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27戰鬥機
蘇-27戰鬥機
蘇-27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制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側衛"(Flanker).該機於1969年開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飛,1979年投入批生產,1985年進入部隊股役。蘇-27系列戰機家族中成員眾多,主要型號為蘇-27(早期空軍型)、蘇-30(在蘇-27基礎上升級的對地攻擊型)、蘇-33(航母艦載型)、蘇-35(多功能戰機)等。
主要數據
成員:1至2人;全長:21.935m;翼展:14.70m;全高:5.932m;機翼面積:62 m?;空機重量:17450kg;最大起飛重量:33000kg;最大載油量:9400kg(內部);最大外掛武器載荷:8000kg;2臺俄制AL-31系列渦輪風扇發動機;10個外掛點:2個翼尖掛點、4個下翼掛點、4個機腹掛點。
研發歷史
蘇-27戰機的研發開始於1970年代,首架蘇-27原型機T-10-1於1977年初出廠,當年5月20日在接近Ramenskoe市的儒可夫斯基飛行試驗中心由試飛員伊留申完成試飛。1978年初美國偵察衛星首次拍到T-10-1的照片,由於誤將儒可夫斯基當作拉明斯科基地,美國人將這架從未見過的飛機稱作RAM-K。 1978年T-10-2出現,但不久因電傳操縱系統故障墜毀。T-10型總***制造了10架,在操控方面使用線傳飛控系統,這點和以前的蘇制飛機不同。
裝備情況
蘇聯以及俄羅斯約制造了680架蘇-27,這只是指蘇-27,並不包括之後的衍生型號。 除蘇-27外,俄羅斯還裝備有19架蘇-30,28架蘇-33,30架蘇-34和11架蘇-35。烏克蘭擁有從前蘇聯空軍繼承的80架蘇-27,印度經過數年的磋商,印度為40架蘇-30MKI更換了性能更為強大的AL-31FP發動機、航電設備、鴨翼、以及推力矢量噴管。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取得在2020年前再生產140架次的生產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