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佛教怎麽看待體育運動

佛教怎麽看待體育運動

很好啊,佛陀的功夫相當的了得,健身強體保衛自己。

不同參照系中觀察同壹物體的運動,看到的情況是 不同的。佛的參照系在心中。竟隨心動。竟隨心轉。。

(轉載)壹、佛教文化與體育運動息息相關

壹方面,佛教認為人身難得、佛法難求,應該倍加珍惜自己的身體;另壹方面,佛教強調精神修道,而體育運動並不是執著於身體,體育運動本質上是通過身體的鍛煉,磨練人的意誌和品格,讓人建立起對生命的自信,把運動的精髓融入到生活之中,激發超越自我的力量。在很多方面,體育運動可以從佛教文化中得到珍貴的啟示。

體育精神是人類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金牌至上,取勝第壹並不是體育運動的本質,體育運動本質上是人的壹種高度的和諧,壹方面是運動員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和諧,另壹方面是比賽過程的和諧,也就是競爭的和諧。體育比賽過程是壹種人性的自然流露,沒有半點雕琢,人在運動過程中,是無我的,是超越個人意誌的,進入壹種空靈的忘我境界。

如果把體育運動作為壹種生活哲學,它所提倡的平等、公平、正義、包容、和諧,它所倡導的尊重多元文化,促進社會和諧,倡導世界和平與佛教哲學思想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可以說,建設壹個和平、正義、美好、和諧的世界,這既是奧林匹克的奮鬥目標,也是佛教的終極追求。

二、佛教文化對我國傳統體育的貢獻

體育是壹種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隨著人類的需要和社會的文明的進步而發展,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我國的傳統體育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兩者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在我國這個有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多元思想的環境中,形成了我國傳統體育的基本特征。尤其是佛教文化、觀點對我國傳統體育的滲透最為顯著,對我國傳統體育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壹)佛教文化中的坐禪入靜方法促進我國保健養生體育的形成和發展

我國佛教和道家就長生不老的問題進行了長期的論戰,道教求肉體長生;佛教貴精神解脫;佛教無疑是追求永生不死的,其追求的終極目標為涅磐,涅槃四德“常、樂、我、凈”中的“常”,即永生不死之意。佛教對我國傳統體育養生的影響,主要以禪坐為主要形式,通過長期的坐禪實踐並運用壹些調息、調心、調身的養身方法,為身體的外靜內動鍛煉,促進人體健康長壽。

坐禪與人的心理和生理關系密切,人體的構造,是非常復雜精妙的,它能夠成為壹個完整的個體,主要是依靠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的作用。同時根據生理學的觀點來說,人體結構的最大作用,首先在於生命的維持,壹方面攝取體外的養料和氧氣供給於體內各器官,壹方面使體內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料排泄於體外。這種物質交換的現象,就是所謂“新陳代謝”。坐禪首先影響人的心理活動,心理每每更能影響生理。譬如:內心有所慚愧,頓覺面紅耳赤;內心有所憂煎,不覺發白貌悴,這是心理的影響於形體;愉快時五官的見聞等感覺優美,而悲哀時,便完全相反,這是心理的影響於五官;興奮時食欲便能增進,而郁悶時便減少,這是心理的影響於腸胃;忿怒、嫉妒等不正常的感情起時,能使血液及各部組織中,發生毒素,這是心理的影響於血液,可見心理的力量足以支配肉體。

人身有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我們從事修養,固然兩方面都不可偏廢,但心理方面其實更重要,從解剖生理的觀點來說,中樞神經——腦和脊髓,也是聯系、管理和調整神經活動的總機構。巴甫洛夫創立高級神經活動方式“條件反射”學說時,曾利用壹條狗做試驗,那條狗壹聽到鈴聲,便分泌唾涎,那是經過大腦皮層的活動,轉移到延髓部分唾液分泌中心,再到分泌腺,這也是心理影響生理的壹個說明。靜坐不但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運行優良,使人大有裨益,從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歸於統壹集中,而促使心理現象向健康更進壹步發展。抱著壹種平靜的態度,是與註意的分散作鬥爭的唯壹方法。同時心理既安寧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自然又能促使體氣和平,祛病延年。坐禪使精神力集中,關於精神力集中的問題,我們可以借助這個例子來說明:我們用三棱鏡或凸鏡攝取曝光於壹焦點,便能起燃燒的功能,這是由於曝光在集中以後,就發生高度的熱力。同樣在禪定狀態下,大腦皮層處於保護性抑制狀態,可以協調、恢復大腦的功能。讓人的思維能力極大的提高,產生常態下無法具有的靈感和智慧。這就是佛教中由禪定產生智慧的修行方法。同時人的禪定可以使人體基礎代謝明顯下降,耗氧量減少,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代謝約為正常人的60%,皮質激素、生長激素減少,免疫功能增強。

佛教的禪定入靜是我國古代養生保健的重要法則之壹,為我國的養生保健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佛教禪宗對中華武術的影響

佛教僧尼習武源於我國南北朝時期,武術界認為僧尼武術源於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可以說佛教武術是我國武術運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少林武術的發端、繁衍受佛教禪宗的影響也可謂至深至遠。誠如日本佛教史學者鏞田茂雄所言:“中國武術的背後有禪的思想和煉身術。”禪宗思想對少林武術的影響作用是多方面的,總的來說表現在少林拳法中心意的持守鍛煉、拳法的內功修為,以及習武的宗旨與戒約、武德等幾個方面。少林武術內功中的上乘功夫,註重養氣調心,超於神化,實以心意之持守為要。《少林拳術秘訣》雲:“上乘技擊術,總以有幾分禪機,方能活潑鎮靜,所謂超乎寰中,得其象外民也。”少林寺拳譜中指出:“手到不如身到,身到不如心到,先到以心,後到以身。”出必中的,心壹動而後百體從令。少林寺拳譜中又說:“耳與心合多益精,目與心合多益明,口與心合多益勇,鼻與心合多益力,手與心合更疾快。”“五行相合壹氣,心壹動而內勁生”,強調的仍是心的作用。

內功修為有養氣、煉氣二說。養氣屬心意的鍛煉法則全出禪宗;煉氣講究姿勢、調息、運氣,是壹種在佛家禪功基礎上吸收道教及民間氣功而成的武術內勁氣功。少林派所傳練內功之境界分為三乘。下乘功夫,以神氣會合運行於內,調息活臟為特征。旨在盡快入靜,心意領氣,使神氣相隨,動氣於內臟經絡,以達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為拳法打下堅實的基礎。中乘功夫,以剛柔相濟、動靜結合,補氣相凝為特征,功成可以神役氣,其氣周行全身,不畏拳打腳踢,還可增強自己拳腳的攻擊力度。上乘功夫,為少林內功之最高境界,以能運行剛柔為特征,功成於剛中有柔,柔中帶剛,隨意變化、靈活敏捷,神速莫測。

少林武術源出佛門,自不能不受佛學慈悲戒殺之旨影響,強調練武的宗旨在鍛煉體魄、自衛防暴,嚴戒恃藝妄用、逞兇肆惡、好勇鬥狠。少林寺武功由來極慎外傳,若傳予俗家弟子,必技心地善良、德行品格俱優者。

佛教武術,是以內功拳法為基礎,旨在煉氣煉力,為強身健體之術,克敵制勝之本。《易筋經》、《洗髓經》記載:佛教武術重心意的鍛煉,以禪定的調心法為煉心法則,其習武的宗旨與戒律,與追求武德是分不開的。所以,佛教文化是與中華武術的產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綜上所述,佛教的禪定修身法,以及以解決生死問題為宗旨、以宗教性的氣功或瑜伽實踐為中心的哲學思想,無論是對於佛教的養生保健還是武術的發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佛教文化中的壹些哲學觀點對我國現代體育的啟迪和借鑒

我國現代體育,逐步融入了世界體育的大舞臺之中,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世界體育文化,現代我國體育已成為世界體育壹股不可忽視的主要力量,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現代體育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觀賞職業化的競技體育的同時,對自身能夠參與的大眾體育、體育健身、體育娛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修煉身心的方法卻遠遠不能適應當代人的需求,而佛教文化中的壹些修煉方法對我國現代體育的發展有重要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壹)佛教的心靈修煉和解決身心問題的方法對現代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啟發性作用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保健之第壹要訣。心可以主動壹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為此有“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之說。看人也是如此: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心定神壹,受治者信堅心專,兩心相合,可以統治百病,無不神效。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於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心氣更弱,肺病即成。相互關聯,壹動全動,壹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其妄,息妄在明其心,明心即自其覺,而健康的功效在於心靜。人生壹切事業,皆以精神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強弱,全賴心神之靜定不亂,壹個亂字,足以妨礙壹切工作。

心靈修煉最忌的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使事紊,對內可擾“血氣”,使之失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的表現,此乃多病短壽之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平時亦忌心亂。

人在生病的時候最忌諱是嗔恚心(註:嗔恚心是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壹,與貪和癡壹起被稱為“三毒”。)起。這個時候壹定要安然順受,讓心安定。然後慢慢調理,健康很快恢復。心安才能氣順,氣順才能除病。否則心急火上,肝氣受損,加重病情。心神寧壹,那渾身的血氣,自可健全發揮

現代醫學表明:病由心生,即疾病的產生大多是由人的心理問題造成的。佛教就身體和心靈來說,更註重對心靈的修煉,佛教文化認為若是身體遭受疾病痛苦的折磨,使身體不能健康,而心靈又怎能得到解脫,所以主張使身體的鍛煉在整個心靈修煉的過程中順其自然的發展,因此強調心靈修煉是徹底解決身體疾病的關鍵所在。消除雜念,放飛心靈,采取壹種“中道”的生活方式,使身體回歸人性原本的自然狀態,促進身心健康。 。

(二)佛教的以“坐禪”為主的養生形式,為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提供了壹條良好的修行途徑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重在強調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也就是說,人體的健康是身體、心理的統壹。現代體育不能把健康僅僅看作是身體的活動而忽視對心理的鍛煉。佛教禪定為主要養生形式,就是通過坐禪,以外靜內動,內則指通過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對機體的調節,來促進機體的基礎代謝,從而達到了調節機理,以此改變機體各功能器官的機能,來促進人體的健康。

禪定是我國傳統養生學從佛學中繼承的寶貴遺產,通過靜坐可使陰陽平衡,經絡疏通,氣血順暢,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佛家認為人的情緒波動和無窮思慮,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對生理機體有所幹擾,所以要參禪打坐,以常靜慮,力求清凈,排除雜念,安定情緒。其次參禪打坐身軀不動,減低人體的新陳代謝,在客觀上減低人體運動消耗,從而延長了人的壽命。靜坐可以澄清思慮,增進健康,是修養身心的壹種重要方法。

所以,佛教的禪定養生思想為促進現代人身體與心理健康的完滿狀態提供了很好的途徑。

(三)佛教的思想中的“中道”教義,及其“禁欲主義”對促進人們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完善有重要啟示

佛教在反對殘身苦行的同時,也反對過度的縱欲,佛教文化認為享樂和貪欲對養生是不利的,享樂和貪欲會嚴重損害身心,對個人的心理發展極其不利,佛教主張:生活是簡單而非困乏,樸素而非追求刻苦,要做到清靜而滿足,加強心靈的修煉,消除欲念,回歸人性原本自然的狀態,做到在物質利益和榮譽面前保持壹顆平常心,能夠做到平靜的看待得與失、勝與敗。現代我國體育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運動員在金錢、權力的刺激下,在貪欲的指使中,做出了有違職業體育、競技體育道德的行為,嚴重破壞了體育的純潔性,運動員的心靈也發生了扭曲,既不利於現代體育的發展,也不利於運動員個人的心理健康,所以,佛教的“中道”教義和“禁欲主義”對規範和促進體育的健康發展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四)佛教文化中的壹些觀點對體育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佛教的保健養生手段是當今群眾性體育所尊崇的對象,同時佛教文化中的某些哲學思想,如:因果報應思想、緣起說等也逐漸受到中外專家學者的重視。佛教的“緣起說”的哲學觀點認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指示大家不要執著於相,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夠脫離煩惱,我們的肉體就是身相,我們不應過於執著身體的發展,過分的、超負荷的鍛煉身體有時會適得其反。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也為現代人帶來了許多煩惱,工作、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從而使他們通過體育鍛煉來發泄心中不快,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他們在鍛煉中不能按照體育的規律,盲目的、過分的消耗自己的身體,則事倍功半,欲速則不達。所以,現代大眾體育的盲點還有很多,群眾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急於求成而不按規律辦事,有時會使身心受到傷害。因此,人們應該從佛教文化中得到啟示,懂得按“中道”辦事。

(五)佛教的修持之道,有利於塑造體育人

從倫理學、行為學角度看,佛教以“戒、定、慧”為綱的修持之道本身就是壹種完整的道德修養、行為自律的體系,佛教要求修禪者須先以持戒為基,以壹定的宗教戒律為規範,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佛教的這種“戒、定、慧”的思想可以適用於現代社會,能夠起到約束惡行的作用,還可以自然使其心理平靜,道德高尚,行為合乎理性,具有高度的自控能力,很強的自塑能力,有力量把持自己使行為符合自己所處的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對於規範運動員的過激行為、過度追求名利、違背體育道德的行為,具有很好的約束作用。佛教文化對現代人的教化作用是巨大的,在促進和完善現代人方面的作用也是十分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