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不買房的人成了什麽?
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麽不買房的人都成了寄居蟹。
現在很多都喜歡買房,然後買車,努力讓自己成為有房有車的成功人物。這樣回到老家面對無論親戚或朋友,都倍有面子。
然而,我卻不是這樣想的,可能讓妳們笑話了。
我是農村的,家裏也有屋地可以建樓房,但是我不打算建,也不打算在外面買房,理由很簡單:我的小孩現在已經有11、12歲了,即使現在建房子,難保10年後他們結婚時會不會喜歡,所以幹脆不要樓房。
以現在的物價和工錢,建壹棟三層樓式且裝修好,起碼得60~70萬左右。而我的做法就是租房子住,普遍的租房價格是300~400元,我租的是大點的房子,需要550元,壹年下來需要7千,住十年就是7萬,70萬足夠我們住100年了,壹棟樓房住個20年就已經破舊不堪了,除了留下熟悉的感覺,就是住之無奈,棄之可惜的破爛樓房。年老了,離離開這個世界也不遠了,管它以後這個樓房居住權歸誰所有。
我自稱自己的這種租房行為為寄居蟹,看到合適自己的“房子”就搬進去。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回答壹下。很多人說房子是泡沫,千萬別買,正因為很多人趨之若鶩,所以這個房價壹直居高不下。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妳有辦法不買嗎?好像真沒有。但是看看那些買得越早的人真的賺到了。
目前來看,所有的理財投資產品裏,房子是保值且增長幅度最大的,我也不去舉例北京上海這種高端的學區房的漲幅了,畢竟離得太遠,總感覺不太現實,就講講我身邊的。
我住在壹個縣級市,這裏的房子現在均價壹萬多壹點。我弟弟住的那個小區是我們這個縣級市裏最好的小區,2006年我老爹給他買房的時候,6800壹平方,買完空了十多年,因為要做婚房,壹直舍不得租出去,前幾年裝修好,去年弟弟結婚,剛去住。現在漲到18000壹平,整整三倍。但是呢我們就買了壹套房,也不會再賣出去,其實6800跟18000也沒什麽區別,就是心裏覺得爽,賺到了;
第二個例子是我堂姐,她大學畢業後跟老公去了蘇州的華碩,在蘇州貸款買了兩套房,每個月要還1萬多的貸款,我看著都累,但她說她很開心當房奴,5年的時間,兩套房增值了100萬。後來她們舉家搬到杭州,賣掉蘇州壹套房,輕松在杭州又買了壹套三百多萬的。她現在已經不上班,在家帶孩子,偶爾買房賣房。
我呢是壹個覺悟特別晚的,我壹直等著房子降價,從來沒有想過要買房。直到兒子讀了幼兒園。我才火急火燎地去看學區房,看了整整壹年,才找到壹套心儀的二手房,但學區不錯,而且房子都是新裝修的,是人家結完婚有孩子了要換大房子賣出來的,裝修不用動,只要買些家具就可以拎包入住。71平方74萬,壹萬零壹點,付了首付30萬,貸款貸了44萬,15年,每個月還4000左右,每個月會少8元。
買了以後,我也舍不得租出去,因為孩子讀書了我們自己要來住,再說家具鍋碗瓢盆什麽都是新買的,所以也空了兩年,今年剛剛住進來。期間也有中介來問我們出租嗎?可以租到2000壹個月。我說不租,自己要住。現在這個學區漲到了12000壹平左右。
所以這麽算買房子是不是很劃算。如果妳有閑錢,何不買房子。錢放在銀行會縮水,放在P2P,不知道哪天就暴雷了,其他投資理財也沒有壹本萬利的。唯有房子,至少是個固定資產,就算貶值,房子還在,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形來看,房子是保值的,且有增值的空間。
所以我覺得房奴聽起來還是挺悅耳的。如果我有錢了,我的終極夢想是包租婆,每個月靠收租環遊世界,哈哈,我又想多了。
買房的成為了房奴,沒買房的成為房奴的奴隸!
因為沒買房的人,最後都要從房奴手裏租房住,相當於 在幫這些買房的房奴還貸 。
我大學同學,家裏有點小錢,所以在他讀大學的時候就給他在長沙買了壹套房。在他讀大學的四年時間裏,這壹套房子就被用來出租了,每個月能有個兩千元的租金收入,這就是同學四年時間裏的生活費了。後來畢業後,家裏說妳現在工作了那麽每個月的房貸就要自己出了,他也答應了,結果他自己住壹間房子,把剩下的兩間房子租出去了,每個月也能收到兩千元的租金。而那套房子的月供還不到三千元,所以實際上他自己每個月的房貸支出只有幾百元。
而這還是因為同學自己的房子位置不是很好,所以租金不算高,如果是那種位置好的房子,基本上租兩間房出去之後就不用自己還房貸了,自己還能免費住壹間房子。
很多人覺得買房之後會成為房子的奴隸,不管是什麽時候都要先考慮房貸,但其實大部分人在買房之後生活質量並沒有出現明顯降低。畢竟很多時候租房住也需要付出很大壹筆支出,而買房其實只要湊齊首付,每個月的月供跟房租相差其實並不多,這壹點越是在大城市就越是這樣。
我記得開發商有壹個文案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妳把錢存在銀行,結果別人借走妳的錢買房,然後把房子租給妳,還讓妳幫他還月供!
這下妳知道了沒買房的人都在幹什麽了吧。都在幫買房的人還房貸!
“房奴”這個詞有些年了吧?剛開始時很流行,後來聽見的少了,其原因是人們觀念的變化。過去是攢夠了錢買房,後來發現攢錢的速度永遠跟不上房價的腳步,並且錢越來越貶值,於是就改變了策略,由攢錢改為貸款,居然理想實現了。我有個侄子03年買了個房子,二樓,80多平米,18萬多,首付5萬,余額貸款10年,現在輕松好多年了,如果等攢夠錢再買的話,恐怕現在也買不了。那時候當房奴是不大被人接受的,因為它超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那時當房奴的大致上是兩種人,壹種是剛需的,不買不行;壹種是有眼光的人,預見到房價要漲,可以趁房價處在低位時貸款買上幾套,借用銀行的錢園自己的發財夢,其結果這些人贏了,也催生了更多的炒房者,成就了千萬、甚至億萬富翁。
這十幾年間,房價漲了多少?依我住的這個樓為例,120平方的房子,00年賣的是22萬,03年同樣的房子賣了32萬,壹四年98萬,壹八年183萬。房子是95年建的,早買的房齡僅有5年,去年買的房齡已達24年,前後相比,性價比壹目了然。
從房地產市場出現以來,到現在買房的仍然不外乎兩種人:剛需者和炒房者。剛需的不買不行,背上貸款也得買;炒房的是不怕錢多,即便有風險也要拚上壹把。在這種情況下房價大落的希望簡直微乎其微,何況還有建材價格的制約。前不久也是壹個關於房子的問題,我曾說過,房價總的趨勢是穩中略降,如果是剛需的話妳什麽時候買都不後悔,反而覺得虧了當時下決心買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能人人都能買得起房子,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得起“房奴”,不管妳相信不相信、能不能接受,這就是現實。
其實很簡單的壹個問題,咱們先不討論買不買房。
各位覺得豬肉會降回五塊錢壹斤麽?蔥姜蒜會降回幾分錢麽?其實真正細算下來許多物價都已經超過正常消費水平了,只是因為都是小額消費大部分人不在乎或不關註而已。
在中國,沒有房產的人群大有人在,其次有多少人的房產是在農村或鄉鎮的?別總說回農村蓋房,我們國家是壹直在發展進步的,農村人口早晚要並鎮,鎮並縣,縣並市的。人口流動是國家發展的必要因素,妳不想走,國家有的是辦法驅趕妳。與其被動趕到大城市,不如早點進入。歸根結底其實都是惰性作祟,有太多人認為自己後輩的生活質量和自己無關。可其實哪怕只是進步壹點點,積累起來也是巨大的財富。偏偏有些人巴不得把家產敗光,做月光族,啃老族。國家在發展進步,可是人的思想卻在退步。思想決定成敗。
買房不壹定會越來越好,但不買房的壹定不會越來越好。有房的不壹定有錢,但沒房的壹定沒錢。
買房的人都混成了房奴而辛勤努力不敢松懈活成了壹付苦逼的樣子。不買房的都混成了瀟灑自在壹無所有活成了壹付心虛飄著的樣子。都是苦逼,壹個是身體上的而壹個卻是心理上的只是各不相同而已。
貸款買房子的人因為每個月要還月供,然後就被戲稱為房奴,也就是為房子工作的人。但是,就實際情況來說,五年以後,房奴其實也不會過得有多糟糕。
首先,就當前的房價來說,雖然已經看不到像前兩年那種猛漲的勢頭了,但是,房子更不會出現那種折腰暴跌的情況,這麽說吧,就算是房價跌了,那些該付不起全款的人依舊是付不起全款。並且,我們也壹定要明白,現在控制房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抑制有些人炒房,防止樓市流入過多資金,然後引起某些投機取巧但是沒有經濟實力的人過度投機而出現房產泡沫,而不是為了故意打壓房價。
因為就實際情況來說,現在的房價也就是個正常價格,對於那些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肯定壹個月四五千的月供很吃力,但是,對於那些畢業了兩三年,並且已經是結婚的兩口之家來說,壹個月四五千的月供也就沒有那麽大的壓力了。 要知道,現在工資繳稅都是五千起步了,也就是說在未來,大部分人的工資是不會低於五千,這差不多就是壹個衡量房價高低的標準了。這麽說吧,十年前買房子的人妳感覺人家現在壹個月兩三千的月供是不是就過得比妳租房子更苦了呢?恐怕妳現在租房子壹個月的話也得兩三千了吧,這就是現實,同理,五年以後也會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因為這裏有壹個很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物價在上漲,貨幣就意味著在貶值,而月供卻沒有變。不過,以後買房的人可能就不會有月供不變這壹說了,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了固定利率了,也就是浮動利率了。那妳說,銀行為什麽要搞這種浮動利率,那還不是為了防止以後出現貨幣貶值而給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
同樣壹個不買房子的人心虛和不自信的摧殘並不比壹個買房子的人壓力小,雖說年輕時活得瀟灑自在,但越活壹定會活成壹種越心虛落不著地飄著的感覺,特別是成家有小孩以後這樣的感覺會更為強烈,到那時妳可能會整日為了找房子搬家漲房租而惶惶不可終日,這樣的日子不但別人看不起妳連妳都會看不起自己,這樣的日子越往後越越更淒涼,畢竟活成壹個壹無所有的人生絕對是壹個最為淒慘的人生。
房奴看起來好像是壹個貶義詞,沒那個金剛鉆卻攬了這個瓷器活,每個月拼命賺錢累死累活不說,生活上還要勒緊褲腰帶,拒絕所有外出花費邀請,沒有任何 娛樂 活動,每天和古時奴役壹般生活,壓力大到讓人絕望。
房奴既然如此痛苦,為什麽還有那麽多人選擇當房奴呢?
想買房,但是沒有錢,這是壹件非常現實的事情。
作為新時代的好青年,咱保持樂觀,辛勤工作,朝九晚九上六天班,可大多人工資還不及當地房價的1/2甚至1/3。再加上本身家庭並不富裕,都是貧苦出身,父母含辛茹苦供至大學,哪還有什麽存款再來全款買房?
買不了,又強烈需要,那就只能償那大山壹般的房貸。現在的年輕人,房貸車貸就像寓言中愚公門前王屋、太行兩座大山,還說什麽,為了美好生活,搬,搬就對了!
然而,正是這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過去的房奴們做了壹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站在現在的時間節點回頭觀望,絕大多數的買房者不說賺的盆滿缽滿,至少也是完成了壹波資產升值,這時候,當年沒有買房的人不高興了,憑什麽?他們也就是運氣好壹些罷了。
實際上,房價就是這麽壹個不確定的東西,有這筆資金,有這份魄力,有償還的能力,有肯承受壓力的心態,房奴們最終獲得曙光,唱起壹首翻身農奴把歌唱。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杠桿是什麽意思,那我們下面用大白話好好嘮嘮。
2002年,坐標成都壹環,130平米,首付7成,A先生頂著來自家庭與生活的壓力,把牙都快咬碎了,狠心買下了這套房子,房貸要在30年之內還清。
2002年,成都的平均工資是917塊,A先生需要每個月還款300元,還剩600元再加上老婆的微薄工資,全家人過得那是壹個縮衣節食。當時的A先生感覺未來沒有任何希望,老婆成天罵他腦袋有病要買這套房子壓力巨大,全家人更是病都不敢生,生怕資金鏈斷裂還不起貸款。
然而不管怎樣,A先生的日子也這麽過來了,17年後的2019年,A先生如今仍需每個月償還300元的“巨額貸款”,而且這筆“巨額貸款”他還將再還14年......
妳聽聽,300元巨額貸款,這說的還是人話麽?
當年貸款買房者,就是典型的先苦後甜,前期生活滿載壓力,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份壓力於無形中被稀釋了,為什麽?
隨著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這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頭疼的事情。之前的人喜歡把錢存進銀行,不但安全,還能拿點利息,豈不美哉?可是隨著通貨膨脹,他們漸漸發現,即使拿到了這份利息,自己手上的錢好像越來越不值錢了,於是開始紛紛尋求投資之路,國債、基金、股票、期貨,有的甚至玩起了P2P,玩起了幣圈,以求資產的保值與升值。
但對於當年貸款買房者而言,他們手上的錢只能支付首付,假設全款買了壹套房,能享受到資產升值的也就只是原資產而已,但成為房奴貸款買房就不壹樣了,他們不但享受了前者,還享受了貸款款項的資產升值,這就是杠桿的力量。
我知道壹定會有人問,現在買房還來不來得及,房價會不會跌這種問題。
想問房價會不會跌的,妳覺得妳的工資會不會跌,妳希不希望它跌?
買房來不來得及的,剛需趕緊上車,投資壹線環壹線。
房奴的日子很苦,不過也只是前期很苦,這就像小時候妳父母逼妳學習壹樣,先苦後甜,如今看著曾經好好學習現在功成名就的鄰居夥伴,妳有沒有後悔當年沒有好好讀書呢?
在中國,房子從來不僅是“水泥盒子”,更多是壹種 社會 關系的典型隱喻。
因為房子承擔著超乎想象的 社會 意義,比如婚姻、戶口、教育、養老、生活等等,很多人終其積蓄地要買 壹套房子,它到底給人們能帶來什麽?
是壹段婚姻的保障嗎?
房子和婚姻的關系這幾年巧妙發生了變化,有房成為時下絕大多數女性公認的第壹擇偶標準,也是男性展示自身經濟實力的第壹標誌。“壹定要買房,房子就是壹種保障,沒有房絕不會把女兒嫁過去”,許多父母都這麽想,他們不希望女兒吃苦。
壹套房子,有時候除了是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壹張婚姻的門片。
是生活質量的保障嗎?
沒有自己的房子,就只能租房住。對於租房,很多人表示租房只是暫時的,結婚後壹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因為不用再面臨中介的壓榨,不用再和陌生人同住壹個屋檐下,也不用面對高額的房租來來回回搬家……
而作為越來越多的租房壹族,他們認為如果真的費盡力氣付下首付,人生的大半時間就要為壹套房子奔波,多多少少有些成為“房奴”的感覺,租房壹族不想過被房子束縛的生活。
是子女教育的差別嗎?
古有孟母三遷,現有家長不惜排隊高價搶購學區房,背後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真實寫照。家長對名校的追逐,是想孩子能近朱者赤、認識良師益友。
優質學校周邊的學區房幾乎永遠是供不應求,不管學區房的價格如何猛漲,很多家長也要花盡心思去爭著買,他們買的可能不僅僅是壹個學區房,而是孩子進入上級圈層社交的門票。
在當下的中國,和房子捆綁在壹起的東西太多了,也正是這些東西,壹直在催漲著房價上漲,也催生著80、90後身上越來越多的壓力。我想說:
買房,其實就是壹個選擇的問題;
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商場店鋪這些實體店的不景氣都是房奴們惹的禍!兜裏沒錢消費都粉粉奔向了馬雲的懷抱。還好還有些房租客沒去買房!若都去買房作了房奴,怕是實體店將不會存在非都倒閉不行。
買房成為了奴隸,沒有買房就是普通人。
壹、買房成為了奴隸。就和封建 社會 的賣身契壹樣,賣給人家做牛做馬,當丫鬟、小妾、太監和奴隸。主人是物業、開發商和銀行。
二、沒有買房就是普通人,房子為什麽要通過開發商買,自己不可以造嗎?不可以話可以住農村啊,農村不可以話住山洞啊,山洞不行可以出國買土地自己造啊,離我們近的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度都可以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