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種植幾年後可以收
主要是看品種,品種不壹樣,結苓的時間不壹樣,有的品種栽種3~4個月之後就可以節苓,屬於早熟,9~10個月之後就可以收獲;
但有的品種栽種6~7個月才開始結苓,屬於晚熟,12~14個月之後才可以收獲。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幹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於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幹燥後的根莖。常於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後幹燥入藥;
或趁鮮切成薄片後幹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擴展資料:
土茯苓生理特性:
土茯苓生為攀緣灌木,根莖塊根狀,有明顯縮節,著生多數須根。莖光滑。單葉互生;革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極針形,長6~500px,寬1.2~125px,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脈3~5條;
葉柄長1~50px,略呈翅狀,近基部具開展的葉鞘,葉鞘先端常變成2條卷須。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極短;小花梗纖細,基部有多數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
花小,白色,直徑約4mm;花被裂片6,2輪;雄花的雄蕊6,花絲較花藥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線形,子房上位,3室,柱頭3歧,稍反曲。漿果球形,直徑6~8mm,熟時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於山坡、荒山及林邊的半陰地。
百度百科-土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