90℃之間,切勿超過90℃。然後再次冷卻,隨著溫度的降低,豆漿即形成細嫩、潔白的豆腐。
工藝流程 原料大豆→石磨破碎→加水浸泡→磨漿→除沫過濾→煮熟→加葡萄糖內酯→凝固→加溫→降溫凝固即為成品。
日本新的包裝豆腐
制作方法 新的包裝豆腐是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消過毒的凝固劑和在60℃以上殺過菌的豆漿灌進無毒的容器裏,就地密封靜置3分鐘以上,使混入豆漿的氣泡消失,使豆漿凝固,加熱成型。
整個灌漿機設在無菌室內,灌漿機的貯料箱及容器設備、灌漿和密封的各種裝置都處於無菌狀態。
豆漿與凝固劑即可以同時灌裝,也可以先灌充凝固劑,後灌充豆漿。
豆漿必須在60℃以上時灌充,不到60℃時豆漿不會凝固,嚴格來講凝固劑在此溫下也有問題,但豆漿少時則影響不大,實際上只掌握豆漿的溫度就可以了。在操作上豆漿的溫度最好掌握在80~98℃左右,溫度不足80℃時,凝固速度只是慢點而已。灌充速度為3~15秒內灌充豆漿300克,時間過長會混入少量氣泡。
豆漿灌完了之後,馬上加以密封。
如果凝固不完全時,還可以通過80~95℃左右的加熱槽來加熱。
這樣凝固了的豆漿在高溫的條件下經過物理沖擊,即可使之塑型。具體作法是采用落下5~30厘米的落差,輕輕敲打容器的側面的方法。這項操作必須乘熱進行,壹冷就沒有效果。
最後放在冷卻槽中加以冷卻,即得本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