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心理學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心理學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是壹套偉大的通俗心理學名著,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近20年。《華盛頓郵報》書評說:“這本書是出自上帝之手。”作者M.斯科特·派克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工作,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他的傑出之處在於,他是真正的實踐家。他不屬於任何精神病學或心理治療學學派,也不單純擁護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或行為心理學、形態心理學等任何壹家的學說,他不相信通過單壹的治療方式或解決方案,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小時候,他就以“童言無忌”遠近聞名;少年時,他勇敢地放棄了父母為他安排的輝煌前程,毅然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成為了壹名心理醫生。他治愈了成千上萬的病人,並以從業經驗為基礎寫下了這套書,創造了出版史上的壹大奇跡。他第壹次說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說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面對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少有人走的路》全套***8本,分別是:1.心智成熟的旅程;2.勇敢地面對謊言;3.與心靈對話;4.在焦慮的年代獲得精神的成長;5.不壹樣的鼓聲;6.真誠是生命的藥;7.靠窗的床;8.尋找石頭。《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第壹本也是最重要的壹本,它包括四部分:1.自律;2.愛;3.成長與信仰;4.恩典,以下是本書的壹些重要觀點與內容。

第壹部分 自律

作者開篇就告訴我們, 人生苦難重重。 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壹。它的偉大之處在於,壹旦我們領悟了這句話的真諦,就能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實現人生的超越。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正視人生的苦難。人生苦短,我們只想壹帆風順。壹遇到問題和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命苦,仿佛人生本來就應該既舒適又順利似的。人生是壹連串的難題,面對它,妳是哭哭啼啼,還是奮勇前進?妳是束手無策地哀嘆,還是積極想辦法去解決,並將方法毫無保留地傳給後人?

人生是壹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美國開國先哲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唯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教益。”面對問題,智慧的人不會因害怕而選擇逃避,他們會迎上前去,坦然承受問題帶給自己的痛苦,直至把問題徹底解決。然而,大多數人卻缺乏這樣的智慧。我們總是回避問題,而不是直接面對它們;我們只想遠離問題,卻不想承受解決問題帶來的痛苦。

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無幾。有的逃避問題者,寧可躲藏在自己營造的虛幻世界裏,與現實生活完全脫節,這無異於作繭自縛。事實上,如果不顧壹切地逃避問題和痛苦,不僅錯失了解決問題、推動心靈成長的契機,而且還會使我們患上心理疾病。長期的心理疾病會使人的心靈停止成長,不及時治療,心靈就會萎縮和退化,心智就永遠難以成熟。因此,我們要讓我們自己,也要讓我們的孩子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 。

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 自律。 逃避現實的痛苦是人類的天性,只有通過自律,我們才能逐漸克服現實的痛苦,及時修改自己的地圖,逐步成長。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問題。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決某些問題,全面的自律才能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心理醫生也要學會自律,甚至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療。他們也許能客觀地觀察外在世界,卻不能以同樣客觀的眼光審視自我。

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它們背後的原動力是 “愛”。壹是推遲滿足感, 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才是對待問題和痛苦最明智的方法。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現在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二是承擔責任, 意味著面對屬於自己的問題時,勇敢地說:“這是我的問題,要由我來解決!”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像山壹樣橫亙在我們心中,阻礙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三是忠於事實, 意味著我們要用壹生的時間進行不間斷地嚴格地 自我反省 。我們不僅要觀察世界本身,也要對觀察世界的主體(我們自身)進行反省。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人生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聖不可侵犯,而對新的信息和資訊缺乏興趣。壹旦新的信息與過去的觀念發生沖突,需要對地圖做大幅度修正,我們就會感到恐懼,寧可對新的信息視而不見。 四是保持平衡, 意味著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以生氣為例,我們要善於以不同的方式,恰當地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此外,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小規模的放棄並不會帶來太大的痛苦,但放棄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模式,其痛苦之大則可想而知。但壹個人要想在人生旅途上不斷邁進,有些時候就必須要進行較大規模的放棄。

作者說,求助於心理醫生的大多數人,所患的不是神經官能癥,就是人格失調癥。與外界發生矛盾時,神經官能癥患者把責任攬給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人格失調癥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旁人,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的子女。孩子無法理解這種指責多麽不合理,於是就歸咎於自己,因此成了神經官能癥患者。他們為孩子日後逃避責任提供了榜樣,孩子也會出現人格失調或神經官能癥。如果不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就會永遠存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黑人作家埃爾德裏奇·克裏佛的壹句話:“妳不能解決問題,妳就會成為問題。”其實,這句話是對所有人說的。

第二部分 愛

作者認為,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壹種意願。愛與非愛最顯著的區別之壹,就在於當事人意識和潛意識的目標是否壹致。如果不壹致,就不是真正的愛。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讓自己和他人都獲得成長。不愛自己的人,絕不可能去愛別人。

愛的唯壹目標,乃是促進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進步。對於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了精神貫註的境界裏,於是,我們的自我界限便開始延伸,延伸到壹定程度後,自我界限就會淡化,而這時,我們的心智便獲得了成熟。真正的愛帶來的喜悅,延續的時間更為長久,可以使我們和宇宙融為壹體,我們把這種情形稱之為“人性和神性的結合,也就是天人合壹”。心智成熟的終極目標就是 “天人合壹”。 把自己孤立起來,感覺自己是宇宙中獨立的個體,就不可能體驗到宇宙的和諧統壹。

人們常常把過分依賴錯當成“愛”,而忽視了心智的成熟和心靈的進化。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以致無法正常生活,這就構成了心理學上的“依賴性”。過分的依賴只能導致病態的人生。過分依賴的人只關心自己的滋養,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過得豐富而充實。他們既不關心自己心智的成熟,也不關心別人心智的成熟,哪怕是他們依賴的對象。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總是苦思如何獲得他人的愛,卻沒有精力去愛別人,就如同饑腸轆轆的人,只想著向別人討要食物,卻拿不出食物幫助別人壹樣。他們孤獨寂寞,永遠無法體驗到滿足感。尤為可怕的是,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癥”。他們無法忍受寂寞,也沒有自我認知;他們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全都寄托在同別人的情感關系上。想讓別人真正愛妳,只有讓自己成為值得愛的人。滿腦子想的只是消極接受別人的愛,就不可能成為值得愛的人。消極性依賴患者容易忘記別人的好處,單單想到其缺點和不足,並為此感到消沈,產生怨恨。

我們愛的真正對象應該是人。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他們“愛”的只是“寵物”。母親把孩子永遠當成嬰兒來對待,同樣也是壹件可悲的事情。孩子長大成大,不再接受她們病態的溺愛,她們就會遭受重大打擊。孩子兩歲之前,她們尚可算是理想的母親,對孩子的照顧也無微不至,但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成熟,變成任性和不聽話,甚至試圖擺脫母親的束縛時,她們的愛便宣告終止。她們不再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甚至產生怨恨和厭惡。她們也可能幫鄰居照顧嬰兒,卻對自己的孩子置之不理。失去母愛的孩子孤獨而悲傷,母親卻視若不見,反而把精神“貫註”在別人的孩子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長大成人,就可能患上嚴重的抑郁癥,或形成“消極性依賴人格”。子女沒有獲得愛,就不會自尊自愛,更不會知道如何給予別人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贊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有的父母會這樣告訴孩子:“妳應該感激我們為妳所做的壹切。”可以肯定地說,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缺少真正的愛。其實,我們真心去愛某個人,是因為我們自己需要去愛別人;我們生兒育女,是因為我們自己想要孩子;我們愛自己的孩子,是因為我們渴望自己成為充滿愛心的父母。真正的愛能夠使人發生改變,在本質上是壹種自我擴展,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真正有愛心的人,即使面對他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也能表現出愛的姿態,他們心中蘊藏的愛,才是真正的而非虛假的愛。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 關註。 我們愛某個人,壹定會關註對方,細心照料對方,進而幫助對方成長。我們必須把成見放到壹邊,調整心理狀態,滿足對方的需要。我們對對方的關註,壹定是壹種發自內心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能促進對方心智成熟,還可以對抗自己內心的懶惰,讓我們付出努力。著名心理學家羅洛梅說過:“如果用現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個人愛的意願,我們就會發現,愛的意願的本質,其實是壹種關註。為了完成意願所需要的努力,就是對關註的努力,也就是努力去關註。”體現關註最常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 努力傾聽。 真正的傾聽,意味著把註意力放在他人身上,這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傾聽是表達關註最主要的形式之壹,而其他形式的關註同樣重要,比如和孩子壹起玩遊戲,就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的愛至關重要。父母習慣用嚴厲的體罰教訓孩子,本質上不是教育,而是發泄自己心中的怨氣和不滿。家長的角色和心理醫生相似。聆聽子女的心聲,滿足他們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堅守權威,頤指氣使,才有助於家長拓展自我,實現自身的完善。因此,只有恰如其分地做出改變,使人格和心靈不斷完善,才能擔負起做父母的職責。與此同時,家長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自己也會跟著壹並走向成熟,這對於雙方都是大有益處的。

自戀的人無視別人的存在,他們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從不去體會別人的感覺,也不具備為別人著想的能力。患有自戀癥的父母,對於子女的情緒和狀態,無法做出正確的回應,對他們的需求也不加體會。他們的子女長大成人,也很少懂得體察別人的感受,這是童年時期家庭負面影響的結果。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只把子女當成自我的延伸。父母的這種自戀情結,看上去沒什麽大不了,但其實有著驚人的破壞力。作為運動員的父親,逼著喜歡讀書的兒子走上球場;身為學者的父親,迫使喜歡運動的兒子苦讀書本,這樣只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誤導,使孩子的內心充滿痛苦。

大多數批評只是出於壹時的沖動、不滿和憤怒,不但沒有啟發和教育意義,反而會使局面更加混亂。真正有愛的人,絕不會隨意指責愛的對象,或與對方發生沖突。也有相當多的人寧可壓抑自己批評他們的沖動,對他人的問題視而不見。他們從不給所愛的人指導和建議,這種人不具備真正的愛。父母愛孩子,就必須指出孩子的錯誤,而且要采取謹慎而積極的態度。他們也要允許子女指出自己的錯誤。同樣,夫妻雙方要成就幸福美滿的婚姻,也要敢於直面沖突和矛盾,彼此成為最好的批評者和建議者。這種原則對於友誼同樣適用。

第三部分 成長與信仰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宇宙間的至高法則。父母充滿愛心,悲天憫人,孩子們就會相信世界充滿愛心。即便到了成年,在他們的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時壹樣,充滿愛和溫暖。從小得不到關心的孩子,長大後會缺乏安全感,對世界充滿戒心和敵意。

心智的成熟,其實就是從“小宇宙”進入到“大宇宙”的歷程。只有憑借 科學 的態度,我們才能把個人的“小宇宙”經驗,轉化為廣大的“大宇宙”經驗。愛的本質是拓展自我,而愛的風險之壹,就是必須進入未知的領域。我們必須放棄落後的、陳舊的自己,把陳腐過時的認知踩到腳下,拋棄狹隘的人生觀。科學是壹種以懷疑為基礎的信仰,我們必須從科學起步,別無他途。

第四部分 恩典

不管如何掩飾,潛意識都會看清真相。要讓心智成熟,我們需要聆聽潛意識的聲音,讓意識中對自己的認識更接近真實的自己。這就是 “潛意識的智慧” 。如果我們偏離潛意識的意願,就會產生心理疾病。哲學家聖·奧古斯丁說過:“如果妳兼有 愛和付出 兩種稟賦,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做妳想做的壹切事情。”如果我們壹味追尋別人的愛,期待著有人來愛我們,那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狀態,因為我們沒法真正去愛別人,只能依賴別人。心靈的成長、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斷努力,而且必然是艱苦的過程,它必須與自然法則對抗,必須跟循規蹈矩的自然傾向背道而馳。我們之所以能夠付出努力,是因為懂得自尊自愛。自我完善的愛,是壹種典型的進化行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

作者通篇強調“愛和自律”。自律的原動力來自於愛,而愛的本質是意願。所有的愛,都離不開自律;真正懂得愛的人,必須懂得自我約束,並會以此促進雙方心智的成熟。心智的成熟需要通過終生努力來實現,只有真正的愛,才能幫助我們自我完善。正如鄉村歌手約翰·丹佛在歌曲《處處有愛》中唱道的:

我知道人間處處有愛,

請妳放心地成為妳自己;

我相信人生可以變得更加完美,

就讓我們加入這場人生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