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幹貨|如何看懂高大上的藝術展?

幹貨|如何看懂高大上的藝術展?

身邊總有朋友會問我們,最近又有什麽好看的藝術展啊,有沒有可以推薦的?

首先真的很欣慰,越來越多不搞藝術的朋友也開始看展了,雖然他們總說,其實去看展很多時候也看不太懂,更多是好奇,或者只是純粹去感受下,看看藝術家的世界和自己看到的世界有什麽不同。

藝術,本就沒有標準答案,藝術就是需要靠自己去感受的,只是有的人感受多壹些,有的人感受少壹些。

而看展本質就是壹個藝術熏陶的過程,當妳看過那些藝術大師們的傑作,看過足夠多的好作品,當妳感受得多,妳的眼界和觀念就會被打開,妳的審美水平就會慢慢提升。

但是,當我們真的去看了壹個不錯的藝術展,有人可能排了老長的隊,進去後茫然走壹圈,然後感慨壹聲:“啊,真好看!” 或者疑惑壹下:“哪裏好看了?”傳說中的頂級大師名作就在眼前,卻又好像離它很遠很遠……

那麽問題來了, 我們怎麽才能看懂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呢?

①? 觀看作品旁的介紹

寬宏的約翰·弗雷德裏克頓薩克森候選的肖像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1533年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每壹幅作品旁邊的作品介紹和背景資料。通常壹個好的展覽,都會配上相關的簡要介紹,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介紹信息,對作品和藝術家有壹個基礎的了解。而此次展覽策劃中,每壹幅作品都配上了200~400字的介紹,算是比較深入了,這也是清華此次策展中非常人性化的地方。畢竟很多人除了達芬奇、梵高、莫奈等耳熟能詳的大師之外,對其他大師可能了解的比較少。

②? 相互比較著去欣賞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朱庇特和忒提斯》(左圖)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穿紅衣的年輕女子》(右圖)

當我們看完作品旁邊的文字介紹之後,再看這些名畫可能還是有點懵,這時候,我建議大家相互比較著去欣賞。因為時代的不同,同壹個展廳內,兩幅相鄰的作品,就有可能相差50年-100年。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發展,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征,通常會反映在藝術作品中。比如,浪漫主義和印象派,當妳相互對比的去欣賞,妳會發現有許多不壹樣的地方。當我們用比較大眼光去欣賞這些畫作時,藝術鑒賞能力也在逐漸提高。

③? 以歷史時間線縱向去宏觀感受

每個藝術流派的誕生,都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環境。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立體空間的表達意識開始明顯增強,也就是大家理解的素描。雖然立體素描已經開始成熟,但是,當時的色彩語言並沒有那麽豐富。這和當時的工業發展有關,文藝復興時期的顏料還是以手工磨為主,而像現在這樣豐富的錫管顏料壹直到19世紀末,印象派時期才開始普及。正因為開始普及了便於攜帶的顏料,才使得外出寫生成為可能,否則以前像罐頭壹樣的顏料,帶出去寫生可就太費勁了。

按照歷史發展縱向觀看作品,遠遠比單獨看壹張作品,理解得更深刻,更能明白其中的變化。比如,從15世紀到20世紀的藝術變化,我們就可以在達芬奇《蒙娜麗莎》的神秘朦朧和梵高《向日葵》的生命熱情中看到。

而清華藝術博物館的這次展覽,正是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策展,就像是西方現當代藝術史的壹次短暫巡禮,從文藝復興壹直到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每個藝術流派都清晰呈現。壹個展看下來,妳就可以對西方藝術史了解得更透徹了。

④ 了解壹定的繪畫語言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保羅?亞歷山大醫生肖像》

布面油畫 100.5×81.5厘米 1909年

如果不了解壹定的繪畫語言,哪怕是大師的傑作擺在妳面前,妳也可能會覺得枯燥無味,因為心裏沒有***振的基本元素。繪畫就像是壹個媒介,它將藝術家的性格、情感、過往的經歷、當時的情緒,通通註入到藝術作品中。當妳也懂這些繪畫語言,才更容易獲取藝術家在作品裏表達的情感、註入的能量。

繪畫是有壹定門檻的,油畫就有油畫語言的門檻,而跨過這個門檻的關鍵是要去嘗試了解壹些基本的繪畫語言,比如“輪廓線的虛實變化”、“明暗對比”、“色彩的層次變化”,否則,我們去看再多的畫展,藝術欣賞水平可能還只是停留繪畫形象的美與醜,卻看不到繪畫作品中的音樂節奏。

⑤ ? 找壹個懂油畫的朋友或藝術工作室壹起看展

克勞德?莫奈? 《睡蓮》

布面油畫 101.0×90.0厘米 1908年

對於繪畫語言的了解,最快的學習方式,莫過於跟著懂繪畫語言的朋友壹起去看展,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講解。比如這次的“西方繪畫500年”特展,作品都是油畫,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是陌生的,因為我們不懂油畫的繪畫語言。如果妳不想讓看展變成湊熱鬧,如果身邊剛好有懂油畫的朋友,或者遇到靠譜的藝術工作室,那就跟著他們壹起去看展吧。也許,當妳懂了壹些繪畫語言,妳的眼界才真正被打開,藝術觀念的更新也會讓妳的生活不壹樣。

比如,莫奈的繪畫語言中,他看到那麽豐富多彩的顏色,是真的超出常人麽?其實不然。我們做壹個小實驗:面對壹面白墻,去看白墻的中間和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用心感受,妳會發現四個方位的白色均有顏色的變化,比如右邊可能在白色的基礎上偏紅,上方在白色的基礎上偏藍。不用懷疑自己的眼睛,妳的這種色彩感知是對的感受,也是最好的感受,而莫奈只是將這種視覺感受放大,展示給了觀眾。

⑥ ? 用心去感受再感受

喬治?莫蘭迪? 《靜物》

布面油畫 30.0×35.0厘米 1948-49年

當我們不看任何文字介紹,也不懂任何繪畫語言,沒有別人的專業講解,我們看壹幅作品,怎麽看?也很簡單,用心靈,而不是用眼睛。

繪畫語言本身就是最直接的壹種表達方式,這種語言可以不經過大腦的解碼,就讓妳感受到藝術家的品格、特質、當時的情緒、情感。解碼這種語言最基礎的就是“用心”倆字,而並非眼睛本身。當妳佇立在壹幅作品前,用心感受的時候,也許妳沒有多麽大徹大悟的感覺,但妳壹定和這位藝術家在情緒和情感上走得更接近了。比如梵高的作品,妳能夠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情和生活的摯愛,而莫奈的作品,妳能感受到他平凡生活中的愜意和自在。

用心去看去感受,恰恰是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最容易丟失的,而這才是看展的關鍵,因為,欣賞藝術,妳的感受最重要,那是別人沒有的。

在人世間活著,就有諸多的煩惱,坑坑窪窪的人生旅途是大多數人的常態,如果在低谷的時候,還能夠看到樹木豐富多彩跳躍的顏色,擦肩而過行人嘴角上的微笑,普通瓶瓶罐罐投影上虛實相生的美,妳就有了壹雙藝術的眼睛,而藝術的眼睛可以讓妳的人生感受到更多幸福和滿足。

美也,帶妳去看展,希望妳在生活裏有藝術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