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光伏兩大巨頭

光伏兩大巨頭

幾乎與此同時,三大光伏龍頭企業隆基、中環、保利協鑫能源***同做出了壹個決定:更名。

4月28日,保利協鑫能源正式迎來了它的新名字“GCL科技”。日前,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也發布公告,擬將證券簡稱分別更名為“TCL中環”和“隆基綠色能源”。

然而,在老字號退出歷史舞臺、新字號開啟未來征程的背後,卻折射出領導者的堅守與變革。

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光伏行業投資熱潮正在興起,主導頻率正在出現的時代,光伏龍頭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

他們各自的選擇

2021年3月,GCL科技在業績預警中公布了新的戰略布局:深度聚焦矽材料主業,回歸科技創新屬性,聚焦顆粒矽業務。

不到壹年,這家矽材料龍頭企業在北部和西部地區進行了多點布局,並加快了產量擴張。GCL科技透露,目前公司已分別在江蘇徐州、四川樂山、內蒙古包頭和呼和浩特規劃建設了3個10萬噸和1個30萬噸FBR顆粒矽生產基地。

16年後,GCL最終選擇回歸矽材料主業。對於GCL集團董事長朱***山來說,GCL對研發的投資;d在過去的16年裏已經成為其最引以為傲的底線。“發展之路沒有唯壹解,但有最優解:技術是‘第壹能源’,創新是對癥迷亂的良藥。”

近年來,GCL科技壹度陷入黑暗時刻。在遭受了過去快速擴張帶來的現金流壓力劇增的苦果後,公司在顆粒矽新技術的加持下,做了減法,重整旗鼓。

2021年,GCL科技實現凈利潤50.84億元,扭虧為盈。並且今年壹季度,公司有望實現凈利潤30億元以上,創下單季度新高。

困難時期過後,GCL的新技術正不斷發揮“反哺”作用,為朱***山開啟“第二個光伏春天”。

如果說GCL的更名是壹種“劫後重生”,那麽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的更名則是新形象的強化。

事實上,無論是GCL科技、中環股份還是隆基股份,這三家光伏龍頭企業過去壹直被賦予的刻板印象是:三三五四GCL科技是矽材料大廠,隆基和中環都是矽片。

GCL科技借助“科技”之名,賦予外界矽材料技術創新的新屬性,中環、隆基則借助新名稱,***享業務多元化的內涵。

“公司致力於推動低碳能源轉型,長期專註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目前主要從事單晶矽棒、矽片、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光伏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屋頂的發展提供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並從2021年開始積極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氫業務。”談及更名原因,隆基股份表示,“綠色能源”二字將強化公司價值。

在中環看來,“TCL”這壹名稱的超前,不僅進壹步加強了與集團品牌的關聯,更是借助TCL在母品牌的影響力支撐全球業務發展。

顯然,新業務的規劃和定位,推動了上述三家光伏龍頭企業進入產業競爭的深水區。

可以預見的是,更名之後,光伏龍頭企業的下半場征程已經轟轟烈烈鋪開。

下半場的比賽

三大龍頭光伏企業的更名雖然有點突然,但壹切都是蓄謀已久。

當顆粒矽的概念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席卷資本市場時,GCL更名只是時間問題。

在外界看來,GCL集團曾經在熱電、矽材料、矽片上風生水起,但十幾年後

在GCL的顆粒矽布局中,中環股份成為其強有力的合作夥伴。今年4月中旬,GCL科技與GCL集團、中環股份、TCL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各方擬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就投資新型光伏和電子矽材料項目開展深度合作。根據合作協議,各方將建立10萬噸研發;呼和浩特市顆粒矽及矽基材料生產及下遊使用領域d項目、1萬噸電子級多晶矽項目,總投資120億元。

到目前為止,GCL FBR顆粒矽的計劃總產能將達到60萬噸,預計今年年底矽材料的總產能將達到36萬噸。

當然,在改良西門子法盛行的棒狀矽時代,GCL科技及其顆粒矽也面臨著其他矽制造商的激烈競爭。同時,技術溢出的風險也讓這個資本市場成為熱點,需要在技術、人才、設備等關鍵要素上設置更加嚴格的壁壘。

因此,GCL在矽材料的下半場競爭中需要加速。

同樣,隆基股份、中環股份也需要加速。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隆基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809.3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74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壹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26.64億元,同比增長6%。

去年公司營業收入411.05億元,同比增長115.7%。凈利潤44.35億元,同比增長200.58%;歸母凈利潤40.3億元,同比增長270.03%。今年壹季度,中環股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9.13%和96.2%。

受益於近期矽片漲價,隆基、中環經受住了上遊矽料持續上漲的考驗,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但市場對光伏巨頭的預期顯然更高。

今年以來,a股光伏板塊的估值在市場的擔憂中被“重刷”。作為龍頭的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首當其沖,股價從高點分別下跌了30%和20%。

估值的下降考驗了龍頭企業的基本面: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急需為自身經營註入新的基因。

於是,隆基股份找到了“綠色能源”,中環股份迎來了“TCL”。

混改後的中央

股份在“TCL時代”狂飆突進,其2021年及今年壹季度凈利潤均實現翻倍式增長;而隆基股份在去年及今年壹季度的業績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其所提倡的“綠電 綠氫”的解放方案,試圖為未來的增長撬開瓶頸。

在競爭的下半場,中環股份獲得了管理體制改革的加持,隆基股份找到了業務發展的突破口。

三大光伏龍頭也將在更名中駛向下壹站。

相關問答:光伏制氫有哪些上市公司1、隆基股份2、陽光電源3、寶豐能源4、晶科科技5、大唐集團6、億利潔能7、利用太陽能的制氫系統包括光解制氫、太陽能發電和電解水制氫。太陽能制氫發展近30~40年。太陽能制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技術:熱化學制氫、光電化學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氫。8、在制氫方式中,化石燃料制氫占全球的90%以上。化石燃料制氫主要采用蒸汽轉化和變壓吸附相結合的方法生產高純氫氣。電能電解水制氫也占壹定比例。太陽能制氫發展近30~40年。太陽能制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技術:熱化學制氫、光電化學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氫。:1、早在2018年,隆基就開始關註和布局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近三年來,隆基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和權威專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發合作,在電解制氫設備、光伏制氫領域形成了技術積累。 2021年3月末,全資子公司隆基綠能創投與上海朱雀投資***同成立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氫能產業化布局。2、逆變龍頭太陽能是國內最早開展光伏制氫研究的光伏上市公司之壹。公司表示,已成立專門的氫能事業部,並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先進的PEM電解制氫技術、可再生能源與電解制氫壹體化、氫能優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生產系統等3、2019年以來,高端煤基新材料龍頭企業寶豐能源啟動制氫項目。 2020年4月,公司“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使用示範項目”在寧夏寧東基地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涉及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氫儲運、加氫站、氫能運輸示範使用、與現代煤化工耦合生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4、2019年,晶科科技表示:“到2025年,‘光伏+儲能’制氫系統技術的巨大進步將具有大規模使用的經濟可行性”。為此,公司國內外布局:在國外,公司與空氣產品簽署2020年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光伏新能源領域開展合作,將“制氫”與“綠色電力”結合起來。 ”;在中國,公司著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的實施。希望能夠給到妳幫助。相關問答:大突破!太陽能大規模制氫成功,我國氫能源市場規模究竟有多大?

我覺得這個消息雖然是很振奮人心,很好,但也覺得有些蹊蹺,前壹段時間日本人剛剛宣布其研制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氫氣的,燃料電池汽車,研制方向完全失敗了,他們也打算放棄了。現在突然又出來壹個太陽能制造氫氣成功。是否又要給他們已經打入冷宮的燃料電池汽車續命呢?

當然我覺得研究出來是好的事情,太陽能如果用來發電的話,有壹個電源不穩定的問題,如何並網發電是壹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對太陽能發的電,棄電現象也是很嚴重的。假如說用太陽能來制氫氣的話。這就兩全其美了。壹方面能夠把太陽能充分的利用起來。壹方面又可以大力的開發新能源。真的是很好的壹件事情。

希望在這個領域,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能夠越來越高,從而使其具有大規模開發的價值。#經濟師##策劃##新媒體##自媒體##我要上頭條##微頭條日簽##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