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退檔
三次退檔河南考生,無論合規與否,北大儼然成為眾矢之的。
每年高考話題層出不窮,放榜錄取時總有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對於今年參加高考的河南學生小趙來說,這個夏天恐怕喜憂參半,喜的是,他以538分(註:2019年河南省理科壹本控制線502分,河南省理科本科批北大分數線為684分)的成績投檔北京大學貧困地區國家專項計劃,成功“撿漏”8個計劃招生名額中的最後壹個。但戲劇性的是,興奮不過十幾分鐘,北大提檔後竟然退檔,河南省考試院三次與之過招,最終只得以同意退檔結束。
撇開情感與道義的評判不談,我們單就相關政策的明文條例分析,北大提檔後退檔是否具有合規性?
什麽是國家專項招生計劃?
國家專項計劃定向招收貧困地區學生。招生學校為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和各省(區、市)所屬重點高校,實施區域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報考學生須同時具備下列三項條件:(1)符合2019年統壹高考報名條件;(2)本人具有實施區域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其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具有當地戶籍;(3)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
專家評論
按照目前的規定,在集中錄取階段,大學其實沒有多大招生自主權,對於省教育考試院按考生分數、誌願投檔進來的學生,如學生身體等條件符合學校要求,且專業誌願服從調劑,大學不能退檔,退檔要說明充分理由。北大以學生分數低,不能適應北大教學要求為理由退檔,從投檔錄取規則看,是不合理的,因為這名學生是按投檔規則投檔進去的。河南國家專項計劃實行順序誌願投檔,如果學校招8人,拿9人檔案,壹名學生因分數低,是可以退檔的,而如果招8人,拿8人檔案,學生符合條件,按規則不能退檔。
與北大歷屆河南省理科錄取分數線相比,538分確實不高,小趙能夠成功投檔,是因為今年國家專項計劃報考北大的少(這和之前的大小年壹個道理)。這也說明了壹個問題,由於實行按計劃投檔,學生在填報誌願時,並不知道其他考生的走向,大學也無法自主提出錄取分數要求,只有等投檔檔結果,才知道本年的投檔線,這讓誌願填報、學生錄取都帶有博弈色彩,會對生源帶來不確定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