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三大鎮館之寶
金沙遺址三大鎮館之寶是太陽神鳥金飾、黃金面具和十節玉琮。
壹、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是2001年出土於四川成都金沙遺址的壹張金箔,屬商代晚期作品,整個金飾呈壹圓環形狀,金飾上有復雜的鏤空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為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著內層圖案,由四只相同的朝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二、黃金面具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區剛剛發現的金沙遺址考古工地上,壹塊露出金色的泥土引起了考古學家的註意。撥開泥土,原來是壹件小巧玲瓏的金面具,器高3.7厘米,寬4.9厘米,厚0.01到0.04厘米,重5克,圓臉圓頤,雙眼、大嘴鏤空,鼻梁高直,嘴形似乎還略呈笑意,富有極其神秘的色彩。
三、十節玉琮
此展品為商周時期的玉器,玉質為青玉,晶瑩剔透。器物上大下小,器表分節分槽。全器***分十節,整器***計四十個人面。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金沙遺址的分布面積和地理地貌:
1、分布面積:通過發掘,初步確認金沙遺址的分布面積大約在5平方公裏以上,範圍北達羊西線,東臨同和路和青羊大道,西至三環路,南接清江中路和西路。
2、地理地貌:金沙遺址分布範圍內地勢平坦,遺址內地勢起伏較小,西北高,東南低,相對高差不到5米,海拔為504到508米。潺潺流淌的摸底河由西向東橫穿遺址中部,把金沙遺址分為南北兩半。摸底河流出金沙遺址後,向東南流經成都市區西部,在青羊宮附近匯入清水河。金沙遺址的發現,對蜀文化起源、發展、衰亡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金沙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