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A式水陸兩棲坦克
63A式水陸兩棲坦克
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是中國繼63式水陸坦克之後自行研制成功的水陸兩棲坦克。63式水陸兩棲坦克,戰鬥全重:18.7t ;乘員:4人,最大陸地速度: 64km/h;單位功率:21.39kw/t;主炮:85mm線膛炮;1x12.7mm 高射機槍;1x7.62mm並列機槍。
20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在"63海改"水陸兩棲坦克的基礎上研制了63A水陸兩棲坦克,這是世界上研制的唯壹壹型水陸兩棲坦克,其換裝了炮塔,加大了車體,加強了裝甲防護,采用了新型火炮,整體性能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在世界上少許國家中仍然熱衷操作水陸兩棲坦克,中國已經發展壹個型號。這主要地被在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的增長的壓力驅動。為了要準備對臺灣島上的可能水陸兩棲攻擊,PLA需要壹種新的水陸兩棲坦克能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夠從海面10公裏上的坦克登陸艦上登陸和以壹個高的速度(14 公裏/小時)到達海岸。
這壹項被改良的機動性能夠讓PLA海軍艦艇減少來自敵人的導彈、飛機、艦艇和水雷的威脅而且增加浮渡階段的坦克的生存能力。PLA在1960年早期以蘇聯PT-76型為基礎發展了63式水陸兩棲坦克。63式的設計主要用於在內陸的河和湖等河流穿越操作。陸地戰鬥仍然是它的最主要任務,而且水陸兩棲能力只列為第二位。
63式不能在惡劣的海況下高速、長距離浮渡遊泳。它的85毫米主炮無法與現代化的坦克交戰,當在浮渡期間沒有火控系統因此坦克不能射擊。為了要克服這些缺點,PLA在1990年後期開始發展"63海改",並在"63海改"的基礎上發展出63A式。
同最初的63式比較,63A式功能上的許多的進步特別適合用於渡海登陸作戰,包括增加二個附加的浮箱去提高在多風的天氣和大浪時安全性的,和壹個功率更強的柴油發動機機提供28公裏/小時的浮渡速度;63A上裝備的低後坐力105毫米主炮,可以發射我軍所有制式的105毫米坦克彈藥。
其中發射新型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擊穿56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63A配備了穩像式火控系統與熱成像儀,在發射穿甲彈時,晝間對2.3x2.3米正面靶的"動對動"首發命中率為90%,夜間"動對動"首發命中率為82%。63A式作為壹種輕型水陸兩棲坦克,采用過渡型底盤,帶尾艙的框架式焊接炮塔。
同63式對比,63A式增加兩個浮控箱(前部和後部),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增加浮渡時的穩定性。底盤的每壹側有三個水進口,當在水面浮渡的時候,采用泵噴推進方式。該坦克戰鬥全重大於等於22噸,炮口向前時全長10米,車長9.6米,寬3.2米,高3米,最大水中航速大於等於28千米/小時,發動機功率580馬力,抗風浪能力為5級風4級浪。
裝有壹門105毫米低後坐力線膛坦克炮,在2000米距離上發射新型脫殼翼穩穿甲彈時,穿甲能力560毫米均質裝甲鋼板水平或2100毫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火力點。該炮還能發射我國研制的10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裏,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輔助武器:W85式12.7毫米高射機槍壹挺,備彈500發,59式7.62毫米並列機槍。
航向機槍各壹挺,備彈3000發,炮彈基數40發,火控系統:穩像式火控系統及集成式雙向穩定炮瞄系統,具有夜戰能力。裝有壹種簡單型熱像儀,夜間或復雜倉象條件下,對坦克目標觀察距離達2000米,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靜止/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
坦克防護能力:炮塔520毫米[帶FY雙防裝甲]車體490毫米[帶FY雙防裝甲],車內裝有高效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可在10毫秒內熄滅火災,乘員4人。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壹門全穩定105毫米線膛炮。與59D式和88式主戰坦克(MBT)上安裝的主炮類似,但減輕了重量並減少了後座力。
主炮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高爆(HE)和高爆反坦克(HEAT) 彈藥。發射新型APFSDS的時候,主炮在2,000米距離可以穿透560毫米裝甲。63A可以配備國產105毫米炮射導彈,射程超過5000米,對靜目標首發命中率超過90%,除了作為反裝甲作戰,導彈對低空飛行的直升飛機也有壹定交戰能力。
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輔助武器包括壹挺7.62毫米機槍,與壹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在炮塔兩側各安裝4組榴彈發射器。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是我軍較新型兩棲主戰坦克,繼續改進型63A-1的炮塔前部安裝了壹層附加裝甲,以便在需要時掛裝雙防反應裝甲。
使其達到中型坦克防護水平,抗彈能力成倍提高,是我軍兩棲裝甲師和海軍陸戰隊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的兩棲王牌。作為輕型坦克,63A水陸兩棲坦克的防護能力自然不能與主戰坦克相提並論,設計人員經過合理的分析後,在63A的炮塔前部安裝了壹層附加裝甲。
以便在需要時掛裝雙防反應裝甲,使其達到中型坦克防護水平,生存能力大為增強。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是在"63海改"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其火力、水上性能、綜合作戰能力及戰場生存能力等比63式水陸坦克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綜合作戰性能基本上達到了世界同類武器裝備的先進水平。
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戰鬥全重有所增加,乘員仍為4人。在改進設計中,著重考慮海上作戰需要,進行了壹系列改進。在戰鬥部總體設計和底盤改進中,加大了發動機水上功率,提高了噴水推進器工作效率,增加了前後浮箱,提高了浮力儲備,使其在海上抗風浪能力大為提高。整車航行姿態好,能在5級風4級海浪條件下正常航行。
由於發動機水上功率有所提高,並優化設計了車體外形,使其最大航速達每小時28公裏以上。改進後的新型中國63A水陸兩棲坦克火力有較大提高,換裝了105毫米低後坐力坦克炮,其威力同制式105毫米坦克炮,在2000米距離上可穿透垂直厚度560毫米的均質裝甲。
破甲彈的破甲厚度為480毫米,可擊毀M48H、M60系列中型坦克,可毀殲輕型坦克及其它輕型裝甲目標,摧毀2100毫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工事,消滅敵有生力量。
在火力控制系統方面,采用穩像式火控系統和熱成象儀,具備動對動射擊和夜間射擊能力,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武器系統射擊精度和首發命中率。實驗和演習表明,該型坦克配置大威力火炮及火控系統後,其總體性能大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