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 安德裏斯 塞拉諾 的什麽信息嗎?
塞拉諾覺得冤枉。“我的本意是要美化基督。”他辯解道,“它是壹張虔敬的、安詳的照片,與我們在教堂裏看到的形象絕對不壹樣,我想我對這個形象做了非常崇高的處理。”然而普通民眾不認為尿液是表達崇敬的合適材料,他們還譴責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資助“淫穢”圖像。塞拉諾被迫歸還15000美元藝術基金。
塞拉諾1950年出生於紐約壹個虔誠的天主教家庭,父親是洪都拉斯人,母親是非洲裔古巴人。他15歲高中輟學,17歲進入布魯克林美術館學校,學了兩年藝術。不幸染上毒癮,直到28歲才戒除,並開始拍攝照片。有人認為,少數族裔身份和社會底層經歷,造成了他對主流文化的強烈叛逆性格。
除了宗教雕塑,塞拉諾還讓《維納斯》、《思想者》等藝術史上的經典接受他的體液“洗禮”。對精液、尿、血這些極端材料的迷戀,對宗教和藝術神聖的侮辱——盡管他本人不這樣認為——使他聲名狼藉,也讓他迅速走紅。他接著把鏡頭對準壹些特殊群體。1990年,他拍攝了蒙面三K黨成員,紐約地鐵裏的無家可歸者;1991年完成《教堂》系列。他說:“《教堂》系列與《三K黨》壹脈相承,因為畫面上的人物都是穿長袍、戴兜帽的。”他認為這種裝束的人都在裝腔作勢,狐假虎威。
花了幾年工夫拉關系,塞拉諾終於獲得自由出入停屍房的許可,直接拍攝死於落水、火災、疾病和謀殺的屍體,這就是完成於1992年的《陳屍所系列》。照片多半拍攝死屍局部。有的遍體鱗傷,死不瞑目,讓人心驚肉跳;有的安詳長眠,像是終於得到解脫,籠罩壹種奇異的寧靜。死亡如同太陽。被迫凝視死者,我們手足無措,情不自禁。
他的下壹個驚世系列是《性的歷史》。經過無數藝術家沖擊,在藝術中性的尺度已經很寬了,塞拉諾的絕招是拍攝非常規的性愛照片,最讓人震驚的莫過於雞皮鶴發的老年男女人體成為性愛主角。他說:“我試圖探索的問題之壹就是人的性身份問題,而妳通常並不會用性的詞匯去衡量這些人,比如老年人、傷殘者。妳知道,他們都是被社會拋在壹邊的個體。老年人擁有性生活這樣的想法對很對人來說都是可怕的。”的確,我們見慣了優美的人體,但不習慣真實的人體,例如兩具相互親昵的衰老的軀體。
盡管拍攝的對象和使用的材料備受非議,甚至讓人惡心,然而客觀地說,塞拉諾的作品視覺效果還是相當優美的。藝術批評家露西·利帕德在《美國藝術》上撰文為塞拉諾《尿基督》辯護時,稱作品“具有憂郁美”,“產生了紀念碑的感覺”。他鏡頭下的流浪者、裸體老人,都散發從容自信的光彩。“我所拍攝的人們總是美麗的。”塞拉諾說。這位不斷惹是生非的藝術家外表冷峻,內心卻相當柔軟,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