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山茶花的雅稱
山茶花在古代的雅稱有玉茗、耐冬、海石榴、紅茶花、晚山茶、茶花、月丹、蜀茶、照殿紅、玉茗花。
山茶花,又稱“玉茗”,因為茶花與茶樹同宗同源,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此有清楚地解釋:“其葉類茗,又可作飲,故得茶名”。山茶花,別名“耐冬”,因為茶花從農歷十壹月份就開始開花,特別耐寒。對此,宋代詩人陸遊深有詩雲:“雪裏開花到春晚,世間耐久孰如君?”以及“東園三日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在唐朝山茶花又叫作“海石榴”,或者“海榴”,是取其像石榴花壹樣明麗的紅色,而最美的是綠色的枝葉,如海波壹樣是花的背景。山茶花花語是理想的愛、謙讓。據說,山茶花總是在晚秋天氣稍涼時,靜靜地開在庭院之中。
山茶花雕謝時,不是整個花朵掉落下來,而是花瓣壹片片地慢慢雕謝,直到生命結束。這麽小心翼翼、依依不舍的雕謝方式,和人們追求理想中伴侶的態度壹樣,所以漸漸地山茶花就成為對心中愛慕女性表達心意的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