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愛支持,是對孩子興趣最好的守護,對夢想最好的堅持
文|酷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和堅持,但現實卻很殘忍,有時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放下自己的夢想和堅持,為五鬥米折腰。
而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 社會 拋棄,對孩子的夢想和行為會多加限制,希望他們不要走"歪路"。
但只要有父母的愛和支持,就會讓孩子保護自己的夢想,守護自己的興趣,堅持自己的內心,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看到過這樣壹句話: 希望孩子們擁有夢想的權利,至少能擁有 探索 夢想的工具。
《哪咤》的導演餃子,我們可能都想不到,他並不是科班出身,他考的是藥學院,但他卻拿下了49億票房。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過自己的夢想,但成長過程中很多都被弄丟了,餃子也壹樣。
初中時,他迷上了《聖鬥士》和《七龍珠》,當時的他也有個夢想就是當壹名漫畫家,當然他也畫得壹手好畫。
但到了高考,就為了好就業,所以報考了華西醫科大(現四川大學),雖然有了很好的就業機會,但手握壹生就業保障的他卻感到很憋悶。
三年後,他看到同學轉行做了軟件,他才真正明白自己對漫畫的熱情從來都沒有熄滅過。
他當時做了很大的決定,就是放棄醫學,轉行自學動漫;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他依然決然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爸媽雖然不明白,但是他們用愛支持,給他買了高配置的電腦,無聲的愛就是對他夢想最好的支持。
畢業後他先在動畫公司工作壹年,實現個人技能的提升和轉變,後來父親去世,母親繼續用愛支持他,用每個月1000元的退休金來支撐2個人的生活開銷。
18年的堅守,終於有了中國影視票房排名第二的《哪咤》。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哪咤的父母形象好像有所改變,成為了哪咤的守護者,就是因為餃子的爸媽就是這樣守護著自己的。
像餃子這樣幸運又有膽量堅持自己內心的人,就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自由去堅持自己的夢想。
就像餃子說的: 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沒有他們的開蒙豁達,我不可能輕易轉行,沒有父母的無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夢想,為五鬥米折腰。
夢想這顆種子不分好壞,但需要父母的呵護和培養,因為每個孩子的夢想都值得被守護!
蘇格拉底也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孩子的夢想更多的時候會跟自己生長的環境、接觸的理念有關,而且時刻被周圍的人所影響。
電影《凱蒂和爺爺》凱蒂跟阿爾卑斯山腳下小鎮上其他窮苦孩子壹起去上學。
老師問大家的夢想是什麽?
牧羊娃皮特說他長大後的夢想是當個牧羊人、鐵匠的兒子說他長大後的夢想是當鐵匠、農民的女兒說她長大後的夢想是當農民……每個孩子都以為,自己沿著父母曾經走過的道路走下去,代代傳承,這就是自己的夢想。可是當老師問到凱蒂時, 凱蒂卻說:我的夢想是寫故事。
孩子們哄堂大笑,紛紛嘲笑著凱蒂這不切實際的夢想。正當凱蒂糾結於自己是否需要堅持時,克拉拉的奶奶帶著克拉拉來找凱蒂。
這位慈祥的奶奶跟凱蒂傳說: 其他孩子之所以會嘲笑他,是因為他們知道的太少,沒有見識過遠方,所以無法想象窮苦人也可以依靠知識來改變命運。如果做某件事會讓妳開心,那妳就只管去做。
奶奶還送給了凱蒂壹本空白的筆記本,希望凱蒂能自己把這個本子寫滿。
奶奶的鼓勵和認可給了凱蒂堅持夢想的信心,使得她更加決心把夢想堅持到底。
現實中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會被人詢問自己的夢想是什麽,有的孩子會說"想當科學家、有的孩子會說想當醫生、還有的孩子可能會說想當歌星或者影星……
很多家長覺得聽聽也就算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不過是孩子天真幼稚的想法而已。
其實父母是助力孩子實現夢想那個最重要的人, 父母及家人的肯定與鼓勵,會賦予孩子自信與勇氣。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裏主人公曾對自己兒子說過: 如果妳有夢想的話,應該去捍衛它,那些壹事無成的人想告訴妳妳也成不了大器,如果妳有理想的話,就要努力去實現。
最後,酷媽想說: 如果妳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夢想,比起認為他們是在異想天開,不如和他壹起想想怎麽去實現,這樣會給孩子帶來更多安全感和自我成就感。
我們可以把過程記錄下來,用愛和信任引導他們,鼓勵他們去挑戰,守護好自己的夢想,萬壹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