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徐大為主要經歷

徐大為主要經歷

徐大為

徐大為,畫家,1953年10月15日出生,河北承德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學會會員,中國民俗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協會會員。他的許多作品獲得過國際大獎。

中文名:徐大為

國籍:中華人民***和國

出生地:河北承德

出生日期:1953年10月15日

職業:畫家

畢業院校:河南大學

代表作品:《高粱-玉米-大豆》

畫家徐大為

簡介

1953年10月15日出生,河北承德人1983年7月入河南大學藝術系進修油畫專業。1988年7月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民美系1991年8月畢業並舉辦畢業作品展1991年9月調中華人民***和國文化部社文司工作2000年12月離職現為職業畫家作品發表、展覽及收藏情況:1991年《美術》雜誌《文化月刊》發表《高粱-玉米-大豆》系列作品1992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文化報》發表《高粱-玉米-大豆》系列作品1992年10月在北京當代美術館舉辦《過度》藝術聯展1992年12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大為畫集》1992年在文化部、中國美協舉辦的第壹屆中國民間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吉兆》獲壹等獎1994年12月出版《高粱、玉米、大豆》--徐大為畫集1995年7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高粱-玉米-大豆》徐大為畫展1995年7月徐大為作品藝術研討會舉行1995年7月中國美術館收藏《高粱-玉米-大豆》及《禁果》1995年8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參加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並獲優秀獎1995年8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會見陳逸飛先生1996年6月《美術觀察》發表《高粱-玉米-大豆》系列作品,同時發表著名評論家王魯湘先生《生命大彌撒》的評論1996年8月獲德國漢諾威藝術學院碩士學位推薦徐大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學會會員中國民俗協會會員中國剪紙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協會會員

詳細介紹

1953年10月15日出生,河北承德人

1983年7月入河南大學藝術系進修油畫專業。

1988年7月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民美系

1991年8月畢業並舉辦畢業作品展

1991年9月調中華人民***和國文化部社文司工作

2000年12月離職

現為職業畫家

作品發表、展覽及收藏情況

1991年《美術》雜誌《文化月刊》發表《高粱玉米大豆》系列作品

1992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文化報》發表《高粱玉米大豆》系列作品

1992年10月在北京當代美術館舉辦《過度》藝術聯展

1992年12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大為畫集》

1992年在文化部、中國美協舉辦的第壹屆中國民間國際藝術博覽會上《吉兆》獲壹等獎

1994年12月出版《高粱、玉米、大豆》徐大為畫集

1995年7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高粱玉米大豆》徐大為畫展

1995年7月徐大為作品藝術研討會舉行

1995年7月中國美術館收藏《高粱玉米大豆》及《禁果》

1995年8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參加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並獲優秀獎

1995年8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會見陳逸飛先生

1996年6月《美術觀察》發表《高粱玉米大豆》系列作品,同時發表著名評論家王魯湘先生《生命大彌撒》的評論

1996年8月獲德國漢諾威藝術學院碩士學位推薦

作品簡介

生命大彌撒

本書主要收錄了著名畫家徐大為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時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以“生命崇拜”為主題,描繪了在現實生活中生命的本質現象及實現生活超越的種種形態。創作中運用了民間百姓的思維方法,借鑒了傳統符號和民俗樣式,對繪畫語言進行了“自我”嘗試。

感動人物徐大為

徐大為(1971年——2011年1月29日)男,網名“我今年四十”。湖南張家界市永定區人。徐大為歷時56天,34條微博,記錄了壹個四十歲男人與癌癥抗爭的故事。認識的不認識的博友們紛至沓來點亮送別的蠟燭——為他記錄死亡和希望的勇氣,為他在最後時刻的堅守。

簡介

徐大為,男,新浪微博網名“我今年四十”。湖南張家界人,1971年出生。

徐大為屬於北漂壹族,在北京奮鬥多年,事業有所成,購置了別墅,生活工作蒸蒸日上。然而2010年11月9日在江西的壹場演出後,出現了咳血等癥狀,壹檢查已經是癌癥晚期。轉移至肺部、顱內。

2010年12月29日,他第壹次在微博上透露了他的狀況,直至2011年1月29日。徐大為在微博中透露的點點滴滴,牽引著諸多網友的心。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們紛紛在網上留言,盡是鼓勵與支持。

56天,34條微博,記錄了壹個四十歲男人與癌癥抗爭的故事。認識的不認識的博友們紛至沓來點亮送別的蠟燭——為他記錄死亡和希望的勇氣,為他在最後時刻的堅守。

微博記錄抗癌路

2010年12月29日,徐大為第壹次在微博上透露了他的狀況:“微博已經開通壹個多月了!壹直就在醫院被醫生折磨,所以就沒有辦法去寫!想開微博是11月9日的事情了,就在這壹天我被判定為肝癌晚期、轉移:肺部、顱內,這樣就意味著我是三個癌癥!看見報告的時候我確實空白了10分鐘然後我才電話我老婆叫她進來!”

2010年12月29日11:25,“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老婆、哥哥、姐姐她們把我送進各種醫院住院、轉院!壹直到12月23日,我實在在醫院呆不下去了!我要求出院我才回到了家!”

2010年12月29日11:59,“在我生病的日子裏,我的老婆,我的家人壹直陪伴在我的身邊!是妳們給我動力去應對每天23個小時的吊瓶、和放療的副作用!”

徐大為

2011年1月6日,“謝謝大家的關心和祝福,我已經安全抵達洛杉磯,這幾天先住酒店,因為新房子要打掃衛生和購買家具,所以所以住進去預計還需要壹個星期!我會隨時給大家匯報情況!”

2010年1月18日,“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人,在美國期間充滿了驚險和刺激!美國醫生說我活不了多久時間,中國醫生說我能早日回國就馬上回國,15日淩晨5點回國了!我現在很好,在301接受治療,大家不要擔心!感謝@鄭鈞同學哥哥來看我,給我很多鼓勵!我不會死掉的!!”

2011年1月19日,“今天我接受了壹項新挑戰,由於後面的日子我要輸很多的液體,醫院準備讓我支壹個Picc管在身體,手臂進去壹直到心臟附近,我很恐懼,後來301腫瘤五病區的護士長親自來為我紮針,還沒等反映過來已經紮好了!謝謝五病區的護士,謝謝妳們每天來和我聊天、安慰我、鼓勵好!中國的護士真棒!”

2011年1月21日“我今天體重重了七斤啦!開心!”

2011年1月23日“人很難受,咳嗽、咳血、壹整夜,腹腔疼痛難忍,醫生也沒更好辦法!”

2011年1月25日,“我快不行了!呼吸很困難!我帶了呼吸機,我知道我闖不過去了!我們在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部118病房!謝謝妳們這麽久對我們的幫助,我很有服氣了,可能老天是希望他去另壹個可以享福的地方!他會抱著感恩的心離開!大為老婆林君,我們感謝妳們!感恩!”

2011年1月27日,“我堅持不下去了!感謝所有人!愛老婆”

2011年1月29日,“我走了,來生再見!很多朋友送我,我沒遺憾!”

人物影響

抗癌路

癌痛是世界上最難以忍受的疼痛,再加上各種治療方法帶來的副作用,可以想見徐大為經歷的是如何煉獄壹般的過程,但他並沒有過多的描述掙紮,“23小時吊瓶”這樣平淡的話掩蓋了背後的痛。

博友們在第壹時間給他巨大的支持和祝福,不管是萍水相逢還是至交故友。@Hanson韓鵬說,“老大,妳說過“老天眷顧勤奮的人”,憑著這句話妳把公司重新撐起來!現在“老天眷顧堅強的人”,妳也要把妳的身體重新撐起來!奮鬥了這麽多年,妳應該享福的!就當老天跟妳開的壹個玩笑,給妳個理由讓妳把煙酒和熬夜的壞習慣戒掉,然後重新起航!加油!”這壹定也是所有的人的願望——但願只是壹個玩笑!

愛情支持

“記得回來找我!我很愛妳,我知道妳撐的很辛苦!妳很棒!老公我永遠等妳!”2011年1月29日6點22分,他的妻子@君nora在徐大為臨終的那條微博上寫下這句令人斷腸的話。徐大為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在厄運面前,有壹個女人默默地為他支撐著傾斜的天。在徐大為最後的旅程中,妻子在微博上留下來的大多是簡單而有力的支持和祝福,樂觀勇氣。也許這個女人把時間都給了照顧丈夫的生活,也許她不願意在微博上表露太多擔心影響到丈夫的治療。直到1月27日,徐大為的病情進壹步惡化,她才在微博上寫下了這段話——無限勇氣背後的那絲酸楚。在結局到來的時候,她通過微博寄給他最後的承諾——等他回來找她!

友情支撐

“下面我想衷心的感謝我身邊的兄弟:林欣、姜育恒大哥、董譜、唐朝五哥、鄭鈞、鄧寧小朋友、袁大哥、黃田哥、猴子、王兵、楊越、小波、寬義兄弟、陳思、郭偉、邱冰、劉強、小苗、顧哥、闊海、雲飛等!感謝妳們在我生病期間給我的鼓勵和幫助!”

“妳會沒事的!給自己訂十年後的目標,告訴自己壹定要完成!想起自己幾年前在全國的各大醫院求診,在每家醫院的結果都壹樣,給我的腿判了死刑,當時在最後壹家醫院北京看到親人傷心無助還要努力安慰我的時候,我發誓告訴自己三年後我要爬上長城最高處!結果我做到了,大哥,相信自己,努力加油!祈福!”這是壹個博友用自己的經歷鼓勵著他。在他最後壹段旅程當中,正是微博上的朋友,讓他能夠找到更多的溫暖、歡樂,即使在遙遠的美國,也沒有孤單。

“@伍思凱:我2月中會去~妳等我去啊~”“好哦!我給妳準備好酒等妳來!//”1月3日,徐大為和歌手@伍思凱在微博上留下了這樣壹段對話,壹個簡單的邀約代表了所有的朋友對他的祝福和鼓勵,所有人都希望能夠看到他們把酒言歡,可惜——這個承諾將永遠無法實現了。

網友致敬送行

2011年1月21日,徐大為還在為體重增加而快樂著,但在1月23日開始,病情急轉直下,堅強的他也忍不住在微博上留下了讓人揪心的話。“我走了,來生再見!很多朋友送我,我沒遺憾!”2011年1月29日淩晨05點25分,今年我四十在微博上留下了這條信息後離開了人世。56天,34條微博,記錄了壹個四十歲男人與癌癥抗爭的故事。認識的不認識的博友們紛至沓來點亮送別的蠟燭——為他記錄死亡和希望的勇氣,為他在最後時刻的堅守。

陌生的博友也在微博上送別,留下了最後的祝福——@程小嫻:“妳的愛壹定會永恒!每個人都會經歷最後那壹刻,謝幕有時,開心有時!”@倩筱妞兒:面對死亡,如此坦然,祝妳來生擁有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