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北大才子弒母原因自述

北大才子弒母原因自述

前幾天,北大才子吳謝宇弒母案,開庭審理引起關註。

他曾經是福建的高 考狀元,殺 死母親,是蓄謀已久。過後,他把母親的屍體處理成無味的“木乃伊”放在家中。並以母親的名義,向親朋好友借了144萬元,又向學校辭了職,理由是陪兒子去美國留學。

吳謝宇潛逃4年後被抓。

而在這個即將過去的2020年,11月、12月,均有高三男生,殺 死自己母親的新聞出現。

這些年,頻繁看到這樣的消息,讓我不禁生出感嘆:什麽時候,當媽媽竟然成了高危職業?

2017年,我考取了心理咨詢師的證書。2018年,通過進壹步地學習,認識了心理學的各個流派,也了解到,青少年心理咨詢是目前壹個非常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如今孩子早熟,青春叛逆期來的更早。10來歲甚至8、9歲的孩子,都已經開始。

孩子們獲得的物質條件,前 所未有的豐富。這個世界,已經和30年前、20年前,完全不同了。

但是,很多父母的思想與做法,卻還停留從前,沿用著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對待的那壹套。

就像2G的手機,在4G、5G的網絡下,已經不能使用。精神與物質世界發展的不均衡,導致了太多親子問題的存在。

孩子的行為,為什麽出現問題?是親子關系出了問題。

親子關系,為什麽會出問題?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的家庭系統。如果去追溯的話,我們的原生家庭,父母的原生家庭,太復雜了,也不太可能實現。

身為父母的我們,雖然還在潛意識裏,留有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童年陰影,影響著我們的行為,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覺察、覺醒,給我們的孩子,壹個完善的、美好的原生家庭啊。

很多父母,尤其是很多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把親子關系放在夫妻關系之前。而很多爸爸,在婆媳關系的問題中,要麽不作為,要麽站在自己母親的立場上。

他們都沒有意識到, 在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才是第 壹位的,才是基石般的存在

孩子的外在表現出的行為問題——叛逆、不學習、早戀、 遊戲 成癮,究其原因,其實都是 內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從小,父母沒有真 正“看到”孩子,沒有對孩子做出及時的回應。導致和孩子疏遠、隔離,天長日久,積累的問題,在青春叛逆期,集中爆發。

孩子出了問題,讓人頭疼,終於到了管不了,或者不知道該怎麽管的時候。

有的父母還好,知道去尋求幫助,例如,找心理咨詢師進行咨詢,得到專 業的幫助。這也是很多人,進入青少年心理咨詢這個行業的原因。

但更多的父母,甚至根本認識不到這壹點。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要麽焦慮無助,要麽以暴制暴。

02 神醫扁 鵲

我們都學習過扁 鵲見蔡桓公的故事:

扁 鵲第 壹次見蔡桓公,說他皮膚間有點小病,不治怕會加重。蔡桓公不相信,不但說自己沒病,還嘲笑扁 鵲,認為當醫生的人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借以沽名釣譽。

第 二次是十天後,扁 鵲說,蔡桓公的病已經肌肉裏,不 醫 治會更加嚴重。但桓侯還是不相信,並且不高興了。

第三次,是又過了十天,扁 鵲又說,蔡桓公的病已經到了腸胃,不治會加重有危險。但桓侯仍然不相信,也更不高興了。

第四次,還是十天後,但這次扁 鵲看到蔡桓公,轉身就跑。蔡桓公特地派人去問他,扁 鵲就說:“(病)在皮膚,(是)燙熨(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針灸(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到了腸胃裏,(是) 火劑 湯(的力量)所能達到的;(病)到了骨髓裏,(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醫藥已經)沒有辦法的。現在(他的病)已經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說話了。”

五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找扁 鵲,但扁 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蔡桓公也病死了。

小時候覺得蔡桓公這是諱疾忌醫,但長大後發現,我們也常常會活成蔡桓公,沒到疼痛難熬,就不肯相信,自己會生病。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壹張白紙。

智慧的父母,引導孩子自己塗抹。而有的父母,卻想畫壹幅自己的圖像。更有甚者,是媽媽想畫幅田園風光,爸爸卻鐘情於高山流水。

所以,如果覺得孩子有問題,那我們做父母的,得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們是不是不夠了解孩子?我們是不是沒有看到孩子內心的需求?要不要尋求幫助,該尋求幫助的,到底是孩子還是我們自己?爸爸和媽媽,要求是不是壹致的?

舉個例子:

當孩子問妳:爸爸/媽媽,我可以玩壹會兒 遊戲 嗎?妳會怎麽回答?

當妳看到孩子沈浸在 遊戲 中的時候,會有什麽反應?

妳是會先和他探討壹下,他為什麽想要玩 遊戲 嗎?還是會直接拒絕,反問他:妳作業寫完了嗎?書讀了嗎?考了多少分,還有空玩 遊戲 ?

孩子為什麽要玩 遊戲 ?為什麽壹玩起來就沈浸其中,不能自拔?妳知道嗎?

03 改變,從自身開始

上周在沙龍上,聽壹位學習心理學8年的媽媽分享。

她說,2013年,兒子初壹時,壹度接近失學狀態。壹個學期裏有半數時間,都是在家裏度過的。她非常苦悶,不知道該怎麽辦。

在迷惘中,她聽說鄭州有種工作坊,有可能幫到她。於是她就去參加了,然後才認識了心理學,並且沈浸其中,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問題的根源。

重要的,是她認識到,必 須從自己做起,開始改變。

如今,她的兒子已經上了大學,是個很優 秀的小夥子。身為媽媽,她和兒子像朋友壹樣,相互尊重和欣賞。兒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難題,也總會向她傾訴,期待她的建議。

她和老公,20多年夫妻琴瑟和鳴,老公愛稱她為“女 神”。

她是原生家庭中的老小,因為母親在父親去世後,壹直跟著她生活,所以壹度曾有過2個姐姐,得聽她安排的做法。但是現在,她把自己,放在妹妹的位置上,有事時,會主動征求和聽取姐姐的意見。

姐妹間更加友愛,老母親看到了,也非常開心。

開心是良藥,當壹個家庭系統,在正常地運轉時,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是舒 適的、愉悅的。

所以,改變,可以從知道我們需要建立壹個幸福家庭系統模式開始。

04 解決問題的鑰匙,就在妳的手中

無論妳想解決什麽問題?都要有壹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鑰匙就在我的手中。

想解決孩子的問題,先來找我們自己的原因,通過學習,覺知覺察,在家庭教育中, 從“無知無覺”到“當知當覺”,再到“先知先覺”

從孩子的行為表現,能了解到他內心的需求。這不容易,但可以做到。

我們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我們的原生家庭,曾給我們的童年帶來陰影,那麽,我們就要覺察到,那些陰影是否還在潛意識裏,影響著我們對孩子的態度。

同時,我們要明白,我們已經成年,我們有能力擺脫那些陰影,我們可以給孩子壹個幸福的原生家庭。

什麽是家庭系統?要怎樣建立呢?

壹個幸福的家庭系統,是什麽樣子的呢?

如何打通夫妻溝通中的困境?

如何解決親子關系中的問題?

怎樣把個人的夢想、和家庭的願景結合起來?

怎樣成為教練式的父母,而不是保姆式的呢?

……

妳壹定要相信,所有的問題,我們都能夠找到答案。

2020年12月,我和我的心理咨詢師朋友,壹起建立了壹個社群,實施幸福體驗室計劃。

計劃裏,有

52節幸福家庭必修課;

52本個人成長與家庭教育書籍精華分享;

1次免費心理咨詢;

後續開發各種項目福利。

妳能享受的,是 2021全年,浸泡式學習,持續陪伴分享

關系中的問題,學習中的困惑,我們可以壹起探討。

我們是心理咨詢師,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是2名媽媽,是心理學知識、正確家庭教育理念的獲益者。

我們知道,我們所收獲的,也是許多父母,要提升的。所以,我們希望用我們微薄的力量,讓更多父母明白: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孩子出了問題,他們只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他們內心真 正的渴求。

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引導與陪伴,他們渴望父母的愛和擁抱。

我們希望,大家能在生活的不同階段,遇到不同的問題時,知曉理論,也懂得實戰,用壹種全新的思考方式,科學應對,從容生活!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咨詢詳情。

2021年,讓我們壹起——

為問題找到答案,從知道到做到,成為理想的自己,享受更加幸福的生活。

將本文轉發朋友圈,關註本公號,將截圖發至後臺,可獲贈關於個人成長、家庭教育方面的電子書。

別等了,2021年,給自己壹個改變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