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壹下伊朗的:征服者F-313隱身戰機
“征服者F-313”戰機外形很令人驚奇,此前也只能在很多科幻大片中有此類創意。從伊朗披露的圖片來看,該戰機的外形確實極為前衛,采用鴨式氣動布局,單座單引擎雙垂尾,主翼為末端下垂的後掠翼。而且它的機體前部截面為菱形結構,底面為船底型平面,自駕駛艙往後為翼身融合結構,外傾式雙垂尾,更令人吃驚的是,該機自前至後,表面幾乎均為完整的壹體式外殼,很少看到有探檢窗口開口,而且表面的塗層似乎很厚。從該機的前部向後望去,如果不看機翼和進氣口,其活脫脫就是壹架袖珍型F-22。
該機的整體式玻璃座艙、先進的氣動外形和外殼結構、遮蔽式尾噴口、大過渡的翼身融合、通體黑色的隱身塗層、置於機身上部的進氣口等,給外界印象是強調了隱身考慮,從表面上看,具備了四代戰機的典型特點。
伊朗推出的“征服者F-313”戰鬥機,從圖片顯示的座艙內部航電設備來看,采用了上下兩臺大型平面顯示器和左右兩臺小型平面顯示器,以及和少量傳統儀表相配合,使得主操縱板面簡潔清晰,壹點也沒有其他國家戰機各類儀表設備密布的雜亂感覺。而且,不知是為了在機首布置更多的機載設備還是故意設計,該機的飛行員座椅位置很高,幾乎到了飛行員的腰部(壹般都是到肩部偏下),這使飛行員就像在駕船。這雖然會使其視野更加廣闊,但也使得飛行員的頭部更加突出機艙且艙內設備也大都位置太高,這也導致該機的玻璃風擋更加突出,而如果其風擋玻璃再不具備輻射屏蔽能力,那麽,這會形成很大的輻射源或者並不利於整體隱身能力。
不過,即便如何安排,以該機空間相對狹小的機首部位來看,是沒有安裝大型機載雷達的可能的。如果要裝備機載雷達的話,也只會是意大利“Grifo-7”多功能小型機載雷達壹類的產品,它們往往探測距離近,並不適於現代超視距空對空作戰。
從該機的機體外觀來看,表面應該塗覆有很厚的特種材料塗層,但是工藝似乎很糟糕,使得看起來很粗糙。這可能有兩種可能,壹種是隱身塗層是手工塗敷,導致其厚薄不均;另壹種可能就是機體很多部位使用“特殊材料”制成,因為這些很可能是復合材料的制備件而制造工藝差勁,從而導致機體外殼看起來很不平整。
進氣道不合理
發動機進氣道設計並不十分合理。現代新型戰機由於要顧及轉彎機動和大迎角機動,往往采用兩側進氣或者機腹進氣設計,雖然這樣會增加機身前部的雷達散射面,但在如今五代戰機(中國四代)普遍采用新穎的“蚌”式進氣道(也叫“無附面層隔道進氣道”)設計後,已經獲得大幅改善。而“征服者F-313”的兩側進氣道在機身背面,雖然這可能是伊朗沒有掌握隱身進氣道的設計被迫采取的隱身措施,但卻大大影響了該機在大迎角狀態下和轉彎情況下的進氣效率,因而很可能會使其在戰術使用時,要盡量避免采取這兩種機動方式。
機動性不足
該機超前的外觀並不意味著有多麽先進。“征服者F-313”雖然采用了如同中國殲-20壹樣的鴨式布局,但是伊朗的這種戰機所配備的鴨翼整體卻是固定不動的,並不能為其帶來超級機動能力。而且鴨式機翼設計,如果不能結合電傳操控系統,其先進性就無法發揮出來,實際上僅就機動性而言作用並不大。而其很明顯的翼身融合設計,雖然可為戰機帶來壹定的隱身效果,但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因此而增加的機內空間設置機翼和機身異形油箱,那麽,就不能全面享受由此帶來的好處。此外,其後主翼的末端下垂的後掠翼結構,雖然會遮蔽機身外掛武器受到來自側面的雷達探測波束,但會影響該機的轉彎機動能力。而由於其主翼尺寸太短,顯然該機的升力也不會很理想,這很可能要靠增加滑跑距離並結合前鴨翼的後緣襟翼來增加升力才能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