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拜登放屁

拜登放屁

俗話說;“人逢七十古來稀”,所以七十歲的人往往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感慨自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現代社會的我們,擁有發達的醫學技術與適當的社會環境,七十歲的老人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更多老人可以活得長長久久,上百歲的老人也時常可見。人到了年邁時刻,對時間會更加敏感,他們總想著自己到底還能在這人世間停留多久。

有人提出,壹個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

心態很重要

醫學研究認為,從理論上來說,每個人都可以活到兩百歲,但在現實裏卻從未見過壹個人可以活到兩百歲。

這是因為,生命的長短來自兩個方面:壹是先天因素,即整個家族的基因裏是否帶有長壽基因,眾所周知,世間存在長壽村,就是因為那個地方的人可能有著長壽的基因;

二是來自後天因素,這裏更多是指個人的心理素質,也就是常說的心態,很多人認為年紀大了後,由於身體各個部位的衰老,心也就跟著老了。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身體的衰老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自然規律,沒有人有特權,但心理的衰老完全是跟自己有關。

今年的疫情讓我們再壹次見到了鐘南山院士,原本大家存在的印象可能是壹個84歲老人的模樣,但實際上,他走起來健步如飛,整個人神采奕奕,哪裏有半點84歲的樣子。

原來,84歲的鐘南山院士每周都會保持健身的習慣,他特別喜歡運動的感覺,所以身體也特別健康,與年輕人毫無差別。

再看我們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已經90歲高齡的他,在今年生日光顧了常去17年的理發店,為自己理了壹個帥氣的發型。

而爺爺的生日也只是簡單的五菜壹湯,他的生日願望也很簡單——想吃自己愛的豌豆。袁爺爺的生活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愛好自由,特長散漫”。

他喜歡隨心走,喜歡什麽便去做,活得非常通透,對於水稻產量問題,他希望能有多高便多高。

袁隆平也表示非常樂意將成果與世界分享,因為他認為糧食問題是可以解救壹個國家的。我們生活在富足的年代,可能對食物緊缺並不能有很深刻的感觸,但目前世界上還存在很多饑寒交迫的人。

他每次出現在大家面前都是精神抖擻的模樣,歲月仿佛並沒有為這個老人添置過多的痕跡。

這兩位長壽老人都在用實踐為我們證明:人生的長度與時間沒有關系,妳能活多久完全取決於妳的心理素質。

享受生命

人到了年紀時總會有病痛纏身,有的老人將病痛牢記於心,每日都活在對病痛的恐懼和對生命流逝的害怕之中,從而忘記去好好生活。

這也是為何如今很多詐騙集團把重心轉向了老人,給他們開健康講座會,宣傳各種“神藥”,實際上,不過就是很基礎的保健品,甚至是為了騙人的假藥。

但依舊有大把的老人相信那些藥可以讓身體的疼痛減少、延長壽命,心甘情願掏出自己辛苦多年攢來的養老金。

保持長壽其實很簡單,不需要過多的藥物維系,畢竟是藥三分毒,藥的存在更多只是作為內心的安慰劑,給予我們壹定的心理暗示。

人生到了70歲也並不可怕,依舊可以追尋自己喜愛的事物,那時的妳,少了工作、家庭的羈絆,正是風華正茂、真正做自己的時刻。

為什麽要每天在擔憂中度過呢?珍惜每壹個朝朝暮暮,享受好自己生命的每壹天,是我們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