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四世同堂》創作於什麽年代?
《四世同堂》寫於上世紀40年代,是老舍著作中篇幅最長的壹部,長達80多萬字。這是作者經歷了血與火的抗戰現實,激起他的愛國熱忱,決心“為正義而寫,為抗戰而寫。”於是在1944年初,他便抱病開始了長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寫作,小說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直至1946年5月才完成。這是作者耗費了大量心血創作的巨著,但是解放後直至80年代之前都未公開出版過。現代文學史也不提這部作品。原因是在壹些文學史家心目中,《四世同堂》不是革命的作品,認為他沒有寫***產黨的領導,沒有正面寫階級鬥爭,沒有寫英雄人物,所以也就登不了新文學的“殿堂”。這顯然是左的文藝思想影響下對作品的誤讀。實際上,不難感受到作者是以現實主義的態度,飽含愛國主義激情而創作這部作品的。\r\n這部小說以祁家祖孫四代人為中心,連接著小羊圈胡同裏的各類人物,表現抗戰時期,淪陷區人民的苦難經歷和他們在茍安的幻想破滅之後逐漸覺醒、反抗,最後迎來勝利的艱苦過程。\r\n在文學史上以抗戰為題材的作品並不少見,但《四世同堂》中寫抗戰,卻不是像有些作品那樣去寫八路軍、新四軍、遊擊隊或國民黨軍愛國官兵英勇作戰,也沒有去寫地下工作者與敵人的鬥爭,或者國統區人民的艱難鬥爭,“他只是解剖了壹個小細胞,壹個不上經傳的淪陷了的小胡同,透過這小胡同看民族和國家的命運。”(胡_青、舒乙語)\r\n《四世同堂》描寫的人物多達130多個,有名有姓的就有60多個,三教九流,無所不有,組成了壹個獨具特色的都市底層社會。他寫的是淪陷之後北平廣大市民的亡國之痛,是壹部中華民族蒙受恥辱飽含悲憤的悲痛史。作者所描繪的抗日時代風雲,而又結構宏大,人物眾多,這樣的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獨壹無二,是老舍獨創性的作品。\r\n在眾多的人物描寫中,寫得最鮮明、思想內涵最豐富的是主要人物祁老人及其長孫瑞宣。\r\n祁老人是祁家的老太爺,壹個善良忠厚的長者,在那亂世之年,仍然保持著中國的古老傳統和風俗習慣,他的最大願望就是安度晚年和全家太平,雖然也同情幫助受難的鄰居,但又害怕受牽連,奉行著“明哲保身”的哲學。然而當兇殘的侵略者打破了他的“四世同堂”的寧靜和平生活後,他終於萌發了仇恨和反抗,他懲罰當漢奸的孫子瑞豐,當面斥責特務,特別是當他的重孫女死於敵人制造的饑荒時,他懷著怒火敢於抱著夭折的孫女去和日本人算賬。他的性格發展變化,有很強的時代感,從壹個側面顯示了中華民族的不可征服。\r\n祁老人的三個孫子在激烈的民族矛盾中走了三條不同的道路。小孫子瑞全在愛國浪潮中走上了抗日道路,老二瑞豐貪圖安逸,受蠱惑當了漢奸,而處於長子孫位置上的瑞宣,卻走的是不平坦的道路。\r\n瑞宣知書識理,溫文爾雅,有壹顆善良的愛國心。在抗日烽火中他也渴望救國救民,但作為長子長孫又要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盡孝,只得守在家中,滿懷義憤,卻不能付諸行動。他妥協、忍讓、思想上壹直在“盡忠”和“盡孝”二者之間充滿矛盾和痛苦。但他終於還是從矛盾苦悶中解脫覺醒起來,走上反侵略之路。這壹形象包含了豐富的時代內容,深刻揭示了被征服者的亡國之痛及其新的覺醒和崛起。\r\n作者以現實主義的筆觸,從文化心理層面揭示這兩個人物身上的傳統文化中的消極因素給民族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寫得十分深刻而發人深省。\r\n作品中所寫的壹系列漢奸形象,如冠曉荷、大赤包、蘭東陽、祁瑞豐之流,作者則大量運用誇張、變形、對比等漫畫式手法,揭露其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的無恥、反動、腐朽的本質。描寫了他們可恥的下場,作者懷著無比痛恨之情,有力地鞭打了漢奸賣國賊的醜惡靈魂。\r\n老舍是寫市民生活題材最有成就的作家。書中所寫的小羊圈胡同就是他出生成長之地,他對那裏各種市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在作品中,但凡涉及的生活用品,風俗人情,語言行動,以及人物心態都是地道的“北平味兒”,展現了壹幅獨具北平地方特色的都市風俗畫。\r\n《四世同堂》早在80年代就編成了電視劇播出之後,出現了萬人空巷的觀看熱潮。這次熱播的新版《四世同堂》編導者並非重復老版,而是力求出新,在更加忠實原著上下了很大功夫。就我的觀感,從劇中所寫的人物性格、氣質,(只是語言是帶北京味的普通話,可能考慮的觀眾的接受能力),以及所展現的小胡同,房舍、內景、風土人情,乃至服飾和不少生活細節,都再現了原著中所描繪的老北京人文風貌,我以為改編是成功的,使老舍的名著再次煥發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