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耗資2千億打造的三峽大壩,現在帶來了多少利潤?
三峽大壩不僅是我國,還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這樣的大型項目本就是壹項世界級的奇跡。防洪、航運、抗旱、發電等都是三峽大壩的功能和建設意義所在。
筆者讀書時還看過老師放給我們的,國外給三峽大壩做的紀錄加科普解說視頻。當然不是實拍的,而是用模型示意的。原來對於三峽大壩到底厲害在哪裏根本不清楚,經過解說後才稍微了解了些其建設難度和意義,可以說是利在當下也利在千秋的超級大工程了。連建設都是分期完成的,並不是很多以為的和修其他基礎設施壹樣壹口氣修完。
三峽大壩在開工前和開工後,唱衰的聲音還是有,說來說去也就那幾點,現在時間向我們證明了,三峽大壩的安全穩定以及優越性。光是發電就承包了超過1000億千瓦,何等驚人。也解決了很多的問題。想必住在周圍的人尤其有感受,想想看之前是不是經常斷電,現在卻很少無緣無故的斷電了,哪怕是用電高峰期的夏天。國人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過那種動不動就斷電的滋味了。
不過這樣龐大的水利工程,當時在修建的時候,以及後期每年的維和等成本都是壹個天文數字。那有網友就擔心了,三峽大壩能賺回來嗎?這些年來,光是發電的收益就達到了3000億。而且電費也不貴,不然能空調這麽舍得的呼呼吹?
不過,三峽大壩的意義和目的不在於盈利,作為抗洪的壹道大檻,也是世界之最。預留的防空庫容達到了驚人的兩百多億,精確到小數點後壹位的話,就是221.5億立方米。今年的雨季降水兇猛,多地受災。但是好在沒有造成過於大的災難,三峽的功勞不小,尤其是周圍地區的。
三峽大壩這個工程,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影響的。比如中下遊的水文,還有涉及到河床的沖刷。就連濕地的格局也受到了影響。自然的偉力在這裏和人類的鬼斧神工完成可驚人的和諧和抗衡。看著圖片都能感受到浩大磅礴的氣勢,感受到人類創造出的可媲美自然的奇跡。
正是因為如此,除了大壩的維護,還要對周邊的環境進行保護和研究。之前網上就有人擔心對環境造成破壞,可是事實和報告證明,不僅不會破壞,科學的調度還對於水中各種生物比如魚類的自然繁殖,起到了正面的積極的作用。
環境汙染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肯定會產生垃圾,這是正常的。主要的是如何處理這些垃圾,不讓他們汙染環境。而從官方給出的資料顯示,是有系統且科學的壹套方法的。生產廢水怎麽弄?生活汙水又怎麽弄?等等壹系列的問題。
其實不僅是以上說的那麽多意義,單就壹個景點來看也是非常壯觀美麗的。長江三峽本就聞名,如果想去旅遊區玩的話,連門票都是免費的,想去的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