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筷子是小棍子?讀這首詩,妳就知道筷子文化有多深厚

筷子是小棍子?讀這首詩,妳就知道筷子文化有多深厚

曾小雲(白雲鄉黃葉村)

近日,意大利某奢侈品牌發布“起筷吃飯”主題廣告,被質疑為歧視和醜化中國文化,引起華人圈的集體發聲抵制。在國外的淺薄者眼裏,中國的筷子只是“小棍子”,卻不知道其中蘊含的文化涵義。壹雙筷子,蘊涵了中國人關於陰陽、方圓、乾坤、平等等哲學思維,也體現了關於合作、和諧、團圓、節儉等理念。

其實,在古代有不少題詠筷子的詩歌。這些詩作可以讓大家更加理解筷子承載的中國文化。以下是金代人周馳寫的《箸詩》:

箸,是筷子在古代最初的稱謂。它還有另外兩個叫法,梜、筯,宋代(壹說明代)才開始有“筷子”的稱呼。為什麽後來又改“箸”為“筷”?原來古人講究避諱,因“箸”、“筯”與“住”諧音,讓人聯想到停止、掛了、over等意思,不符合人們趨吉避害的心理。這個道理,和今天人們把“豬舌頭”改稱“豬利子”壹樣。這首詩標題下還有壹個副標題“章廟禦題限紅字韻”,應該是《中州集》編者元好問加上的。從副標題可知,這首詩是應制詩。章廟,就是廟號金章宗的完顏璟。禦題,就是皇帝命名題目。金章宗給朝臣周馳命題,要求寫壹首題寫箸的詠物詩,限定用“紅”所在韻部的韻字。

“矢束形何短,籌分色盡紅”,開篇先從宴飲遊戲投壺說起,引出與矢、籌形狀相似、同壹場合出現的箸,有類比的意味。投壺脫胎於射禮。由於正規的射禮需要很大的場地,又考慮到有時候賓客人數眾多,有的還不會射箭,故後來射禮變成了投壺。投壺的規則很多,各個時代不盡相同,大致玩法就是把箭或與之類似的竹簽向酒壺裏投,投中多者為勝,負者罰喝酒。為了計算投中和喝酒的數量,需要用具。根據辭典中矢、籌的解釋,我猜測起初計算投中數量的器具很可能就是矢,只不過集束裝入囊中的叫矢,射完之後分開利於計數的叫籌。隨著飲酒助興遊戲從投壺中獨立出來,古人又制作了另外壹種竹器,專門用於酒令遊戲中計數。這種竹器起初還叫籌,後來為了區別改稱算。當然,也有詩人沿用以前的叫法。這首詩裏說“籌分色盡紅”,籌應該就是用於計數的算,而非用於投射的矢。

接下來,我們來看中間八句。

“駢頭斯效力,失偶竟何功”,是說壹雙筷子齊頭並進,相互配合,壹同為食客效力;如果失去了壹根就不能立功。這跟俗話說的“壹根筷子容易折,壹把筷子難折斷”的道理壹樣。

“比數盤盂側,經營指掌中”,是說筷子並列陳放在盤盂碗盞等餐具旁邊,在食客的手指和手掌之間把握操持。盤盂,是兩種盛器,壹圓壹方,古人於其上刻文紀功,或自勵以為法鑒。經營指掌中,這有點輕易籌劃,指點江山,“談笑間灰飛煙滅”的味道。這兩句暗示臣子計算籌謀、建功立業之意。

“蒸豚挑項臠,湯餅拌油蔥”,寫筷子樂於助人成人的品德。妳看無論是吃糟頭肉的王公貴族,還是吃油蔥面食的尋常百姓,它都樂於挑選、夾起。項臠,用了禁臠的典故。相傳東晉元帝司馬睿常用糟頭肉為膳。《晉書·謝混傳》記載,“元帝始鎮建業公私窘罄,每得壹豚,以為珍膳,項上壹臠尤美,輒以薦帝,群下未嘗敢食,於時呼為禁臠。”“禁臠”即“項臠”,後來借以比喻不讓別人染手的獨占物品。這裏用來指代珍饈佳肴。

“正使遭讒口,何嘗廢直躬”,是說即使遭到利用口舌挑撥離間、破壞關系的無恥小人,筷子也不會曲意改變正直挺立的身子骨。這裏可能暗用了宋璟的典故。壹次禦宴上,唐玄宗將手中的金箸賞給宰相宋璟道:“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以筷子形狀之直比況臣子人格之直,或許本於此。讀到這裏,我們更加明白這首詩的意思,原來是以筷子比喻君臣和合之道,以筷子表白自己正直之心。

結尾兩句,“上前如許借,猶足沃淵衷”,用了借箸的典故。楚漢戰爭時,劉邦聽從酈食其分封六國後裔的建議,讓其送出印信,以解滎陽之圍。酈食其還沒有動身,張良從外面回來謁見劉邦。劉邦正在吃飯,說:“子房過來!有壹個客人為我設計削弱楚國的勢力。”接著把酈食其的話都告訴了張良,然後問道:“在妳看來這事怎樣?”張良說:“是誰替陛下出的這個主意?陛下的大事要完了。”劉邦說:“為什麽呢?”張良回答說:“臣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翻譯過來就是:“我請求您允許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為大王籌劃壹下形勢。”後因以“借箸”指為人計算謀劃,又作“運箸”、“運籌”。詩人最後說,如果允許我像張良壹樣借用聖上面前的筷子籌劃,我壹定可以竭誠忠告,使聖上淵深的胸懷受到啟發,明白作為臣子報效聖上、報效國家的赤膽忠心。

詠物詩重在摹形傳神,不即不離。這首詩描摹筷子的形狀、功用、內質,借以表達壹個臣子的正直和忠誠。我最喜歡這四句。壹是“駢頭斯效力,失偶竟何功”,它告訴了我們壹個道理,無論是壹個家庭、還是壹個國家,要取得事業成功,需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壹雙筷子,就像壹對夫妻,要相互扶持到老,不離不棄。壹是“正使遭讒口,何嘗廢直躬”,它讓我們想到了那些遭受造謠中傷依然保持錚錚硬骨的大丈夫。

這首詩雖然是命題之作,但分明可以看到作者的正直耿介的個性和品質,不可以壹般的遵命文學、馬屁文學視之。何以知之?請看作者的結局。金宣宗貞祐元年(1213),蒙古兵攻陷濟南,周馳不肯投降,遂攜兩個孫子投井而死,後被鄉人安葬在其宅後的壽樂堂。乾隆年間修《歷城縣誌》時,將周馳列為忠烈之士,為之立傳。“忠烈”二字,足可以配得上“正使遭讒口,何嘗廢直躬”的詩人。

叫做箸的,還有兩種東西:壹種是火箸,壹種是冰箸。前者也叫火筷子、降紅,跟我們現在用的火爐鉗子應該差不多;後者就是冰柱、冰淩。火箸,在古代小說中有記載。如《說嶽全傳》第六十壹回雲:“王氏將傳單略看了看,即將火箸在爐中炭灰上寫著七個字道:‘縛虎容易縱虎難’”。火箸成了殺害嶽飛的幫兇。《紅樓夢》第五十回雲:“湘雲聽了,便拿了壹支銅火箸擊著手爐”,充滿人間煙火味。關於冰箸,有個典故。五代人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冬至日大雪,至午雪霽有晴色,因寒所結檐溜皆為冰條。妃子使侍兒敲下二條看玩,帝自晚朝視政回,問妃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答曰:‘妾所玩者冰箸也。’”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唐玄宗和楊貴妃真是很有情趣的壹對兒。大家熟知的海棠春睡是壹個例子,這裏又是壹個例子。下面是兩首題詠火箸、冰箸的古詩,請大家自己品味別樣的筷子文化:

最後,附上我寫的壹副題寫筷子的對聯:

跟曾老師同步寫征聯

第四課:緩解寫征聯用詞不到位問題,用這招見效快

第三課:用這壹秘笈,曾老師不止“八大山人杯”征聯獲獎

第二課:? “東方太陽城”征聯,曾老師是這樣寫太陽神殿對聯的

第壹課:玉田寺征聯這樣寫,可以大大增加獲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