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雷達的類型主要有哪些?

雷達的類型主要有哪些?

雷達的分類: [1]岸防雷達 用於對海防禦探測和岸防武器控制的雷達。是岸防作戰指揮控制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海岸警戒雷達、岸艦導彈制導雷達和海岸炮炮瞄雷達等。它具有較好的抗海浪雜波幹擾的能力。其安裝形式有固定式和機動式兩種。固定式安裝在永備工事內,或用氣球懸空;機動式安裝在車輛上。海岸警戒雷達壹般設置在海岸和島嶼的高地上,以增大對海面和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 [2]彈道導彈跟蹤雷達 壹種遠距離跟蹤雷達。用於跟蹤洲際導彈、中程導彈和潛地彈道導彈,連續測定其坐標和速度,識別真假彈頭,並精確預測其未來位置,測定其軌道,制導己方反彈道導彈導彈攻擊目標。也用於彈道導彈試驗的靶場測量和鑒定。它是反導彈武器系統和靶場測量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3]彈道導彈預警雷達 壹種遠距離搜索雷達。用於發現洲際、中程和潛地彈道導彈,測定其瞬時位置、速度、發射點和彈著點等參數,為國家軍事指揮機關提供彈道導彈來襲的情報。也用於擔負空間監視和人造地球衛星等飛行器編目的任務。 [5]對空情報雷達 搜索、監視與識別空中目標並確定其坐標和運動參數的雷達。亦稱對空搜索雷達。它所提供的情報,主要用於發布防空警報、引導殲擊機截擊敵方航空器和為防空武器系統指示目標,也用於保障飛行訓練和飛行管制。是現代戰爭中獲取空中目標情報的重要技術裝備。 [6]機載雷達 裝在飛機上的各種雷達的總稱。主要用於控制和制導武器,實施空中警戒、偵察,保障準確航行和飛行安全。機載雷達的基本原理和組成與其他軍用雷達相同,其特點是:壹般都有天線平臺穩定系統或數據穩定裝置;通常采用3厘米以下的波段;體積小,重量輕;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 按用途可分為: ② 轟炸雷達,主要用來為瞄準轟炸、制導空地導彈和領航提供目標信息。它可單獨工作,也可與光學瞄準具、計算機配合使用,構成轟炸瞄準系統。轟炸雷達按搜索方式可分為前視和環視(亦稱全景)兩類。前視雷達的天線波束指向載機前下方,在壹個扇形地區內搜索。環視雷達的天線波束成扇形,指向載機下方作圓周搜索。它有搜索和瞄準兩種工作狀態。搜索時,天線作圓周掃瞄,當顯示器畫面上目標進入瞄準區時,雷達轉入瞄準狀態,將測得的目標數據送到計算裝置,會同其他參數標出投彈點並顯示在顯示器上。當目標信號與投彈標誌重合時,發出投彈指令,實現自動轟炸。轟炸雷達的作用距離壹般為150~300公裏,方位分辨力約為1°~3°。 ③ 空中偵察與地形顯示雷達,用於提供地(海)面固定目標和移動目標的位置和地形資料。它通常是壹種側視雷達,具有很高的分辨力。其天線安裝在機身兩側,波束指向載機左右下方並垂直於航線,隨載機飛行向前掃瞄(圖 2機載側視雷達工作示意圖)。側視雷達分為真實口徑側視雷達和合成孔徑側視雷達兩類。真實口徑側視雷達的天線沿機身縱向長達8~10米,在飛機機身兩側形成很窄的波束,分辨力較全景雷達高10倍左右。合成孔徑側視雷達的天線實際尺寸並不大,但它利用載機的前進運動,通過對相幹信號的存儲和處理,可獲得有效長度為幾公裏的天線孔徑,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雷達的分辨力(可達幾米)。由這種雷達獲得的地形圖,其清晰度與航空照相的效果相接近。側視雷達能晝夜進 行空中偵察和地形顯示,可在不飛越對方陣地的情況下偵察到對方縱深壹二百公裏內的目標。 ④ 航行雷達,用於觀測載機前方的氣象狀況、空中目標和地形地物,保障飛機準確航行和飛行安全。有壹類專門用來保障飛機低空、超低空飛行安全的航行雷達,叫地形跟隨雷達和地物回避雷達,通常裝在執行低空突防任務的飛機上。地形跟隨雷達與計算機和飛行控制系統配合,控制飛行高度隨地形起伏變化,使飛機始終保持壹定的安全高度。地物回避雷達為飛行員顯示選定高度上地面障礙物的分布情況,提供回避信號,使飛機繞過障礙物,保證飛行安全。利用工作轉換開關,上述兩種雷達可以交替使用。還有壹種專門用於測定載機的偏流角和地速的航行雷達,稱為多普勒導航雷達,可提供導航和轟炸所需數據,通常裝在轟炸機和運輸機上。 ⑤ 機載預警雷達,是預警機的主要電子設備,用於空中警戒和指揮引導,也可用於空中交通管制。它已成為現代防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地面對空情報雷達相比,它的盲區小,發現低空、超低空目標的距離遠,機動性較強。 發展趨勢:中國人民解放軍於50年代開始裝備機載雷達,60年代自行設計和研制出單脈沖體制機載截擊雷達和轟炸雷達。70年代,又研制了多種體制和多功能的機載雷達。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戰術要求的不斷變化,機載雷達在作用距離、目標分辨力和識別能力、抗幹擾能力和可靠性等方面將進壹步發展。搜索、跟蹤多個目標和具有多種功能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將獲得較為廣泛的應用。機載雷達的小型化、自動化程度和自適應能力也將進壹步提高。 [7]艦載雷達 裝備在艦艇上的各種雷達的總稱。用於探測和跟蹤海面和空中目標,為武器系統提供目標坐標等數據,引導艦載機飛行和著艦,保障艦艇安全航行和戰術機動等。 發展趨勢: 發展多功能雷達,以提高雷達效能,減少艦上雷達的數量;進壹步提高抗幹擾能力,抑制海浪雜波,克服低空多路徑效應,改善低空探測和跟蹤性能等。 [8]軍用雷達 利用電磁波發現目標並測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軍用電子裝備。“雷達”壹詞是英文RADAR (radio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的音譯,原意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雷達具有發現目標距離遠,測定目標坐標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點。因此在警戒、 引導、武器控制、偵察、航行保障、氣象觀測、敵我識別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成為現代戰爭中壹種重要的電子技術裝備。 主要有:①炮瞄雷達。用於連續測定目標坐標的實時數據,通過射擊指揮儀控制火炮瞄準射擊。有地面型和艦載型。②導彈制導雷達。用於引導和控制各種戰術導彈的飛行。有地面型和艦載型。③魚雷攻擊雷達。安裝在魚雷艇和潛艇上,用於測定目標的坐標,通過指揮儀控制魚雷攻擊。④機載截擊雷達。安裝在殲擊機上,用於搜索、截獲和跟蹤空中目標,並控制航炮、火箭和導彈瞄準射擊。⑤機載轟炸雷達。安裝在轟炸機上,用於搜索和識別地面或海面目標,並確定投彈位置。⑥末制導雷達。安裝在導彈上,在導彈飛行的末段,自動控制導彈飛向目標。⑦彈道導彈跟蹤雷達。在反導武器系統和導彈靶場測量中,用於連續測定飛行中的彈道導彈的坐標、速度,並精確預測其未來位置。 用於偵察的雷達  主要有:①戰場偵察雷達。陸軍偵察分隊用於偵察和監視戰場上敵方運動中的人員和車輛。②炮位偵察校射雷達。 地面炮兵用於偵察敵方火炮發射陣地位置,測定己方彈著點的坐標,以校正火炮射擊。③活動目標偵察校射雷達。 用於測定地面或海面的活動目標,並測定炮彈炸點或水柱對目標的偏差以校正地炮或岸炮射擊。④偵察與地形顯示雷達。安裝在飛機上,用於偵察地面、海面的活動目標與固定目標和測繪地形。它采用合成孔徑天線,具有很高的分辨力;所獲得的地形圖像,清晰度與光學攝影相接近。 用於航行保障的雷達  主要有:①航行雷達。安裝在飛機上,用於觀測飛機前方氣象情況、空中目標和地形地物,以保障飛機安全飛行。②航海雷達。安裝在艦艇上,用於觀測島嶼和海岸目標,以確定艦位,並根據所顯示的航路情況,引導、監督艦艇航行。③地形跟隨與地物回避雷達。安裝在飛機上,用於保障飛機低空、超低空飛行安全。它和有關機載設備結合起來,可使飛機在飛行過程中保持壹定的安全高度,自動避開地形障礙物。④著陸(艦)雷達。在復雜氣象條件下,用於引導飛機安全著陸或著艦。通常架設在機場或航空母艦甲板跑道中段的壹側。 用於氣象觀測的氣象雷達,可探測空中雲、雨的狀態,測定雲層的高度和厚度,測定不同大氣層裏的風向、風速和其他氣象要素。它包括測雨雷達、測雲雷達、測風雷達等。此外,按雷達架設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地面雷達、機載雷達、艦載雷達、導彈載雷達、航天雷達、氣球載雷達等。按工作頻段不同,可分為米波雷達、分米波雷達、厘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按發射信號形式不同,可分為脈沖雷達、連續波雷達、脈沖壓縮雷達等。 按天線波束掃描控制方式不同,可分為機械掃描雷達、機電掃描雷達、頻掃雷達和相控陣雷達等。 發展趨勢: 雷達的工作頻段將繼續向電磁頻譜的兩端擴展;應用微電子學和固態技術成果,將實現雷達的小型化;利用計算機管理和控制雷達,將實現操作、校準、性能和故障檢測的自動化,並發展自適應抗幹擾技術;在中小型地面、艦載、機載雷達中,相控陣技術將獲得廣泛應用,以實現雷達的多功能;將提高雷達對目標實際形象、尺寸大小、運動姿態和誘餌識別的能力,增強雷達抗核襲擊和抗反輻射導彈摧毀的能力;並將發展新的雷達體制如多基地雷達、無源雷達、擴頻雷達、噪聲雷達等。 [8]炮瞄雷達 用於自動跟蹤空中目標,測定目標坐標,並通過指揮儀控制高射炮瞄準射擊的雷達。又稱火炮控制雷達。它是高射炮系統的組成部分。 [9]戰場偵察雷達 壹種探測地面活動目標的雷達。主要裝備於陸軍部隊,用於警戒、偵察敵方運動中的人員、車輛和坦克等目標,測定其方位、距離和活動路線,提供敵軍地面活動的情報。根據雷達作用距離的不同,戰場偵察雷達可分為近距離(對車輛10公裏左右)便攜式和中遠距離(對車輛20~40公裏左右)車載式兩種類型。根據雷達發射波形的不同,又有連續波和脈沖波兩種體制。這種雷達壹般采用 3厘米或者更短的波長,以提高精度和減少體積、重量。由於目標周圍環境中常伴有很多地物,這種雷達通常采用動目標檢測技術,以便將活動目標信號從強烈的地物雜波中檢測出來。 。 [11] 側視雷達 視野方向和飛行器前進方向垂直,用來探測飛行器兩側地帶的合成孔徑雷達。飛行器上的側視雷達包括發射機、接收機、傳感器、數據存貯和處理裝置等部分。早期使用真實孔徑雷達探測目標,它借直接加大天線孔徑和發射窄脈沖的辦法來提高雷達圖像分辨率。