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泰勒的人物經歷
1948年1月28日泰勒出生於利比裏亞首都蒙羅維亞附近的安亭頓。他的父親是美國利比裏亞人,其它來源於則稱他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黑人。年輕時泰勒對奴隸貿易和美國與利比裏亞的關系感興趣。從1972年至1977年就讀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的賓利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
1979年他帶領示威者在紐約利比裏亞駐聯合國使館前向正在美國訪問的利比裏亞總統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示威。托爾伯特與泰勒辯論。因泰勒威脅要占領利比裏亞使館被捕。獲釋後,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總統請他回利比裏亞。1980年4月12日泰勒支持塞繆爾·卡尼翁·多伊血腥政變,托爾伯特被殺,多伊掌權。泰勒在多伊政府中獲得大權,負責利比裏亞政府的采購,1983年5月,因泰勒貪汙了近壹百萬美元並把這些錢存到了壹個美國銀行的賬號上被革職。 1987年,他帶領壹批利比裏亞反政府人士在利比亞受軍訓。終於在1989年,泰勒率領自己創立的“全國愛國陣線”武裝力量從科特迪瓦打回了老家利比裏亞,並從此在國內站穩腳跟。 他指揮的利比裏亞全國愛國陣線占據了利比裏亞大多數地方。後來逐漸演化成七個不同的組織互相爭鬥的內戰。
泰勒從1995年起開始擔任國務委員會第壹副主席,內戰正式結束後,泰勒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勝出,登上其權力的頂峰。
泰勒從1997年12月至1998年1月解散原利比裏亞軍隊,辭退2400至2600名前軍人,大多數是前總統多伊的人。與此同時他組織了利比裏亞國家警察內的特殊組織“反恐怖部隊”和保護總統的特殊保安服務。他當選後利比裏亞並未獲得和平。在他統治期間他不斷地與反抗組織作戰。2003年全國約60%的面積由反抗組織控制。 從1999年開始利比裏亞北部形成了壹個反抗泰勒的反叛組織,這個組織自稱利比裏亞人和解與民主團結會。這個組織經常被指責施加暴行,並被懷疑受鄰國幾內亞的支持。
2003年初在利比裏亞南部又出現了壹支受科特迪瓦支持的反叛武裝爭取利比裏亞民主運動並迅速發展。2003年夏泰勒政府僅控制全國約三分之壹的中部地區。
2003年3月7日塞拉裏昂特別法庭控告泰勒犯反人類罪。同年泰勒下令利比裏亞軍隊殺了塞拉利昂革命聯合陣線領導人之壹薩姆·布卡裏。有人說泰勒殺他的原因是為了防止他在塞拉利昂特別法庭作證。
2003年6月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對泰勒下逮捕令,責罪泰勒創立和支持塞拉利昂的革命聯合陣線,該組織犯了諸多暴行,包括使用童兵。逮捕令下達時泰勒正在官方訪問加納。在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的支持下和不顧塞拉利昂的要求,加納總統庫福爾拒絕扣押泰勒,而是讓他回到蒙羅維亞。 2003年11月美國國會下決議獎賞二百萬美元捕獲泰勒。利比裏亞的和平協議保障泰勒在尼日利亞獲得安全避難,但是同時要求他不試圖影響利比裏亞政治,他的批評者稱他違反了這個條件。12月4日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照會”宣稱任何國家按照國際法有權逮捕他。泰勒被納入國際刑警組織的逮捕令,被標為可能危險,針對他的控告為“反人類罪、嚴重違反1949年日內瓦第四協定”。向泰勒提供避難的尼日利亞壹開始稱不會屈服國際刑警組織的命令,後來,尼日利亞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表示,如果利比裏亞想以戰爭罪對前總統泰勒進行審判,尼日利亞願意將泰勒交給利比裏亞。
2006年3月17日利比裏亞民主選舉的新總統埃倫·約翰遜-瑟利夫正式向尼日利亞請求引渡泰勒。3月25日決定把泰勒交付塞拉利昂特別法庭,由於尼日利亞和利比裏亞互相之間沒有引渡條約泰勒沒有被引渡給利比裏亞。 2006年3月29日泰勒試圖逃入喀麥隆,但是在邊境被尼日利亞警備人員逮捕。
2006年3月,尼日利亞政府在聯合國主席安南及國際社會的強烈要求下,決定將其送回利比亞時,27日晚,泰勒從其在尼日利亞的流亡住處失蹤,次日在試圖逃往喀麥隆途中被尼日利亞警方逮捕並遣送回國。利比裏亞政府當天將他移交給塞拉利昂特別法庭。 2006年4月,聯合國塞拉利昂特別法庭對泰勒進行首次庭審。由於擔心泰勒在塞拉利昂受審可能會引發西非多個國家的內亂,審訊地點隨後又被轉移到荷蘭海牙。
2007年6月4日,海牙國際軍事法庭對泰勒進行第壹次審判,泰勒被控在1990年代塞拉利昂內戰期間支持反政府武裝“革命統壹戰線(RUF)”,以鉆石等換取提供了武器及軍隊資金等。面臨十壹項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行(包括食人罪)的指控,但是泰勒對這些指控全盤否認。
2008年1月7日,第二次審判繼續在海牙軍事法庭進行,並首次面對控方證人,此次重新開庭之前,聯合國已經找到144名控訴泰勒罪行的證人。1月9日,泰勒再次出庭受審,泰勒在任時,曾負責保護總統車隊和官邸的壹名重要高級安全人員,當天指證泰勒壹直在暗中為塞拉利昂反政府武裝“革命聯合陣線”提供武器彈藥和金錢支持。
2010年8月9日,聯合國塞拉利昂特別法庭在荷蘭海牙開始審判利比裏亞前總統查爾斯·泰勒,他被指控在塞拉利昂內戰期間煽動謀殺、強奸及恐怖主義。
2012年5月30日被裁定謀殺、強奸及強迫兒童當兵等11項罪成,被海牙法庭判處入獄50年,是自1946年以來首個被國際法庭判刑的前國家元首。 壹審判決之後,泰勒提出上訴。
2013年9月26日,海牙上訴法庭宣布維持原判,利比裏亞前總統面臨50年監禁。整個宣判過程,泰勒面無表情。泰勒因幫助鄰國塞拉利昂內戰中的反政府武裝,犯有戰爭罪與反人類罪行。這是自二戰結束時德國納粹戰犯接受國際法庭審判以來,首位國家元首或前國家元首被國際法庭宣判有罪。 2013年10月15日,前利比裏亞總統查爾斯·泰勒抵達英國即將開始服刑。2012年5月,泰勒在海牙被聯合國特別法庭以戰爭罪判處50年監禁。泰勒在塞拉利昂內戰中為獲得“血鉆”回報,向反政府軍提供武器,他也成為二戰後被國際法庭裁定並判處刑期的首位前國家元首。
聯合國特別法庭表示,泰勒周二乘專機從荷蘭飛往英國。當泰勒的飛機抵達英國後,他被移交給英國監獄方面代表。英國司法部門高官傑裏米·懷特表示,對泰勒的判決是國際法重大裏程碑。
65歲的查爾斯·泰勒曾於1997年至2003年8月11日間任第22任利比裏亞總統,他2012年5月30日被聯合國特殊法庭判定犯有11項控罪,其中包括恐怖主義罪行、強奸、謀殺,以及在1991年至2002年期間在塞拉利昂內戰中使用童兵。沖突導致五萬人喪生。
泰勒壹直堅稱自己是無辜的。2013年9月26日,海牙上訴法庭宣布維持原判。泰勒曾要求聯合國特別法庭準許他在烏幹達服刑。
2006年4月,聯合國特別法庭對泰勒進行首次庭審,由於擔心泰勒在塞拉利昂受審可能會引發西非多國內亂,審訊地點被轉移到荷蘭海牙。當時,英國政府提出如果泰勒被判有罪,願意將其關押在英國監獄裏。
這已經不是英國第壹次監禁被判犯有戰爭罪的外國人了。英國還曾提出監禁前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但米氏在受審期間死去。
泰勒在英國將服50年監禁剩下的刑期,聯合國特別法庭解釋說,因為他於2006年受審時就被關押,這將抵消壹部分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