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露營“出圈”的秘密

露營“出圈”的秘密

閱讀提示

眼下,露營旅行持續升溫。2020年被很多人稱為“戶外元年”,近兩年來,上百個露營營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散布在城市邊緣,成為“網紅打卡地”。露營行業的成長,也為 旅遊 業的發展註入新的生機。

“沒有露營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天最會玩的人,都去露營了”……這些頻頻出現在 旅遊 、社交平臺裏的文案,正是眼下露營旅行持續升溫的壹個縮影。

不少人把2020年稱為“戶外元年”,疫情給露營行業帶來了更多機會,不少綜藝節目中出現的露營場景,也助推此前小眾的露營旅行不斷“出圈”。

近兩年來,上百個露營營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散布在城市邊緣,成為“網紅打卡地”。

不論是追求“野趣”還是向往精致,伴隨露營行業的成長,壹頂頂帳篷、壹片片篝火正在綠水青山間為 旅遊 業的發展註入新的生機。

感受野趣的魅力

露營愛好者郭曉琳能夠明顯感到,最近露營越來越火,“刷朋友圈,總能看到有朋友在曬露營照片。”

天貓數據顯示,僅在今年1~3月,就有325萬人搜索“露營”,而下單購買的人數超過170萬。

郭曉琳“入坑”露營是在2011年。當時女兒出生不久,夫婦倆想帶孩子去北京郊區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於是購買裝備開始了露營之旅。

“起初是為了親子遊,後來自己也想短暫逃離城市,換個環境放松身心。”幾年間,在郭曉琳的發起下,壹個由同事、同學、朋友組成的露營“野玩”團隊小具規模,每次都會有多個家庭參加活動。現在,只要大家周末有時間,就會相約自駕露營。

“晚上周圍很安靜,繁星滿天,早上醒來就能聽見鳥叫。”郭曉琳喜歡這種原生態的感覺,她的女兒受益於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視力壹直是班裏最好的”。

郭曉琳和朋友們也在露營中體驗著心理上的療愈。

“露營壹般是在草原、森林、沙漠這種景色單壹的地方,人的心境也會變得很純粹。”今年“五壹”假期,郭曉琳和家人、朋友在草原上露營,風吹草低、牛羊成群,她想起了顧城的詩句:“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那壹刻,“生活、工作中的煩惱都變得不過如此。”

對於專業玩家,露營的魅力更在於野趣。

旅行博主“千帆遠澋”用完了5本護照、走完了104個國家,但她始終對自己的壹次露營經歷印象深刻。

2010年,還在讀大學的她和壹群“驢友”自駕去內蒙古額濟納旗看胡楊林,全程露營。晚上,十幾輛 汽車 圍成壹個圈,大家就在圈裏搭帳篷。

“有幾晚,帳篷紮在了沙漠裏,醒來發現鞋子被野狗叼走了。”“千帆遠澋”回憶說,當時的條件雖然有點簡陋,但是真的很有“野味兒”。

到當地的農家買菜、看團隊裏的小朋友在帳篷裏寫作業、和大家壹起分享食物、講故事……從陌生到熟悉,她和那次壹起露營的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後來,還和其中壹對老夫妻壹起“打卡”了十幾個國家。

而郭曉琳則對露營中的壹頓“沙子火鍋”記憶猶新。在錫林浩特壹片牧場露營時,傍晚突然下起了雨,火鍋裏進了不少沙子。雨停後,大家壹邊吃火鍋,壹邊調侃,“這火鍋可真練牙口。”

營地發展尚在起步階段

自帶裝備、食材,動手搭帳篷、做飯,露營結束後再壹壹收納,“野玩”式露營不僅需要裝備加持,還有壹定的戶外生存知識“門檻”。於是,拎包入住、設備齊全的營地模式更受“露營小白”的青睞。

“谷上谷”位於福州大北嶺山區,距離市區30多分鐘車程。與“谷上谷”類似,壹些遠郊民宿紛紛推出露營服務——營地帳篷、房車、蒙古包、星空房、太空艙、樹屋等非標住宿形態,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2.1萬家與露營地相關的企業,2020年新註冊企業7933家,同比增長331.6%,今年前5個月新註冊6957家,同比增長286.5%。

楊靈靈介紹說,消費者如果自帶帳篷,壹天的場地費用在200元左右,如果需要租用營地帳篷,每晚的住宿費用從150元~600元不等;露營場地的投入成本不低,除購買帳篷、睡袋、防潮墊、炊具等設施,還有場地維護的人工投入,十分考驗從業者的運營能力。

90後小琦就曾被壹次露營經歷“勸退”。她和小夥伴報團參加了海邊的營地露營,白天坐在帳篷裏面朝大海,晚上圍著篝火燒烤唱歌,壹切都很美好。然而隨著夜幕降臨,海水漲潮的濕氣打濕了衣被,海邊的蚊子也格外“熱情”,鼾聲、潮水聲從四面八方湧來,她壹夜未眠。

為了讓孩子體驗“與海洋生物***眠”,二孩媽媽袁夢報名參加了海洋館裏的親子露營。和壹晚上千元的價格相比,她覺得“體驗並不美好”,“密閉空間內帳篷密度過大,感覺很悶,距離衛生間也較遠,小朋友洗漱和上廁所都不方便。”

露營的“精致”未來

資料也顯示,2021年初至今,小紅書社區露營相關筆記的日發布量和日搜索量均在不斷攀升。

為吸引消費者復購,露營營地的經營者們在創意上花樣頻出。

“谷上谷”近期就推出了插花、紮染、烘焙、燒烤、篝火等體驗項目,裝飾串燈、紅酒杯、高顏值餐具、創意市集等也成了吸引消費者的籌碼。目前,他們的復購率維持在50%左右。

不過楊靈靈也指出,目前的露營場地在充分利用環境特點與周邊 旅遊 資源有機融合方面還不成熟。

此前,中國 社會 科學院 旅遊 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付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按中國有1.5億人規模的常態露營人口保守計算,每人年均露營花費1000元,市場規模可達每年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