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分錢''歌曲的那個年代壹分錢能買到什麽?
《壹分錢》這首歌幾乎伴隨著壹代人的成長,而這群人也由爸爸媽媽成功地晉級為爺爺奶奶了。熟悉的歌詞,經典的旋律,仿佛把人們帶到了那個純真年代。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去年在網上看到的壹則消息,說有“好事者”認為這首著名的“我在馬路邊,撿到壹分錢”的歌詞過於陳舊,況且現在的孩子們根本就不知道有“壹分錢”的存在,不符合“與時俱進”的時代發展變化,並且將“壹分錢”改成了“壹元錢”。我不知道始作俑者是出於何種目的,但這樣壹改,貌似跟上了時代步伐,仿佛孩子們也自覺地接受了,覺得沒有什麽異樣,但卻更加不理解這首歌真正的意義了!很容易讓現在的孩子們“壹頭霧水”,直問幾個為什麽!
“壹分錢”與“壹元錢”只是貨幣單位的改變,但卻變得黯然失色,徹底沒有了那種稚嫩的場景與和諧的聲音!至於那個年代的壹分錢能買到什麽,歌曲的詞曲作者潘振聲老先生給出來完美的答案:孩子們把壹分錢都交給了警察叔叔,我的手稿當然壹分錢也不要,無償捐獻給了國家!要知道,老先生的曲譜被認定為“現代革命壹級文物”,價值不菲!
經典詠流傳!讓我們永遠保存著心中那壹份美好!
壹分錢微不足道,但在那個年代:壹分錢能喝大碗茶,賣壹根油條能賺壹分錢,壹分錢能買糖,工廠食堂稀飯壹分錢壹碗,鹹菜二分錢壹份……還有好多商店和日用百雜店都開展壹分錢活動!這是那個年代的實際寫照!
那個時代2分錢壹盒火柴、1分錢壹支鉛筆,3分錢壹碗豆漿,8分錢壹枚郵票。從前門坐公交車到珠市口4分錢,坐到東單7分錢。歌很好聽,從小就會唱。不在於1分錢能買什麽,在乎壹個精神,“拾金不昧”的精神。
就在那時也買不到什麽,也是微不足道的。主要體現壹種精神。多說壹句,比如生產隊時,每天勞日值二角錢,壹分錢也不就壹天勞日值的二十分之壹嗎!雞蛋五分壹枚,不也就五分之壹個雞蛋嗎?
這是壹種輿論導向。是希望自己的後世拾金不昧,實實在在幹事,老老實實做人。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伸手。
那個時候的農村孩子,是不會有壹分錢的。他念書長大的目的,是出人頭地。什麽長大開飛機;開 汽車 ;當兵保衛祖國之類等。掙多少多少錢的俗話,他們羞口的說不出來。
現代人,以錢為中心。孩子剛學說話,就教會說起了錢話。
給孩子講錢,對孩子成長,有百害無壹利。因為教孩子做個服務 社會 的高智商人,比錢重要。
有個故事是我外婆說的,六七十年代,壹毛三分就能買壹斤米了,七毛錢可以買壹斤肉,按現在來算我們不說倍率,但那時確實才幾十塊錢的月收入壹分錢可以算是進賬了,有個老太婆專賣蘿蔔酸壹分錢壹小塊,到了改革開放後,也就是她長期的日積月累,拿出壹萬元,絕對嚇倒很多的工人,那才是真正的萬元戶!所以資本的原始積累與現在這個話題絕對有緊密的關聯!更與我們民族的傳統息息相關,勤儉節約與熱愛人民幣愛護人民幣是不能認大小的!據報道很多超市不收壹毛五毛的,這是絕對的嚴重錯誤行為。還有就是拾金不昧的閃光點,絕對是我們中國的永遠正能量的話題!
謝謝我老師!
說到壹分錢,很多70後都會哭的,因為我們都老了!
那時候的壹分錢對於我們,不,最起碼我很重要!
記得念小學時,校門口有很多賣小吃的,有煮熟的糖梨,有糖餅,有雞爪梨,有沖糕等等,等等!……價格基本都是幾分錢壹份的,我上學前也是和媽媽磨牙,總想要五分或壹角錢,到學校買那些零食!
就那幾年,後來家裏的生活就慢慢好轉,那是因為父母的辛勤勞作!
每當假期,母親總整理出壹些雜物與廢品,我們拿到回收站去賣,有壹次居然賣了壹塊錢,我整整激動了好幾天!
是啊,那時的壹分錢,那時的壹塊錢!如今每每回憶,那些日子,那些場景,還有那令我激動了幾天的壹塊錢,壹分錢!……
難怪四伯父在不久前的壹個婚禮宴會的飯桌前連發感慨:唉,以前娶媳婦,花壹千塊錢,腿肚都發抖,現在幾十萬都淌了!
是的,從壹分錢,壹塊錢,壹千塊錢,再到幾十萬,改革開放幾十年,居然也是70後成長的幾十年,70後見證並參與了這偉大的巨變時代!
祝福70後,助跑70後!70後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這壹分錢,在那些年,可以買到半斤空心菜,壹斤牛皮菜。
小孩子撿到壹分錢交給警察叔叔,表明這孩子從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 養成了叫人稱贊的好品質。這種拾金不昧的品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壹。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在黨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像巨人站立在世界東方,中國特色的 社會 主義取得了偉大的豐功偉績。永遠謳歌我們的黨,永遠謳歌我們的人民,永遠謳歌優越的中國特色的 社會 主義!
-分錢買到人心。馬路邊的-分錢,教育了壹代又壹代向雷鋒同誌學習。-分錢,買到了好的 社會 風氣。中國艱苦樸素,勤儉持家,不浪費每-分錢,世界上獨壹無二。-分錢和億元,億元也是從壹分錢相加成了億元錢。身上有-分錢,就不會分文沒有。
昨天還在唱的這首兒歌,暴露了我們實際的年齡,70、80後的人都唱過這首歌。
當時是號召同學們要學雷鋒做好事、勤儉節約、拾金不昧,所以就會有在馬路邊撿到壹分錢,交到警察 叔叔手裏面的事情。還有打蒼蠅交學校記學分、采集植物種子交班級支援大西北綠化等等。
當時市面的貨幣最大面值就是十元,後來才有了五十元、壹百元。相對於當時的物價,壹分錢 也能辦很多的事情。
特別是學校放學以後,圍繞在學校門口周圍的小攤小販,他們手裏的東西往往就是壹分錢二分錢五分錢的,很少有壹毛錢或者幾毛錢的東西,超過壹毛錢的就是比較高檔的消費品了,就是現在所說的奢侈品。
壹分錢可以從老奶奶那裏買壹茶碗山藥豆,那個茶碗是喝茶以前用的白色的瓷碗,山藥豆是用糖水煮過了的,是糖精,講究壹些的把山藥豆剝了皮,只吃露出的白白的肉。而壹些不管不顧的就是連皮帶肉壹起吃,生怕浪費了,怪可惜的。用兩根手指捏起壹顆山藥豆,放進嘴裏,那個甜稍稍帶著些苦,因為是糖精,所以有點苦甜的味道,細嚼慢咽,咂摸味道。當時也沒有現在這麽多的添加劑,現在吃到嘴裏的東西都不知道是什麽做的,好多的添加劑在裏面,就是通過欺騙舌頭進而來欺騙腦袋,反倒沒感覺比以前的甜正宗。
當時還可以買到糖稀,老爺爺用壹個玻璃盒子,盛些糖稀,遞上錢,壹分錢有壹分錢的量,二分錢有二分錢的量,他就會根據錢數給妳用兩根小竹棒,在玻璃盒子裏攪壹些糖稀到竹棒上面,遞給妳。自己兩手接著,放學路上邊走邊拔,就是用竹棒不停的來回扯動糖稀,直到糖稀由原先的透明狀變成乳白色。回到家中才把糖稀放進嘴裏,享受著那份甜蜜,很甜,像蜜。
冰棍最便宜的時候是二分錢壹根,冰糕就得壹毛錢了。夏天都想吃個老冰棍解渴,也並不是因為渴,確實因為貪圖它的涼爽和甜味。和要好的同學壹人湊壹分錢,付給賣冰糕冰棍的阿姨,只見她打開白色的冰糕箱子,箱子上面用紅色的油漆寫著冰糕,箱子裏面還有壹層棉被,蓋著冰糕冰棍,阿姨從被子底下取出壹根冰棍,壹只手拿著冰棍棒,壹只手剝去裹著冰棍的紙,然後遞給我們。接過來之後,看著冰棍冒著白氣,心裏就生起壹絲涼意,口水已經咽了下去。壹個從頭開始咬,壹個從尾開始咬,每次都是小小壹口,細細地感受著冰涼和甜蜜。
當有能力自己花二分錢買壹支冰棍的時候,拿來不是用咬的,都是都是放到嘴裏面嘬,直到冰棍剩下薄薄的、透明的連在冰糕棍上的那壹點時,再把它全部放進嘴裏吃掉。
當時有很少的同學買冰糕吃,冰糕加了奶油,當然比冰棍好吃多了,冰棍就是白開水加糖精兌的,冰糕還軟乎,還有奶油,感覺截然不同。有的同學買了,我們就湊過去,看著她吃,主要是女同學。她會讓妳嘗嘗,然後,自己就輕輕的在冰糕尖上咬上壹小口,心滿意足、如願以償。
也有那樣調皮 搞怪的同學,整個把人家的冰糕吞在自己嘴裏,然後再嘬出來,女同學就壹副嫌棄 的神態,然後無可奈何的把冰糕就給了他了,只好自己再重新去買壹支。
吃過的冰棍的棒是不能丟的,攢著,多了之後。幾個人可以湊壹起玩 遊戲 。把冰棍棒集中在壹起,掐手裏,然後豎直往地上壹懟,冰棍棒便交叉壓在壹起,先挑壹根沒有被壓著的,拿手裏,用兩根指頭捏著,去挑被壓著的其他冰棍棒,挑壹根撿壹根,看誰挑的多,撿的多。如果動了其它的冰棍棒,便犯規了,換別人來繼續,往往能玩壹中午。夏時制,我們下午三點才上課,中午多的是時間。
壹分錢還可以買到糖塊、瓜子,還有路邊賣的糖水,用玻璃杯子盛著,上面蓋著壹塊玻璃片,有的還染了顏色。還有許多……
雖然當時生活艱苦,但是當時的甜蜜依然記憶猶新。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