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I和MDI主要面對的客戶群體有那些?
作為聚氨酯(PU)的主要原料,MDI 目前分為純MDI 和聚合MDI 兩個品種。在我國,純MDI 主要用於PU漿料、PU鞋底原液(兩方面需求合計約占到80%)等方面,近幾年國內氨綸行業的迅速崛起對純MDI 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聚合MDI 主要用來生產聚氨酯硬泡、半硬泡等,廣泛應用於冰箱、保溫材料、汽車及建築等行業。因下遊各個行業迅猛發展,帶動MDI年需求增長率達20%以上, 2005 年需求量預計將突破50 萬噸。由於MDI 應用廣泛,下遊需求增長強勁,買方集中度較低,並且部分新興行業,如氨綸行業本身利潤較高,對MDI 價格敏感度較低,因此買方的討價還價能力較弱。
二、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
MDI 所需的生產原料是苯胺、硝酸、氯、燒堿等,其成本占制造成本60%以上,其中苯胺是最主要的原料。由於包括苯胺在內的所有原料均是大宗化工原物料,供應商集中度較低。可根據原料價格,在國內、外市場選擇采購,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較差。
2003 年底開始,雖然因原油價格上漲帶動苯胺價格上揚,但因MDI在聚氨酯產業鏈中的強勢地位,可將成本完全轉嫁下遊,2004年MDI的價格更是壹路上揚,9 月—10月期間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價50000元/噸。同比增長達到250%左右,遠遠超過苯胺的增長速度97%左右。
三、現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
由於MDI 高難度和復雜的制造工藝形成較高進入壁壘,目前全球僅有8 家公司(煙臺萬華、拜耳、巴斯夫、亨斯邁、陶氏、日本NPU、日本三井、錦湖三井)可以生產MDI,其中煙臺萬華是我國僅有的壹家MDI 生產商。因此該行業處於典型的寡頭壟斷競爭狀態。
盡管2004-2007年全球MDI的產能年均增長率達到7.6%,但仍然趕不上年需求9%的迅速增長。MDI行業還處於成長階段,行業內競爭激烈程度較低。
就中國市場來講,因為只有煙臺萬華壹家,其直接競爭對手是世界上另外7家生產商,相較同行其競爭力毋庸置疑,2003年MDI銷量達到8.4萬噸,中國市場占有率28%,行業排名第壹,2004年預計將達到10萬噸。2006、2007年後,隨著煙臺萬華和巴斯夫16萬噸、23萬噸新建MDI項目陸續投產運行,國內產能將達到50萬噸。以20%的需求增長率測算,預計2007年國內需求量為72萬噸。雖然國內自給率由目前的28%上升至72%,供需緊張局面會有所緩解,但仍然有部分缺口需進口補充,屆時MDI行業競爭格局將有新的變化。
四、潛在的行業新進入者
由於MDI采用液相光氣法生產工藝,過程包括綜合化反應、光氣化反應等多道工序,不僅技術難度大,而且要有效控制所需的氯氣與有毒光氣,進入壁壘極高,除了上述生產商擁有該項技術外,很難再有新的生產商進入。
五、替代品的競爭
雖然TDI和MDI同為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但因結構、性能差別,細分用途大不相同。聚合MDI主要用於聚氨酯硬泡、半硬泡,應用於保溫材料、汽車飾件、建築行業。而TDI主要用於聚氨酯軟泡,應用於家具墊材、吸音材料和玩具等行業。同時因TDI的劇毒性使其應用受到壹定程度限制,遠不如MDI廣泛。因此,從目前情況來看,MDI作為聚氨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壹,還沒有理想替代品。
通過對MDI產業五種力量分析,可以看出MDI在產業鏈中,上下遊議價能力都很強,而且存在極高技術壁壘,因此來自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脅十分低。在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下,競爭並不激烈,產品利潤率較高,因此,可以預計未來兩年這種高利潤趨勢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