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金不換與牛得草是什麽關系?

金不換與牛得草是什麽關系?

是師徒關系。

牛得草,河南省開封市人,原名牛俊國,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與常香玉壹樣,

牛得草在全中國範圍內受到豫劇愛好者的喜愛。他技藝精湛,擅長醜角,唱腔詼諧幽默,自成流派。代表作品有《卷席筒》、《唐知縣審誥命》等。後者由牛得草親自執筆並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電影制片廠改編為電影《七品芝麻官》並獲第四屆“百花獎”最佳戲曲影片獎,其中的壹句臺詞“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膾炙人口。牛得草生前獲評中國國家壹級演員職稱,他的學生有金不換(梅花獎得主,現任中國國家壹級演員)張仙草(全國豫劇十大名醜獲得者之壹) 等人。

金不換本名金振秀,乳名玉領。1968年8月,出生在壹個世代為農的家庭,五兄弟中居中。如今,他已是我國戲劇界名人。他的父親金樹、母親李芬亭每當提出他小時候,總是感到愧疚。而提到現在成名的金不換,卻高興是戲言,他是從雞簍裏成長起來的金鳳凰。金不換,河南省鶴壁市豫劇團團長,醜角演員,生於1968年,祖籍河南省封丘縣,原名金振秀。他1985年畢業於鶴壁市戲曲訓練班,分配到鶴壁市豫劇團,師承豫劇名醜牛得草,“金不換”的藝名即為牛得草所贈。金不換於1999年晉京競評“第十七屆梅花獎”時,拜中國戲曲學院原副院長、京昆表演藝術家、戲劇表演理論家鈕鏢先生為師。

金不換與牛得草朝夕相伴13年,直至老師去世,牛派的看家戲《七品芝麻官》、《十八扯》等由他演來十分傳神。在《十八扯》這出戲中,他既惟妙惟肖地再現是豫東調名須生“小紅臉王”的唱腔藝術,還模仿了沙河調代表人物唐喜成在《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劇中的唱段,甚至把馬金鳳的《穆桂英掛帥》也模仿得酷似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